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
范文 | 张仁军 摘要:我国在2014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制度,对旧有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作了调整和改善,让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完善。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新的会计制度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从新的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出发,结合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新的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管理水平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被单位管理者所重视。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已经脱离了以往单一的财务核算模式,转而向集财务核算、资产监督、内部控制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多元化模式发展。它对于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降低资产损失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刚走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缺乏专项思维,导致实际管理中出现了一定漏洞,造成一定的资产损失和浪费,严重阻碍了单位的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 我国对固定资产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界限,只要符合以下三条标准,都可以认定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 第一,使用时间:物品使用时间超过一年(一年以内不能算作固定资产),例如单位的电脑、办公设备等。 第二,物品价值:只要采购价格超过1000元,专业设备超过1500元,都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三,在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后还要看物品的价值形态,是否依然能够发挥原有价值,若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则可以认定为固定资产。 对于那些价值不在要求价格之内,但是单位内部数量众多,例如桌椅板凳等物品,也可以认定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总之,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单位的建筑房屋,即所谓的休息场所和办公场所;二是单位的办公设备例如电脑、打印机、桌椅等物品;三是办公室内部的陈列品,例如字画、文物等;四是单位外部物资,例如植物、闲置空间。 二、新的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和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不同,在资产使用中不进行计提折旧,从购置、入账一直到报废这一期间,账面价值一直以采购价格存在着。这样的核算方式导致无法确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也没法对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差异不断扩大,账面和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出现了单位资产总额反映不实的情况。 新颁布的会计制度指出:“部分行业根据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的需要,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指令的发出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转变,取而代之的是资产购置、使用、损耗以及报废几个过程中,会计都要进行详细的价值确认、计量和报告。引入权责发生制,收到的固定资产以使用权实际交付的时间为准,未付的款项记为其他应付款。 三、新的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落后 近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只有短短的10年左右。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不能及时调整自我观念应对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新环境,尤其是财务管理意识的欠缺造成单位固定资产损失严重,给单位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虽然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措施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但是收到的效果较为平常,究其原因是没有触及到单位的核心内容,以至于不能激发管理者的忧患意识。作为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与时俱进的眼光,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愿意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造成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二)固定资产监管力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家的财富,有效使用固定资产能够优化单位的资源配置。新会计制度实行后,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确显露出了很多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无论是在制度的控制上,还是在实行上,都存在一定缺陷。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认识不足,没有清晰的概念,无法分清一项资产是固定资产还是普通资产;其次,固定资产的清点工作不到位,以至于出现实际和账面不符合的情况,给资产管理带来难度;第三,后期保障工作不到位,在清点结束后,没有定期开展资产的审查工作,不能及时掌握资产的损耗情况,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不科学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过于单一是当前存在的又一大问题。很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交给会计人员完成,这一做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单位会计除了资产核算清查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完成,例如经费的预算编制、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以及财务报告的制备等,工作十分繁重,如果将资产管理也交给他们完成,势必导致精力的分散,身兼数职很容易发生数据错误、核算不准的现象,给单位增加了更大的工作量;其次,作为会计人员,缺少资产清查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固定资产清点、统计等没有经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第三,较大的工作量使会计人员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从而在资产核算中忽视实物管理这一过程,只是进行账面核算工作,最终导致账实不符,造成资产管理失效。 (四)固定资产管理中责任不明确 很多资产管理人员反映,在审查账目核对金额时,总会出现一些记录不清楚或者对不上号而又标准不清的账目出现在报表上,这就是所谓的死账坏账。坏账是当前阻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因素,会导致资产的损失,也会给不法分子利用固定资产谋取利益提供可乘之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单位没有专门记录资产情况的账簿,对资产的管理混乱,没有将资产分类整理,这些都容易导致坏账的出现。 四、新的会计制度下如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一)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资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高低,因此对单位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本单位财务人员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面的能力。本着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应该从财会队伍中抽调出一部分人员组成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小组,专门从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避免了以往多项财会工作重叠的现象,为资产管理队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其次,应该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所要求的,提高相关人员专业能力,要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不要局限在简单的记账、算账以及绘制财务报表这几项工作中,而应该逐步从核算报账型向财务管理型转变,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核算效率。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总量大,核算起来难度高,因此应该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的优势,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这样无论是数据的处理还是后期的资产盘点审查,都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二)要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发挥出领导的带头作用,应该主动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意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单位资产利用率,促进单位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领导人员也要加强学习,掌握更多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知识;要支持单位组建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账目的出入都能准确找到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深入部门,及时敦促财务工作人员核对账目,搞清楚每一笔资产的去向,对于去向不清的资产要加以追查,减少出现坏账死账的现象。 (三)充分利用外部监管力量对资产管理加以监督 有效的监督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自觉履行个人职责。财务部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敏感的部门,它主要由单位的主管部门监督,任何经费的使用、业务处理等工作都要有主管部门的审批。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主管部门更应该发挥好决策作用,准确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如果本单位的主管部门不能够对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委托会计中介服务机构来实现资产管理的监督。监督的方式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利用税务手段监督,也可以通过审计来实现监督。有效的监督能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有所约束,提高固定资产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改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以往单一的资产管理模式应该在新的会计制度实行的今天逐步取缔,不能单单由财会人员参与,而应该集清查、核算、审计、监督为一体,构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形式为: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选出一位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人员,在其领导下成立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由他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资产清查组、资产核算组以及审计小组。这样就能够集领导、清查、核算、审计为一体,建立起一个完善、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的资产管理体系。由办公室成员对于资产清查的时间、期限等大纲计划履行领导工作;之后清查小组根据计划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总结、清点数量;核算组则根据资产管理条例对于账面内容进行核算,之后两组做出报告上交审计组,通过核对账面数据与清查数据,能够发现哪些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从而及时处理。在所有内容完成后,可以绘制固定资产清查报表,上交办公室存档。这样资产管理流程变得清晰简洁,既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又保证了二者相互约束,减少了作弊的可能性,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初探——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31):135- 136. [2] 迟晓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和其对策解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4):145- 146. [3] 丽钦.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2) :5- 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