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与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
范文 | 付海燕 摘要: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做好群众路线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从社会发展规律、制度、理想信念、工作能力四个维度,剖析群众工作的现实困境;三是基于困境,提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群众路线执政基础执政地位 1.做好群众路线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民众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迅速成长,这是党在历史时期从未遇到的新情况。与之相应的是群众的心理、群众的诉求、群众的参与意识都有历史新变化。面对新时期新问题,做好群众工作刻不容缓。 1.1群众工作是化解社会转型时期多重矛盾的良方 社会转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日渐凸显,一些部门、组织、公共机构、以部门利益为重,甚至以个人利益为重,置国家、民族、人民和集体利益于不顾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政府作为社会治理中心,公信力在不断下降,势必影响到我国未来的改革、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群众工作,是对矛盾的疏导和柔性解决,将“风险”化为“风景”,既降低了解决复杂矛盾的代价,又促进了社会和谐。 1.2群众工作是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之举 实现目标和梦想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党和党的强大力量,而党的力量正是从群众中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好的作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力量源泉,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的群众基础。 1.3群众工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 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党先进不先进,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党执政地位稳固不稳固,要看群众拥护不拥护。做好群众工作,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党员干部要走到群众中去,切身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切实了解群众的各方面利益诉求,对合理的可以解决的利益诉求及时向上反馈及时解决。做好群众工作,锻炼党的干部队伍。任何理论上的学习,都需要到实际工作中去实践和检验。通过群众工作来锻炼我们的干部队伍,使我们的干部队伍人人掌握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也是新疆20万党员、干部下基层的重大意义之一。 1.4群众工作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四风正是造成党群干群情感不和的“血栓”,清除四风积弊刻不容缓。通过群众工作这个抓手,彻底疏通“血栓”,切实体现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2.做好群众工作的困境分析 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发展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全球化的出现,群众的消费者意识迅速成长,网络的兴起又使人们的表达意识与参与途径空前增长。群众工作的客观环境与群众的主观因素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对群众工作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党员干部如果不能充分把握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应对,群众工作往往就会陷入被动与困境。 2.1从发展规律看,现代化转型时期往往是矛盾的高发期 社会在快速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同时,也积聚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群众工作的量也相应激增。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矛盾并不比发展时少。群众工作的内容也由过去以政治问题为主,转变到现在以经济问题为主。网上有一个顺口溜:住房改革把你的口袋掏空,医疗改革给你提前送终,教育改革把父母逼疯。这些话虽然不怎么正确,但形象反映出改革中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而且涉及的群众范围极大。在矛盾高发期,群众工作的方法如果还沿用过去的老模式,简单、粗暴,甚至回避,只会激化矛盾,积累更多的矛盾,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导致群众不买账,群众工作更难做。 2.2从制度层面看,制度体系不完备为“四风”滋长提供温床 一是干部任命制度虽然有民主评议环节,但干部升迁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上级,不在于群众。一些干部在需要群众的时候就想到群众,不需要群众的时候就对群众的事情漠不关心,把自己摆的高高在上,鱼水关系变为“蛙水关系”。二是社会监督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力度不够大,致使监督功能缩水,个别干部与民争利,或者权钱交易的现象没有在短期内得到遏制,使“四风”滋长有机可乘。“四风”在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的同时,隔膜了党群、干群关系,致使群众工作不好做。 2.3从个人成长看,理想信念滑坡导致政治信念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主导,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远远没有同步跟上。社会财富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一些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扭曲,政治信念动摇,乐于在灯红酒绿中成为享乐一族、奢靡一族,对于群众的心声和疾苦麻木、漠然、不耐烦。忘记了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忘记了党的执政基础是靠群众夯实的,党的执政地位是群众巩固的。正是由于在思想上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感情上与群众越来越疏远,在工作方法上与群众要求相去甚远,群众与干部离心离德,群众工作难以开展。 2.4从工作能力看,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不科学,使得群众工作不给力 首先,认识能力不足,一些干部对党的革命宗旨了解不深不透,认为只要经济工作做得好就是政绩好,为了政绩牺牲群众的利益是大局需要。第二,把党群关系简单的看成给与的关系。少数干部把为群众办事视为恩赐,态度生硬,高高在上,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理念变形变味。还有一些干部认为群众工作就是给一些物质帮助,于是只在逢年过节带一点礼物给群众,听到群众感谢了就认为是群众工作做到位了。第三,魄力不足,被动工作。群众工作既有弹性,又要坚持原则。一些地方把群众工作片面理解为“以人为本”,对个别百姓的要求盲目许诺,把基本工作原则搁在一边,造成工作局面被动以及民众需求膨胀。第四,个别党员干部缺少人格魅力。缺乏亲和力,群众不敢接近;缺乏沟通能力,群众难以接近;缺乏担当,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退着走,复杂问题往上推。 3.做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矛盾激增这一客观因素,和党员干部对群众工作认识不足、能力欠缺的主观因素,笔者认为,做好群众工作要科学分析,理性布局,在方法与艺术中二者兼顾,双管齐下。 3.1全方位搭建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从目前桥梁的构建来看,人大是党联系全国各族人民的桥梁,政协是政府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工会、共青团、妇联分别是联系工人、青年、妇女的桥梁。工商联是党联系民族党派人士和商界人士的桥梁。但是只有这些公办桥梁是远远不够的,基层社会需要更多的桥梁,需要党和政府之外更多的民间桥梁。如果把它们比作传动关系,与群众这只巨大的齿轮相比,政府的齿轮明显偏小,用政府这只小齿轮来带动群众的大齿轮,即使传动正常,也会效率很低。如果能充分调动有志于志愿者服务的团体和个人,发挥他们群众基础深厚,是群众中的优秀代表的长处,大力发展他们做群众工作的义工,使政府这只齿轮有强大的助力,群众工作的传动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党群发生矛盾的时候,还能以第三方的角色来化解和缓冲矛盾。另外,社工力量不容忽视。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高,长期为群众提供服务,深得群众信赖,是党的培养对象。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与政府派的党员干部、义工,一道成为群众工作传动机制的齿轮,使党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桥桥梁同,情深意重,群众工作的道路会更加通畅。 3.2大力探索群众工作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学会有效沟通。沟通工具主要有五种:语言、文字、图像、数字、曲线。语言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决定沟通是否成功的要素有两点,一是说话方式,一是说话语调。了解群众心理。不同群众群体,对利益的诉求也不相同。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心理因素。比如,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域,文化多元,伊斯兰教氛围浓厚,近年来三股势力活动猖獗,一些群众受蒙蔽较深,群众工作的难度高,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至少需要了解民族文化心理,宗教文化心理。做好调查研究。群众工作效果好不好,不是看跑的趟数多少,关键是能否找到症结所在,因此调查研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步。通过调查研究,很多情况可以用数字来反映。做群众工作的时候,通过数字来讲道理也更有说服力。 3.3充分运用制度的力量 规章制度作为行为的准则,对一定范围内的成员起着行为规范和指南的作用。在群众路线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制度》《领导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制度》《党政干部问责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等。充分利用制度工具,发挥制度的效用,使之极大地发挥群众路线为人们服务的作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