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
范文 | 林海静 摘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写作和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彼此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科。因此,“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可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用理解得不够透彻,将写作和阅读变成两个不相关的部分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上遇到问题,只能留着等到作文课上才能得到解答,这很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大体上说,要想写出出色的文章,必须要以一定的阅读量作为基础,而阅读量的多少,可以直接决定学生能写出什么水平的文章。在“以读促写”理念当中,“读”是途径,而“写”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教师要想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就要首先从“写”入手,找寻自身教学模式中的局限性,并就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读促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语文是初中阶段基础课程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而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推出,语文教学的目标也随之产生了改变,强化学生读写能力变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的教学关键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及写作不只是重点而且还是教学难点,为此想要让学生读写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必须要把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开展融合式教学,以此来推动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强化。 一、在語文教学中进行以读促写的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力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教学心理学中说过:观察是对周围世界或事物的感知,它是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对既得知识进行实践,换句话说就是它不光能够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还可以按照每个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正确观察方法的引导和教学。为了使写作变得更加有条理,逻辑顺序更加清晰,学生在观察时必须要按照特定的顺序来进行。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有目的性地总结出相应的观察规律,并将其以合适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倡导学生学习范文作者对待事物的观察方法,进而灵活地运用到自身写作当中。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从整体到细节,从时间的发展进度以及事件的逻辑发展顺序等,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诗歌里所描写的场景具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且细致地讲述一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同时还让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以读促写真正的目的。 2. 将学生当作中心,挑选出色的阅读材料 想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组织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必不可少,而且阅读材料也是学生视野得以拓展、学习热情得以激发的关键支撑要素,学生只有进行了大量阅读之后才可以让自身内心世界得到有效丰富,进而让学生文章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控等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当选择开展教学的案例时,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班级之中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成长特点,对教学任务和教学难点及重点等进行精准掌控,以新课标中的要求为基础提供给学生大量阅读刊物以及阅读素材,从而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不断开发,结合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相关要求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案例深度教学,鼓励学生多次阅读优秀文章,切实体会文章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以及思想。 3. 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 在阅读的同时,学生要善于积累阅读资料中的亮点,进行反复揣摩,化为己用,这样才可以使自身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尤为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完全可以将课文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带领学生进行反复品味和赏析,最终这些东西全都被学生良好吸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所谓写作积累,顾名思义,就是最大程度上吸收自己阅读过的优秀词句和段落。从更深层次上来讲,这个过程则是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原因就是在于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和咀嚼的过程,只有经历这种不断的大脑运转,才能触及到核心内容,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而且在品味优秀作品时,学生也是在变相地和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受到这些作者本身文化的熏染。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基础就会越来越扎实,语感就会越来越强,判别词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不知不觉中,就为写作积累下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非常地注重“炼字”,而阅读教材中挑选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 例如在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作者用了非常简短的语言就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还让读者感受到了圆明园被毁的无限惋惜和愤怒。教师在教学生阅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不断地揣摩作者的词语用法,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并深入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模仿,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不仅能够使文章更加简洁讲练,同时还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更好地将读者代入其中。 4.以读促写在教学中的应用 八下第一单元的《安塞腰鼓》,以诗意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激荡的生命令人震撼。笔者在教学此文时,主要围绕两个大任务开展——读出激情,礼赞民族魂魄,以“声临其境”感知“身临其境”;细细揣摩排比之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炼句新颖。在“边读边悟”双线并进下,学生踏进了一个“排比”的新世界。若教学到此为止,远远不够,还可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板块——“学习仿写”,利用作业本第24页(2021版)的“场面描写”,仿写一个排比片段。正好那几日,学校在开展趣味运动会,美好的素材来了。于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在习作中绽放,尤其是八字绳比赛,“排比”让“惊心动魄”节节高升。此后,笔者还让学生在以往的习作中选择某一片段,改成排比形式,贴在班级的展示栏上——“这里的排比真有趣”。另外,排比的巧妙运用还可以成为平日里随笔批阅的标准之一,以评价促进学生将这方法真正内化于心。就这样,“读思”在“写作”中落地生花,“排比”成为学生习作里的一朵自然美丽之花。 游记,熟悉又陌生的文体。学生打小就开始写游记,但很多时候,文章里充满了美轮美奂的景色,游者的身影和情思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七年级的写景散文赏析时,笔者创设情景,设计好观察任务单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美的足迹,成品差强人意。统编教材均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游记”单元就是前者的升级版。这时,是否可以搬出原来的那篇习作,向课文取经求教呢? 首先制定任务表格,引导学生预习第五单元各篇文章,比较自己的习作,思考各篇的借鉴点。接着选定《壶口瀑布》和《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为“导师”,边学习课文,边修改习作中的相应内容。《壶口瀑布》以时间为顺,以“移步换景”和“定点换景”相结合;景物呈现不同特点,由特点引发议论,自然而深刻。《一滴水经过丽江》有新颖的写作视角,又是一幅摇曳多姿的人文社会画。当文章上交后,笔者惊喜地发现这些习作的游踪清晰了,景物特点鲜明了,学生由操场上的白茅引发了《诗经》中关于“芦苇”的思考,对学校历史的回望……除此之外,学生对游记这一文体的认识也更加透彻了。鲁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以读促写”就是让学生站在“课本”这一巨人的臂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 二、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当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变成了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全新途径,通过其能够让学生写作水平以及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而教师想要让该教学途径具有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就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探索与设计,同时将阅读文本和初中阶段学生实际特点作为基础,挑选最为适宜的读写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推动我国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水平进一步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孙百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学周刊,2021(08):73-74. [2]孙伟强.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123+125. [3]周群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06):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