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山东半岛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研究 |
范文 | 蒋 鹏 摘 要:山东半岛各港口是货物从华北地区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其自身良好的港口优势以及旺盛的航运市场需求,使山东半岛各港口必须按照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大力发展港口现代专业化物流。为华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山东半岛 港口物流 地位与作用 发展策略 一、港口在现代物流产业中的作用 1. 物流港口是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的龙头 港口不仅是国际物流的起点与终点,而且在陆上形成了以港口为终点,以内陆的物流中心为集散点,以多式联运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内陆网络体系。由于水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承担的运量最大,因而港口在综合物流供应链中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因此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居于核心战略地位。 2. 现代物流港口是全球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 要使两个国家禀赋差异较大的生产要素实现资源共享,港口时最适合的选址。由于港口独特的运输优势,全球许多竞争力强的企业都有“港厂同城”的布局,世界著名的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3. 港口通过综合物流系统提供增值服务,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服务基地 港口通过现代物流系统提供增值服务,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在物流方面,港口提供中转运输、装卸仓储等综合物流服务;在商流与资金流方面,为用户提供如货代、洽谈、海员供应、保险等商贸和金融服务,并提供舒适的生活娱乐空间;在信息流方面,港口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所需市场的供求与决策信息,所现代港口在现代物流产业中提供最大的增值服务。 二、山东半岛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半岛港口的物流业务发展迅猛,然而在业务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制约港口物流发展的因素凸显出来。这些因素既表现在物流观念上,也表现在物流硬件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生产大型深水泊位少 山东半岛共有港口24个,其中二类以上开放港口17个,生产泊位294个,但是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却很少,万吨级以上泊位仅114个,中转储存能力较低;港口航道的水深适应不了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要求,港区基础设备水平较低,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的水平。 2. 港口物流标准化水平低,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进展缓慢 目前港口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如运输装备标准不一致、物流器具标准不统一、物流标准一体化的应用推广难等问题,导致了作业的低效率,限制了山东半岛港口物流的发展。另外,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物流技术的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由于标准的不一致,系统之间不能互相联通,满足不了市场对物流服务的相关需求。 3. 腹地重叠,物流联盟程度低,影响区域整体发展 港口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山东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全省95%以上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运输都是通过港口实现的,是山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基础。而山东在31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拥有24个港口,腹地重叠相当严重,而这些港口实力差距比较大,形成了“大港吃不了,小港吃不饱”的自相竞争的局面。 三、山东半岛港口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一)施行横向一体化策略: 山东半岛各港口在进行资源整合时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重新确定经济腹地范围,培育各港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确定市场细分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围绕港口经济的特点,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港口物流产业。 1.进行物流结构调整,推进横向动态物流联盟的建立,构建山东半岛区域综合物流体系: 要发展山东半岛港口物流产业,构建区域物流体系是前提。具体来说就是为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资源共享和互补,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港口企业联合其他处于平行位置的几个港口企业结成的物流联盟。这种联盟使原本分散的港口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成本。 2.多渠道吸引资金参与港口物流产业: 港口物流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参与才能成功,从国内外众多大港的成功经验来看,积极吸引班轮公司、跨国码头经营集团和专业物流公司参与码头和堆场等各种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会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差异化服务策略: 山东半岛港口要想在与国内和国际著名港口竞争中迅速崛起,关键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应该因地制宜得发展港口特色物流,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吸引更多的货源,努力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效率。具体表现为: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港口的第三方物流优势,强化港口物流的服务理念: 传统观念认为,港口是物流业的重要环节,港口只需开展基础物流服务即可。但是要发展好港口物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开展第三方物流是根本出路。港口企业要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向能设计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建设先进的信息网络 信息化、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特征。山东半岛各港口要对现有的各种口岸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全过程的智能化,使得港口企业将物流的各项基本职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港口物流的强大支撑,有效提高港口物流运作效率。 3.发挥区港联动的组合优势,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 从一些成功的物流港口来看,临港产业的兴起,对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山东半岛各港口应充分发挥山东半岛的加工优势和口岸优势,将腹地的农业、工业等资源引入,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使这些资源获得增值。也可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来山东半岛投资建厂,促进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吕 赞, 张丽凤 中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J]江苏商论 2008.9 [2] 陈新鸿 港口企业组建动态物流联盟模式探析 [J]港口经济 2008.9 [3] 叶剑 发挥港口口岸优势 促进港城经济发展[J]港口经济 2008.8 [4] 王海平 国际港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港口经济 2008.9 作者简介:蒋鹏,男,1987年10月出生,辽宁大连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