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创新水平测度与分析
范文 韩苗苗 王辉 赵萌 范红辉


摘要: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对于创新型城市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对于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修正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偏离情况,成为关键问题。本文根据《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唐山市分县(区)市的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创新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测度与分析
1.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1指标选取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2010年,唐山市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试点。针对创新城市建设,唐山市制定了《唐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在近年间进行了持续的投入和建设。为了更好地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状况进行监测,唐山市于2011年3月发布了《关于2011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并构建了《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唐山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劣势和创新发展水平进行全面和综合地反映。本课题正是借助这一指标,对于唐山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行评价。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可比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共包括创新投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高新产业、全民科学素质四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创新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就业人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GDP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GDP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财政支出),争取国家、省创新资金支持情况(争取国家、省创新资金支持);
企业创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消化吸收费用支出占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增长率(%)(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高新技术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成果转化每万人口发明专利当年授权数(件/万人)(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本地区常住人口),拥有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数量(个)(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中国名牌数量),拥有省级以上自主创新产品和新产品数量(个)(省级以上自主创新产品、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
高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高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加值、三次产业产值);
全民科学素质:创建国家级、省级素质教育示范单位。
1.2数据来源
一个城市由多个县(市)区构成,各县(市)区的创新水平决定了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水平。本课题组选取唐山市18个县(市)区,包括高新区、路南区、路北区、丰润区、丰南区、开平区、迁安市、古冶区、滦县、玉田县、迁西县、海港区、遵化市、滦南县、乐亭县、汉沽区、曹妃甸、芦台区,对其创新水平进行测度。本文采用的唐山市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数据来源于三个渠道:第一,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包括《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唐山市统计年鉴》、唐山市统计公报、各试点城市的统计年鉴等;第二,各县(市)区上报的数据;第三,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相关统计数据,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2.唐山市各县(市)区创新水平测度与分析
通过计算各指标平均值可以大体上反应唐山市的创新型城市发展水平,因此,本课题组用各县(市)区的平均值代表唐山市的创新城市发展水平。唐山市创新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为81.85%,创新投入指数为151.88,企业创新指数为35.05,成果转化指数为98.90,高新技术指数为50.40,全民科学素质指数为89.87。五项指标中,只有创新投入指标对综合指数的贡献为正,其余四项指标对综合指数的贡献均为负,说明唐山市创新投入虽大,但是成效不显著。其中成果转化指数(98.90%)和全民科学素质指数(89.87%)稍低,而企业创新指数仅为35.05%,高新产业指数仅为50.40%,对于创新型城市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可见,唐山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特别注重企业创新方面,应当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身发力,提升创新能力,才是创新型城市水平提升的根本。
根据综合指数,进行排序,依次是:高新区、路北区、曹妃甸、丰南区、遵化市、迁西县、滦南县、玉田县、路南区、丰润区、开平区、芦台区、汉沽区、迁安市、海港区、古冶区、乐亭县、滦县。创新城市发展综合指数最高的是高新区,最低的是滦县。通过测度发现,唐山市各县区的创新水平并不呈现正态分布,而是发展差距巨大,尤其是高新区和路北区两区,其创新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县区,这种发展态势并不利于唐山市创新型城市的整体建设。
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其他17个县(市)区与排在第一名的高新区之间的差异,我们按一级指标计算各个指标的差距以及各指标差距在总差距中的比重。通过分析发现,首先,高新区在各方面均较为明显地领先于其他县(市)区,尤其是在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各县区明显落后;其次,各县(市)区都存在自身的优劣势。例如,遵化市虽然在综合指数上排名不佳,但是在成果转化指数上排名所有县市第一,说明遵化市在这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是企业创新指数和高新产业指数却甚至落后于排名靠后的多个县市,优缺点明显,标志着遵化市一方面要继续扩大自身的优势,并将其转变为强势,另一方面不断克服自身劣势,逆势而上,变被动为主动,将创新城市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我们发现,在创新投入方面,排名第四的丰南区和排名第九的路南区高于高新区。这种创新投入高,而创新产出不佳的情况,是值得思考的;另外,我们发现,高新区的企业创新指数(117.03%)占绝对优势。其余17个县(市)区的企业创新指数均在100%以下,平均值仅为35.05%,其中指数值在10%以下的有5个县(市)区:古冶区(0.00%)、滦县(0.41%)、乐亭县(4.64%)、海港区(6.28%)、遵化市(9.85%)。企业创新指数悬殊相当大。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体,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成为阻碍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因。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于唐山市各县市的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发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对于唐山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关注各县区之间的协同发展。通过之前的分析发现,目前高新区的发展远远领先于其他县市,而古冶、乐亭和滦县等县区则落后较为明显。因此,应通过对于唐山市一级的资源协调,将人力、物力和财力向相对落后地区进行转移,充分发展高新区和路北区的引领作用,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
其次,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创新效率。唐山市目前的创新城市建设中,存在较为显著的投入大,产出少的状况。因此,唐山市应积极探索各县区创新活动的监控和评价制度,对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进行更好的规划,对于创新资源的使用进行更好的监督,对于创新资源的成效进行更好的评价。
同时,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各县区的优势,保持各县区特色。在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唐山市各县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各具有本身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下一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立足本县区现状,扬长避短,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最后,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作为根本。企业是创新型城市的创新主体,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最根本的动力。在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企业创新动力的不足是阻碍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最大阻力。因此,唐山市应尽快出台相关税收和投资等政策,积极引入投资资金,独立企业自主研发,形成唐山市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环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