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群众路线教育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 |
范文 | 刘跃华+陈一鸣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职院校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又提上了新的日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重视。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存在党组织活动流于形式、专职队伍建设不足以及制度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也要紧紧围绕群众路线的各项任务要求,真正做好群众路线下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 关键词:群众路线 ?高职院校 ?基层党组织 ?创新 1.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职院校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又提上了新的日程。我认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把握好高职院校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政治属性 高职院校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其中高等性和职业性是其较为典型的特点。高职院校还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教育院校,更多的侧重于职业教育,通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把握好高职院校这种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政治属性,真正发挥好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堡垒作用。 1.2为党和政府进一步培养政治坚定的高端人才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促使这些高端专业人才政治立场坚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通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从而为党和政府培养更多的政治坚定的高端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2.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部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流于形式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基层党组织成员由学生和教工组成,其中以学生居多。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基层党组织活动重视不足,导致党组织活动流于形式。一是部分高职院校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复制到了基层党组织活动中。这种党组织活动过多的流于形式,没有实效。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活动”上,忽视了党组织的性质。他们认为党组织活动要充分吸引学生成员们的兴趣,致使我们的党组织活动“严肃不足,活泼有余”。这种认识其实是十分危险的,极易在师生中产生浮夸的思想,从而让党组织主题活动的本意发生偏离,从而使基层党组织形象产生恶劣的影响。 2.2从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专职队伍建设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就业率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高职院校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一是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兼任。本身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就担负着学生管理的大量工作,这也使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分身乏术,从而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去。二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中专职队伍参差不齐。当前,在高职院校中能够专门从事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人员较少,同时有少部分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基本不会深入研究基层党组织工作,致使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停滞不前,不利于师生和基层党组织的关系良性发展。 2.3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保障不足 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制度方面的硬性保障,才能促使基层党组织生命力的延续。一是与学校中的学术组织制度和行政组织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将学术组织建设以及行政组织建设放在了较为重要的地位,致使它们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了脱节。二是缺乏对学生的循环性管理制度保障。对于高职院校,大多都是三年制或者四年制,然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较短。这直接导致这些准毕业生或者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对于基层党组织的观念淡薄,从而会不自觉的放松对自身的要求。 3.做好群众路线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建议 2014年1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各大高等学校参加这一批活动。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可以说,这一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为贴近基层实际。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也要紧紧围绕群众路线的各项任务要求,真正做好群众路线下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 3.1做好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形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高等人才和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具体的教育定位上,“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也正是在这种教育定位下,高职院校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要不断的创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的生命力。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可以充分的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可以加大对网络的利用,建立一些“基层党组织QQ群”和“基层党组织微信群”等,开展一些诸如“网上大讨论”和“网上思想汇报”等活动,从而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形式拓展到网络渠道。 3.2做好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队伍构成的创新。 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更加迫切地需要基层党组织将学生中的党员集中起来,加强党员的教育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更能让党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各项活动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想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的会有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素质有高有低的问题。学校不仅要教会他们专业的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后,不仅专业技术过硬,在工作中也能事事在前。而这些工作,仅仅依靠课堂的教授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需要院校的基层党团组织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学生党员是学院基层党组织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他们深入学生群体之中,能够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其他同学产生影响。吸收更多的学生党员加入基层党组织,才能使组织更加壮大,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和专职队伍不断得到完善。 3.3做好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保障的创新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较为注重培养学生能够“掌握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并且对未来的职业技术变化有一定的适应性”。这也对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是单纯的做好党务工作即可,还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服务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保障的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自觉的将学校的中心任务融入到党务工作中去,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党务工作与学术工作以及行政工作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要在完成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以及行政工作的同时,保证党务工作的时间以及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进一步维护好组织成员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李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04) [2]汪志晓,胡全裕.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1(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