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模糊综合评价
范文

    冯俊华+李瑞

    【摘 要】 文章给出了一种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的总体评价方法。以环境成本控制的要素为起点,构建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在模糊综合评价的相关原理基础上,通过鱼骨图法确定指标类别,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建立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总体情况一般,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环境成本控制。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环境成本控制; 模糊综合评价

    引 言

    煤炭开采、加工、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直接经济成本并不高,但是由于各个环节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这些环境污染的代价是由全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的,导致煤炭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对于环境成本的控制已成为国家、企业及个人所关注的重点,各种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应运而生,其有效性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环境成本的控制对煤炭企业的集约型发展至关重要,使得企业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将环境成本控制的各方面纳入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中,通过分析得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模型的评价结果,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

    一、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选取

    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到煤炭生产、运输、加工及使用的各个环节,煤炭企业在考虑环境成本时往往只考虑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忽视了很多“看不见”的成本。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来考虑,其环境成本应包括四个方面:环境预防成本、环境检测成本、环境内部损失成本以及环境外部损失成本,各成本要素在煤炭企业环境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环境成本的影响也不同。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及其包含的子要素出发,构建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构成如表1所示。

    二、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依据

    鉴于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因素具有层次性,因此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层下的一级指标(Ui),对每个一级指标进行指标细分,综合评价各一级指标,再将评价结果用于目标层的综合评价。

    (一)各级指标划分

    在目标层下划分一级指标Ui={U1,U2,U3,U4},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划分二级指标Uij。这样就形成了因素集,并确定了各因素集的二级指标类别。

    (二)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表示被评价项目总体执行情况的优劣程度。本研究将评语集确定为4个层次:“好”、“一般”、“差”、“很差”,用于说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中被评价指标的优劣程度。本研究确定V=4,V1、V2、V3、V4分别对应各级评语(见表1)。

    (三)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权重值表示各个指标在各自指标层中的重要程度,本文确定权重集Aij={ai1,ai2,ai3…aij},Ui对U的权重为ai,i表示一级指标(判断准则层)的数量,j表示二级指标(子准则层)的 数量。

    (四)一级指标评价矩阵的确定

    评价因素集合U与评语集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为Ri:

    Ri=r11 r12 r13 r14r21 r22 r23 r24r31 r32 r33 r34… … … …ri1 ri2 ri3 ri4

    矩阵R中的rij对应的是第i个评价因素的第j个评语。

    (五)目标层评价矩阵

    对二级指标的评价矩阵Ri进行运算得到一级指标对于评价集V的隶属向量B,Bi=Ai×Ri=(bi1,bi2,bi3,bi4)。

    以此形成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R,R=B1B2B3B4

    对一级指标的评价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目标层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度向量B,B=W×R=(b1,b2,b3,b4)。

    将矩阵B进行归一化运算,得到的结果即为总的评价结果,也就是目标层U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最后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V=B ×AT,以此来判定总体评价结果所属的层次。

    三、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理论,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评价。本文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SH煤炭企业,对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样本能够代表煤炭企业特点为准则,发放了300份有效的问卷调查表,调查问卷采用4分制,分别对应评语集的4个类别:“好”、“一般”、“差”、“很差”。

    (一)环境成本控制各要素选取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鱼骨图法对影响环境成本控制的各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环境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以及各主要因素下的分因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图示因素集(图1)。

    由于评价指标较多且具有层次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邀请相关专家就SH公司环境成本控制的各方面对环境总成本控制重要程度进行评价,从而构造出判断矩阵,求出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中的各个分量就是各级指标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经过计算各指标权重如下:

    一级指标权重集:A=(0.16,0.19,0.31,0.34)

    二级指标权重集:A1=(0.36,0.25,0.14,0.25)

    A2=(0.57,0.43)

    A3=(0.64,0.36)

    A4=(0.18,0.26,0.21,0.23,0.12)

    (二)评价矩阵的确定

    采用德尔菲法,得到相关专家对于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相关评价结果,对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每一评语所占的比重,以此形成评价矩阵Ri,具体计算结果如下:

    R1=0.39 0.24 0.25 0.120.30 0.38 0.19 0.130.27 0.40 0.22 0.110.35 0.43 0.14 0.08

    R2=0.28 0.42 0.18 0.120.25 0.32 0.36 0.07

    R3=0.25 0.32 0.33 0.100.23 0.37 0.21 0.19

    R4=0.20 0.41 0.33 0.060.26 0.28 0.30 0.160.16 0.31 0.35 0.180.24 0.29 0.33 0.140.20 0.28 0.36 0.16

    (三)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对二级指标的评价矩阵进行运算,得到一级指标对于目标层的隶属向量Bi,计算方法为:

    Bi=Ai×Ri=(bi1,bi2,bi3,bi4)

    经计算得到Bi,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B1=(0.34,0.35,0.20,0.11)

    B2=(0.27,0.38,0.26,0.10)

    B3=(0.24,0.34,0.29,0.13)

    B4=(0.22,0.31,0.33,0.14)

    以此类推,计算出目标层的综合评价矩阵B,B=A×B1B2B3B4,代入数值,计算得:B=(0.255,0.339,0.284,

    0.125),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B=(0.254,0.338,0.283,

    0.125)。

    (四)评价结果分析

    由以上计算结果(分别对应评语集A的各个要素)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好”的隶属度为25.4%,“一般”的隶属度为33.8%,“差”的隶属度为28.3%,“很差”的隶属度为12.5%。因此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属于中等水平。

    本文将综合评语V设置为从1—4四个等级,由于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为:

    V=B×AT=(0.254, 0.338, 0.283, 0.125)×(0.16,

    0.19,0.31,0.34)T,计算结果V=2.38,本文综合评价值V的结果在1—4之间,综合评价值越接近4,表明执行情况越好,因此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执行情况一般。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其中煤炭工业居于主导地位,煤炭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可取代。近几年,我国煤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炭产量也在迅速增长,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煤炭产量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压力。煤炭的生产、运输、加工、利用等过程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除了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要负担的如环境检测、污染赔偿、环境治理及人员费用等支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环境损害成本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真实的衡量。煤炭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时,大多只考虑在生产过程由于自然资源耗减及污染赔偿等“看得见”的费用,以及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强制性作用下支付的部分环保费用,导致煤炭企业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生产、运输及使用的各个环节,因此,对我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其控制的薄弱环节,对于促进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总体情况的评价方法。

    环境成本控制是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而对当前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评价是提高环境成本控制水平的关键。由于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涉及到的控制要素及指标较多,且具有层次性,是一个涉及多指标、多因素的模糊性问题,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良好的基础。

    本文利用鱼骨图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对应的环境成本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法以及在煤炭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确定了环境成本控制四方面要素的重要程度,并对其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了评价。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消除了个人评价的主观臆断性,将一些定性指标量化评价,比单纯依靠主观认知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性。通过对煤炭企业的实地调研,也证明了本文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表明该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总体情况属于一般,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强化环境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磊,蔺宝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J].科学论坛,2011(10):6-7.

    [2] 蔡筱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2(7):10-11.

    [3] 王伟.煤炭企业环境成本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1(32):41-42.

    [4] 岑英杰,张敏敏.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煤矿机械,2008(8):211-213.

    [5] 赵月.煤炭开采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及内部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9-10.

    [6] 宋文娟.煤炭行业环境成本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14-18.

    R2=0.28 0.42 0.18 0.120.25 0.32 0.36 0.07

    R3=0.25 0.32 0.33 0.100.23 0.37 0.21 0.19

    R4=0.20 0.41 0.33 0.060.26 0.28 0.30 0.160.16 0.31 0.35 0.180.24 0.29 0.33 0.140.20 0.28 0.36 0.16

    (三)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对二级指标的评价矩阵进行运算,得到一级指标对于目标层的隶属向量Bi,计算方法为:

    Bi=Ai×Ri=(bi1,bi2,bi3,bi4)

    经计算得到Bi,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B1=(0.34,0.35,0.20,0.11)

    B2=(0.27,0.38,0.26,0.10)

    B3=(0.24,0.34,0.29,0.13)

    B4=(0.22,0.31,0.33,0.14)

    以此类推,计算出目标层的综合评价矩阵B,B=A×B1B2B3B4,代入数值,计算得:B=(0.255,0.339,0.284,

    0.125),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B=(0.254,0.338,0.283,

    0.125)。

    (四)评价结果分析

    由以上计算结果(分别对应评语集A的各个要素)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好”的隶属度为25.4%,“一般”的隶属度为33.8%,“差”的隶属度为28.3%,“很差”的隶属度为12.5%。因此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属于中等水平。

    本文将综合评语V设置为从1—4四个等级,由于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为:

    V=B×AT=(0.254, 0.338, 0.283, 0.125)×(0.16,

    0.19,0.31,0.34)T,计算结果V=2.38,本文综合评价值V的结果在1—4之间,综合评价值越接近4,表明执行情况越好,因此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执行情况一般。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其中煤炭工业居于主导地位,煤炭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可取代。近几年,我国煤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炭产量也在迅速增长,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煤炭产量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压力。煤炭的生产、运输、加工、利用等过程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除了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要负担的如环境检测、污染赔偿、环境治理及人员费用等支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环境损害成本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真实的衡量。煤炭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时,大多只考虑在生产过程由于自然资源耗减及污染赔偿等“看得见”的费用,以及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强制性作用下支付的部分环保费用,导致煤炭企业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生产、运输及使用的各个环节,因此,对我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其控制的薄弱环节,对于促进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总体情况的评价方法。

    环境成本控制是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而对当前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评价是提高环境成本控制水平的关键。由于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涉及到的控制要素及指标较多,且具有层次性,是一个涉及多指标、多因素的模糊性问题,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良好的基础。

    本文利用鱼骨图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对应的环境成本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法以及在煤炭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确定了环境成本控制四方面要素的重要程度,并对其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了评价。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消除了个人评价的主观臆断性,将一些定性指标量化评价,比单纯依靠主观认知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性。通过对煤炭企业的实地调研,也证明了本文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表明该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总体情况属于一般,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强化环境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磊,蔺宝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J].科学论坛,2011(10):6-7.

    [2] 蔡筱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2(7):10-11.

    [3] 王伟.煤炭企业环境成本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1(32):41-42.

    [4] 岑英杰,张敏敏.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煤矿机械,2008(8):211-213.

    [5] 赵月.煤炭开采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及内部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9-10.

    [6] 宋文娟.煤炭行业环境成本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14-18.

    R2=0.28 0.42 0.18 0.120.25 0.32 0.36 0.07

    R3=0.25 0.32 0.33 0.100.23 0.37 0.21 0.19

    R4=0.20 0.41 0.33 0.060.26 0.28 0.30 0.160.16 0.31 0.35 0.180.24 0.29 0.33 0.140.20 0.28 0.36 0.16

    (三)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对二级指标的评价矩阵进行运算,得到一级指标对于目标层的隶属向量Bi,计算方法为:

    Bi=Ai×Ri=(bi1,bi2,bi3,bi4)

    经计算得到Bi,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B1=(0.34,0.35,0.20,0.11)

    B2=(0.27,0.38,0.26,0.10)

    B3=(0.24,0.34,0.29,0.13)

    B4=(0.22,0.31,0.33,0.14)

    以此类推,计算出目标层的综合评价矩阵B,B=A×B1B2B3B4,代入数值,计算得:B=(0.255,0.339,0.284,

    0.125),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B=(0.254,0.338,0.283,

    0.125)。

    (四)评价结果分析

    由以上计算结果(分别对应评语集A的各个要素)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好”的隶属度为25.4%,“一般”的隶属度为33.8%,“差”的隶属度为28.3%,“很差”的隶属度为12.5%。因此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情况属于中等水平。

    本文将综合评语V设置为从1—4四个等级,由于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为:

    V=B×AT=(0.254, 0.338, 0.283, 0.125)×(0.16,

    0.19,0.31,0.34)T,计算结果V=2.38,本文综合评价值V的结果在1—4之间,综合评价值越接近4,表明执行情况越好,因此可知SH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执行情况一般。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其中煤炭工业居于主导地位,煤炭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可取代。近几年,我国煤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炭产量也在迅速增长,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煤炭产量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压力。煤炭的生产、运输、加工、利用等过程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除了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要负担的如环境检测、污染赔偿、环境治理及人员费用等支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环境损害成本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真实的衡量。煤炭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时,大多只考虑在生产过程由于自然资源耗减及污染赔偿等“看得见”的费用,以及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强制性作用下支付的部分环保费用,导致煤炭企业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生产、运输及使用的各个环节,因此,对我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其控制的薄弱环节,对于促进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总体情况的评价方法。

    环境成本控制是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而对当前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评价是提高环境成本控制水平的关键。由于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涉及到的控制要素及指标较多,且具有层次性,是一个涉及多指标、多因素的模糊性问题,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良好的基础。

    本文利用鱼骨图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对应的环境成本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法以及在煤炭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确定了环境成本控制四方面要素的重要程度,并对其环境成本控制现状进行了评价。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消除了个人评价的主观臆断性,将一些定性指标量化评价,比单纯依靠主观认知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性。通过对煤炭企业的实地调研,也证明了本文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表明该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总体情况属于一般,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强化环境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磊,蔺宝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J].科学论坛,2011(10):6-7.

    [2] 蔡筱丽.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2(7):10-11.

    [3] 王伟.煤炭企业环境成本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1(32):41-42.

    [4] 岑英杰,张敏敏.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煤矿机械,2008(8):211-213.

    [5] 赵月.煤炭开采企业外部环境成本核算及内部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9-10.

    [6] 宋文娟.煤炭行业环境成本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14-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