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 |
范文 | 王晓卉 摘要: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严重牵制。在对劳动力供需关系和企业自身产业结构认识模糊的状态下,有些企业通过裁员选择到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区域经营,这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现状和原因,提出企业在此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力成本 思考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雇主之间通过法制及民主手段建立的平等参与、沟通协调、公平正义、和谐融洽的劳动关系[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本着依法协调、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劳动关系,并共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各类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及劳动力结构变化,劳工短缺越来越突出,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用工荒愈演愈烈。许多企业片面抱怨这是《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及社保制度改革造成,为了降低成本,纷纷放弃原有生产聚集地,宁愿支付大量解雇赔偿金,进行大规模裁员。其实,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企业转向用工成本低、技术附加值高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生活境遇改善,有利于构建稳定社会秩序。因此,企业要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根源,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1.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 当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相对稳定时,企业创造的利润率越高,承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能力将会越强[2]。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首先会影响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这部分企业技术含量低、用工流动性大、业内竞争激烈且利润空间小,对人工成本增加敏感度最高,而这部分企业成本的增加绝大多数来自非规范用工情况下缺失的社会保险费的补缴、加班费的补给以及工资水平的上涨。然而,高科技企业及国有公司,由于之前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大,用工管理较规范,企业成本增加主要来自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尽管如此,劳动力成本上升还是给企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1.1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 企业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招工难问题,减少了人员流失,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大,工资上涨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更使得部分企业产品微利甚至是保本销售[3]。 1.2不利企业扩大再生产 长期以来,企业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高。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反映,不提高工资就留不住劳动者,劳动者工资上涨使得企业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加剧了流动资金紧缺的矛盾,生产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影响企业良性运转。 1.3加剧劳动者在企业间的流动 为维持企业的长久发展,缓解用工难,许多企业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加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但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对工资上涨的预期更大,存在比较、观望心理,流动性就会增强,人员不稳定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2.企业应正确理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2.1长期以来,劳动力价格被压制在较低水平 因劳动力供求矛盾,企业体制和政策间接压低劳动力成本,使得劳动力价格长期处于低位。瑞士信贷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用工荒”是近三十年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充足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比较优势获得了快速发展的代价[4]。由于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放弃政府对于劳动报酬的作为,导致企业利润分配过度向企业和资本倾斜,劳动者收入尤其是一线工人的收入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2.2劳动力供给量增长放缓,加重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年龄结构分布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进入市场的新生劳动力(15-2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00年减少1.5个百分点,而这一情况将会逐渐加剧[5]。据分析,这种新生劳动力主要是“80”“90”的城镇农民工,比重大约在50%,他们数量减少的结果使实际能够进入就业市场的适龄青年劳动力(15-45岁)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50.9%下降到2023年的37.8%[5]。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一定程度文化教育,自我发展意识比较强,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职业诉求变化相当大。他们除了要求更高的收入外,还会考虑到维持长远保障的社会、医疗福利等,对于工作之余精神层面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很关注,这将加剧劳动力工资上涨的速度。 2.3生活成本上涨及国家战略推动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上调 自2006年以来土地和房地产价格,以及各类资源的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城镇的生活成本、商务成本急剧上升,拉动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居住,生活和交通费用增长,城市建设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支付能力在下降。与此同时,国家宏观战略结构的调整,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村村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国家区域发展从不平衡转向平衡,劳动力市场也发生转移均。 3.对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 3.1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员工办企业 劳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应着力于统一。短期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减少了企业的利润,长期看来,劳资关系的改善、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升、劳动力忠诚度的增强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价值[6]。因此,企业要抱着积极的态度看待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必因利润的暂时下降而对劳动者的诉求进行排斥,要倡导现代管理新思维,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经济的新理念,树立和谐劳动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培养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自觉和谐劳资关系的氛围。 3.2加强员工培训,降低员工的离职成本 企业应注意到员工离职的成本远远大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员工离职的原因。一般而言,离职是因为员工不满意薪酬,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家庭健康等因素,还有些离职是因为企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人才的激烈争夺,竞争对手往往会开出优厚的条件猎取企业的核心员工。因此,要留住人才,企业应该立足于人力资本开发与培养的战略高度,根据新生产技术水平的有效需求更新雇用标准,重视80%-85%留下的员工,加强对现有员工技能的分级培训,加强内部专用型人力资本储备[8]。要更多关注员工多层次的心理需求,通过企业文化构建通道,倾听员工心声,保持劳资双方沟通畅通,及时奖赏业绩出色的员工,并且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共建、共赢,推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3.3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法制化意识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法制化,因此,企业应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首先,企业应规范用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在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下与员工签订有效的规范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同管理,减少和避免劳动争议所产生的劳动成本。使企业广纳贤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7]。其次,企业要依法办事。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中明确的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方面的内容合理合法的使用员工。最后,企业应完善劳动契约内容,改善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关注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尽量避免违法侵权事件的发生,降低企业由于违法而产生的隐形劳动力成本。 3.4尊重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 集体谈判权,是指由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8]。集体谈判权的功能是为劳动者群体争取到优于国家劳动基准的劳动条件和待遇,凭借劳动者自身的力量来改善劳动者群体的劳动境况,实现通过团体一致行动的自我救济,与此同时,也可以作为企业在面对困难的前提下争取员工支持的渠道[8]。企业应支持劳动者组建工会,而不是企图通过各种资源控制工会;企业无正当理由不能拒绝劳动者和工会提请的集体谈判,要对集体谈判有足够的诚意,而不是拒之不理或提供虚假信息,敷衍塞责;如果企业无法答应劳动者提出的谈判条件,可以通过发挥企业内部工会组织的作用,建立与员工良性沟通的渠道,以缓解劳资双方长期存在的利益冲突。 总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企业站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立面,但同时也使得企业不得不思考破解劳动关系难题的对策。因此,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家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条件下企业的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8.12 [2]徐正义:浅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民营企业的影响.网站名:http://www.cfen.com.中国财经报 [3]聂彩仁.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的发展道路选择改革与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9,25. [4]沈萍,李荣庆.论以人为本依法维权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 [5]孟怡青.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2010,9. [6]王志强,赵首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 [7]李林.浅谈转型下国有施工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J].中外建筑.2010,11. [8]张瑶.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