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研究
范文 黄刚
摘要:自然资源是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也是构成资源系统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然后指出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对策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大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得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
1.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1.1土地资源
我国的土地资源具有总量多,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和人均耕地少的特点。目前,我国的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但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人均量的30%。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66位。并且在这十分有限的耕地中,大部分耕地缺乏水源保证,水土流失、干旱退化。我国大部分县市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还不到400平方米,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我国土地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问题上,我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类分别是加拿大人均量的20%和25%。
1.2气候资源
我国年降雨量的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海南、台湾和广东东部的年降雨量超过了200mm,是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相反的,如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年降雨量还不到50mm,是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我国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缺水,这不仅加快了当地沙漠化的速度,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也会和受到影响。
2.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发展比较缓慢,在人才和技术的引进方面受到严重制约,从而,使得我国的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国的技术水平逐渐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原来需要提升技术和更新改造的技术设备,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而不能正常运作。影响我国技术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技术骨干纷纷去往国外发展,使得国内人才严重短缺。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对人才的引进存在很大的难度,从而使得我国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2.2缺乏资源投入
缺乏资金的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总量,另一方面是环境投资量。我国的投资的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投资,而对于外资的引进非常少。有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投入我国的外商投资总量还不到20%,从国家财政的投资总量来看,我国的比重也不算高。我国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保护环境,因此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1]。从环境投资量方面来看,我国对环境的投资比重还比较低。
2.3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行动指南和主要保障就是制度。目前,我国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我国还没有全面认识到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性,因此,到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还在试点阶段。按照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要求,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工作相当繁重。因此,我国在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对制度进行创新。
3.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对策
3.1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会直接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对于资源开发区集中的重点工业园区,必须按照资源循环、园区管理等要求,推动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促进物质循环;对于重点企业,应该严格按照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理念,对工艺、技术、设备以及管理进行改造,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另外,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应该大量引进高级人才和先进技术,通过学习、研发、生产相结合途径,不断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改进的步伐。
3.2加强教育,树立理念
我国民众的整体水平比较低,对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只有使民众自觉地参与到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工作中来,才能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各企事业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承担起相应的义务,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新的思路。从而通过宣传教育真正改变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3.3争取获得国家的支持
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巨大工程,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得不到国家政府的支持是很难实现的。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资金主要源是国家政策的支持[2]。国家主要通过专项资金、财政预留的方式提供援助。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在财力可行的情况下,国家应该考虑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必要的政策倾斜,从而确保我国能够有效顺利的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我国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存在的技术水平落后、缺乏资源投入、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我们认为,构建覆盖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应该从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教育,树立理念、争取获得国家的支持这三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袁久和.西部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预警分析[J].湖湘论坛,2013,48(10):85-87.
[2]陆大道.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任务和措施(节选)[J].印刷世界,2013,15(7):43-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