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探究 |
范文 | 张慧 摘要: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凝聚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都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其次,分析了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如何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 ?标准化管理 ?问题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管理思想质的飞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各个企业在对标准化管理进行贯彻、实施和推行的过程中,仍然会有较多制约标准化管理运行的问题,只有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那么必然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创造较为有效地生产经营秩序,进而实现有序、科学地发展,进一步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业绩,立于不败之地。 1.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一是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凝聚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是稳定和提高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标准是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若没有科学、合理、先进的标准,那么无从谈起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全面质量管理以标准化为基础,强调的是企业全过程、全员化进行管理。 三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经营业绩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和础手段,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现代化管理、科学管理的需要。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建立在广泛协作、科学分工、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无论是生产工艺创新,还是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开发新产品,亦或者是产品鉴定等,都需要符合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才能够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经营业绩。 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企业各职能部门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企业的质量检验、技术研发、经营销售、生产等各职能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既有不同的分工,又有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各种标准来对其进行有效地约束、制衡,才能让企业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管理效率,避免出现人浮于事、责任不清、权利不明的情况发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两张皮”。虽然我国很多企业都已经通过了SA8000社会责任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认证、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也建立起内容齐全、数量众多标准化管理制度。但是企业却没有认真执行这些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只是体现在外部审核和汇报总结中,并没有体现在实践中、落实到管理上。 二是“靠边站”。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着“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常常会以 “工作量大、任务重、工期紧”的借口将标准化管理置于次要、从属的位置,阻碍了顺利实施和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 三是“夹生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推行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不能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不遵循客观规律,不具体分析具体问题,管理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性、科学性,定得太远、太空、太高;还有一些企业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方案,放弃了企业多年以来的优良文化传统,使得企业的广大员工、管理人员无所适从、难以认同;还有一些企业不能将企业的文化体系与标准化管理相结合,没有形成企业的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等。 4.如何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在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务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公平、公开、公正,务必要让企业员工尊崇标准、遵守标准、明晰标准, 让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职责和权益都要清楚。同时,企业在标准化管理中,每一项工作都有标准,每一项考核都有依据,每个环节都要有章可循,每一决策都要有法可依,淡化人为因素,真正做到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此外,应该要让企业全体员工都自觉遵守标准化制度,做到“处处达标准”、“人人讲标准”、“结果达标准”、“事事有标准”的工作目标,都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去基于标准化管理理念来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 “靠边站”、“两层皮”问题的出现。 4.2完善标准化体系,健全组织结构 企业务必要基于自身的管理目标、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来完善健全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第一,要建立起企业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务必要让企业的执行层、管理层和决策层都参与其中,基于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与之相互符合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提出和企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等相互符合的标准化任务,打造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队伍。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完善要遵循《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国家技术标准GBT13017)和《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国家技术标准GBT13016),基于有效实用、简便易懂、全面系统、科学先进、层次分明的原则来建立起四个子体系——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基础标准,提高标准的执行力,加大落实标准力度,以便能够较好地解决 “夹生饭”的问题。 4.3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培训员工有关的业务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理论知识,尤其是要组织人员及时去学习标准化新技能,充实标准化相关的新知识,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进行及时学习,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和观念,将标准化综合效应进行充分发挥,要让“企业的灵魂是标准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还应该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搞好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关键。第一,要严格以标准化考核结果为依据,始终基于“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体现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第二,要建立起包括按标准化要素分配等在内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薪酬制度,要充分重视核心员工的管理、技术、知识这些因素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的晋升通道,实行职务与薪酬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从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 。第三,要同时抓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给广大员工建立起和谐、尊重、温馨的标准化工作环境,多给予员工关爱,给他们更多的工作自主权来激发他们对于贯彻标准化的创造力和热情。第三,要有计划地多组织活动,使大家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职工多在一起活动,可以交流感情,凝聚力量,对企业标准化管理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学芳.浅谈企业的标准化管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1,33(02):112-115. [2]阚艳红.浅谈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创新[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28(05):109-114. [3]陶艺鑫,乔志杰.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29(15):123-126. [4]宋冬梅.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J].企业导报.2011,28(15):107-110. [5]陶艺鑫.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大众标准化.2011,19(09):156-1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