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利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模式研究 |
范文 | 牛佳俊 摘要:本文全面阐述了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内涵特征,为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六大方法思路,为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方法论。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缺少和谐的人性化的理念,与中国文化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不协调;我国项目管理理论函需在引进、吸收西方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1.水利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本质 水利工程项目的和谐管理就是为了应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环境的开放性、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和谐管理的核心理念,即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和环境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弥补或纠正制度本身的不足,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管理理念;关注水利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易变化这一重要特征,辨证地、动态地看问题,从而达到项目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赢”,提高管理绩效;其核心是人性化管理以及辨证观和系统观,主要手段是沟通与协调。从本质上来说,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理念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不足和失灵的必要纠正。这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制度的执行对象是人,人不是机器,人需要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下工作,只有和谐的环境,人们才有积极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才能创新;二是制度的制定也需要和谐环境,制度本身也需要人性化,也就是由禁止性规范制度向倡导性规范制度过渡。制度的制定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只有凝聚“共识”才能“共为”;第三,由于人们认识的有限性,面对复杂的、易变的项目管理环境,制度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面对“死”的制度和瞬息万变的“活”的环境,项目和谐管理理念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管人的不可控性还是环境的易变性,实质还是人的问题,是“人”这个活的管理要素决定的,所以,项目和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和谐理念指导下的工程项目管理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以共享型组织结构、共享型价值观等为主要特征的和谐项目组织环境; 2)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 3)和谐的管理方法,即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协调与沟通,注重规范制度的人性化等; 4)辩证观和系统观,就是在制定政策、处理问题时,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又要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既要注重制度、规范、经验,又要重视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寻找一条能够“平衡”各种矛盾的非零和博弈的共同发展之路,达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理念主要吸收了和谐管理思想及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同时融合了企业文化理论、人性化管理、道本管理、中国式管理等一系列软性化的重要管理思想,反映了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在传统项目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创新。 2.实施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方法模式探讨 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谐管理理论博大精深,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并进一步深化和谐理念,其理论和方法值得研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引入和谐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强化和谐管理理念意识,牢固树立和谐管理理念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把和谐理念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内部管理方面,在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制度的人性化和可操作性,重视和谐的组织建设;在应对外部环境上,要树立辨证观、系统观,善于换位思考,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争取与各利益相关者达到“共赢”和“共享”。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有利于最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外部环境,力争使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有所突破。 2.2 加强项目经理队伍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和谐管理水平 项目经理居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是影响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水利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施工条件差,对管理者提出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所以习惯选用专业技术型、专家型人员担任项目经理,这是许多工程项目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果项目经理既是技术专家又是管理内行当然好,但往往这样的全才不多。在两者的选择中,应以管理为主,应选择精于管理、善于协调、有一定业务知识的管理型人才。目前我国项目经理的结构和素质不适应水利事业大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今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中,要强化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加速培养能适应复杂多变项目环境的复合型项目经理人才,为创建和谐项目管理,提高水利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强大动力。 2.3 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沟通管理 沟通管理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项目组织的临时性、一次性,沟通是项目管理者有效激励的基本途径,同时,沟通与协调也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有效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开放,利益相关方多,面临着繁重的对外沟通与协调任务。受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剧烈调整的影响,项目管理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给项目沟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是目前处理项目管理中各种矛盾、应对项目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创建和谐项目管理的最重要的手段。 2.4 创新是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的生命 我国的项目管理理论是由西方引进的,面对我国的社会环境,本身就有适应和创新的问题。同时,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性,项目管理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内部及外部环境,没有一个规范、制度或方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水利项目管理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项目管理的生命。这是项目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引入和谐理念的重要原因。为了创建和谐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要大力倡导创新理念。首先要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改善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环境;其次要进行以“和则”为主的管理“软件”的创新,创造和谐的项目组织环境;再就是要进行管理制度等“硬件”的创新,使管理制度更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具有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叶龙,吕海军.管理与沟通-理念与技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