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家居环境中的新网红——藤条
范文

    陈晨 梁倪莹 蔡文滔

    

    

    摘 要:网红经济以互联网为支撑,网红家居环境的测评依托于博客、Instagram、Pinterest等平台。藤条材料家具产品及家居环境的翻红成为了网红文化下的研究关注点,本文通过分析产品及环境案例,研究阐述网红模式下小而精的背景、简约风格设计核心、价廉及技术重点3个维度下藤条材料以及藤编风格家居环境成为潮流的原因,为传统家具行业未来发展走向提出基于“大数据+互联网+市场关注度”3点评估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家具产品;家居环境;滕条;大数据;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S6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3-00-05

    互联网为网红概念及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众逐渐开始关注网红经济的理念,重构传统产业和消费方式,出现了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的扶持下,网红经济模式的实践已然上路。目前关于网红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级别,行业跨度不断增加,从最初的电商领域延伸到了更多与知识、数据、应用等相关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革新。传统行业家具产品、家居环境设计等依托于网络和网红,催生了更多的消费内容,并且帮助很多原本经典传统的材料重新走入年轻人消费者的视野。本文探讨的就是传统经典的藤条材料,作为网红家居环境中的新趋势,分析其依托于该环节下的成功因素。

    家具产品中的藤材运用,具有优秀的造型能力,在展现线条的美感时具备相宜性,藤编家具生动而柔美的特征可以满足用戶的视觉美感需求[1]。本文围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藤编家具的历史、学者对其发展现状的研究以及未来走向规划的展望,探讨现代家居环境中依托藤编家具展示的现代文化融合下的创新产品设计[2]。在仿生家具形态艺术诉求中,研究者通过藤编材料的柔软特征,用仿生实例的方式结合家具产品外形分析了藤材在点、线、面形态要素上能产生的视觉变化[3]。同时藤编材料还具备良好的文化传统性质,传统的藤编材料有很好的禅宗文化表达性,因此本文结合创新设计的发展,探讨如何实现藤编家具和禅宗文化的融合[4]。

    藤编工艺一般要经过打藤(削去藤上的节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编织、上油漆等十几道工序。藤编主要以藤枝、藤芯或竹为骨架,然后用藤皮或幼嫩的藤芯编织而成,发挥藤条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通过编织的手法呈现出纹理的美感,特别是在艺术造型上的探索,诸多学者通过文献、案例、设计等方法,以精益的手工技法,利用带有自然气息的藤条材料,在家具产品、家具氛围营造上独具匠心[5,6,7,8]。

    藤编家具能吸纳一定量的水分,使得藤条变得服帖、柔软、松散,使用藤编家具时也应该注意保养,不能长期置于潮湿空气中,这样容易滋生细菌霉斑,需注意通风保存[9,10]。藤条材料作为一种风格载体[11],从藤编材料家居产品的历史发展以及藤编产品的框架结构、块面形式、局部装饰等方面,可以重点揭露其作为视觉风格符号下的语意;视觉是传达信息的最佳语言,藤条的纤维之美、纹理之美以及光线透过编织物后产生的斑驳影落之美,生动地展现了藤条艺术品的艺术价值[12,13]。

    综上所述,现阶段对藤材料在家具中的设计运用已具备一定基础,藤条作为家具产品制作材料的力学性能也被广泛研究证实,藤条所具备的视觉上的美感也被诸多学者认同。那为何流行周而复始,藤编材料成为了现今新时代下的网红家居环境的代表元素呢?本文着重分析网络时代下网红文化中藤条家居产品的特质,有助于对其他传统材料的挖掘及推广,同时分析判断网红家居的设计背景、核心和重点。

    1 藤条文化发展历史

    藤条材料来自藤条植物,一种细长茎、类似藤蔓的棕榈树,原产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了成为今天在家具产品设计藤条中发现的可织材料,藤条被剥去了树皮。正是这种可塑性非常强的材料,成为了座椅靠背、床头板等的材料[5]。

    在公元前1323年的图坦卡蒙墓地里,发现其旁边是一件藤条家具制品;数百年后,一位秘鲁公主在一口公元750年左右的木棺中被发掘出来,随之被发现的还有若干藤编家具。随之更多的关于藤材的装饰工艺品、工具和其他物品在数千年前就被编入了目录。这有助于说明人们是如何与生活的土地、自然材料、职业和家园等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进入16至18世纪,荷兰和英国人坚定地建立了各自的贸易路线和殖民控制了整个非洲和东南亚,卡宁的工艺、藤编材料和美学开始慢慢渗透到欧洲人和他们的学校设计作品中,并继续渗透到其他一些殖民国家的作品中,该材料弥漫着文明的古老规则和精英主义的气味。

    在20世纪中期,由于Thonet小酒馆椅的普及,这种随意的藤条设计被推广到欧洲和美国的商业和酒店中心。不久之后,包豪斯和其他20世纪中期的设计实体和参与者将藤条融入了现代美学,产生了马塞尔·布鲁尔和他的Cesca藤椅。藤条作为一种传统经典的材料,已经陪伴人们的生活发展十分长久。

    中国的藤编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人们将藤条编织成帘幕、藤作器物,后续发展编织席、椅、床、垫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浙江、云南等地都发展形成了藤编生产基地。藤条具备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优良等特质,使得产品远销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地区。

    2 网红家居案例研究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深度、广度都在增加,信息的传达从单一中心向外扩散,逐渐转换为多中心、无阶级、同步高效的传播形式。新媒体下的信息推广颠覆了传统老旧的认知,对藤编材料而言亦是如此。

    基于博客、Instagram、Pinterest等平台,网红博主、新锐设计师将原本陈旧、被淘汰至农村地域的藤编材料,通过改良设计、风格营造、整体搭配等方式,重新带回大众视野。在博客、Instagram、Pinterest等平台上获得关注、点赞和转发的量,已经成为判断产品或者相关主题内容是否成为网红的最合适标尺。

    藤条高频出现在产品类和家居环境类别中。如图1,在产品类别中,由藤条材料制成的灯具、饰品、箱包、座椅等,在网络上获得的点击率、关注率较高。该类产品具备天然、自由、价廉、美观等特质,成为了年轻人向往和可消费的产品。

    如图2,在网红家居环境搭配类别图示中,藤条与原木的搭配、藤条和绿植的相互映衬、藤条和布艺的结合、藤条和竹材的相互点缀等,使得整个家居环境具备浓郁的北欧清新自然风格,藤编材料的运用使空间具备质朴、轻松、简约、灵动等特质,在视觉审美上更容易使人感到轻松愉悦,有贴近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在和室内环境的搭配下,线条的曲线美感、藤条编制的紋样丰富度为整体环境带来了通透灵动的别样美感。

    3 藤条家居产品风格指向

    藤编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本身具备的自然纯朴属性使其在当今社会具备一种淡然的魅力,通过编制手法可使其具备多样的纹理特征,通过结构编织可使产品具有浓郁独特的艺术气质。藤条家居产品的风格指向通常表达为:

    第一,与冷淡风的结合。一般来说极简主义的风格主要追求的是一种极端简洁的意境,搭配色彩以黑白灰及自然色为主,形式上追求极致的简化,不强调奢侈华贵。藤编材料本身色系较为单一,且取材于自然,运用在室内家居产品设计中满足低温、柔和、简洁需求。

    第二,与材料多样性的结合。藤条材料可以与金属、原木、布艺、玻璃等材质结合,强调的是现代机械工业化时代下的材料和传统手艺之间的碰撞,搭配应用使得家居产品的层次感更丰富。

    第三,与自然绿植的结合。北欧复古风格的流行具备别样的审美和风情,藤编材料和绿色植被的搭配可以烘托氛围的安静闲憩,北欧风格中常见配色“绿+黄”,正好符合藤编材料和绿植结合的意境。

    第四,与人文故事的结合。设计的本质在于人,人作为情感类动物,在生活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个人回忆和喜好,比如在电影镜头中常出现的老人坐在藤椅上回忆的镜头,极好地展示了具有人文故事情怀的画面。

    4 网红家居文化分析

    在室内设计、家居环境设计以及产品方面,现今正经历着藤条带来的表面宁静感和经济效益率暴涨的日子。这种以藤条材料作为主要的家具产品材料、家具环境搭配材料以及制作藤编容器来种植植物,成为了人们在博客、Instagram、Pinterest上关注的焦点。基于以上案例的分析,网红家居环境的产生需要特定的背景环境,其成为网红产品的核心、重点,均和普通大众接触生活的室内环境有些许差异。

    4.1 背景

    其存在的背景为小而精。在网红风格盛行的大环境下,主要是针对有限空间,例如与“loft”“酒店公寓”等时尚关键词相联系的空间因素。一般小的居家环境,如快捷酒店、民宿酒店、bar等,由于空间狭小,需要以质地轻盈、视觉感纤细的材料作为设计支撑。藤条材料以其轻质性、纤长感,符合小而精的空间设计需求。

    4.2 核心

    核心是简约。无论是家居环境设计还是搭配色彩,都以简约风格为主,尤其渲染北欧风格、性冷淡风格、日式简约风格。表现形式上,则体现为在装饰元素上尽可能多地展现北欧风格,即简约、自然、人性化的风格,对传统材料表现出尊重,极少使用大片纹样、色彩、图案,只用线条、板块来做些许点缀,在天人合一的意境氛围里,浓厚的后现代主义特色注重线条的流畅,而藤条材料本身即具备自然、线条流畅等特质。冷淡风格,即用偏冷色调的较高级的搭配营造清冷的氛围,通常法国极简主义下的克制与去繁求简的智慧是此风格的价值指向,藤条材料的朴素感、无色彩感,充分展现了该风格的精髓。藤编材料具备线条感的天然属性,且取材于自然,和绿植风格浑然天成,材料比较质朴和冷淡,风格简约。同时,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可以给人通透的视觉感受,藤条材料本身色彩清冷,适合搭配纯度低、色相冷的搭配体系。

    4.3 重点

    重点在于价廉和技术。网红文化以更新速度快为核心价值。网络飞速发展,成为了孕育网红文化的孵化所,流量的带动直接造就了网红经济的喷发。由于迭代更新速度快,在家居环境的搭配中,价廉成为了设计搭配的重点考究内容。藤条材料作为天然材料,种类繁多,并且本身生长速度快、抗自然灾害能力强而繁衍迅速,在自然界中可大量获取。藤条本身十分廉价,因此成为了网红产品、网红居家环境的材料首选。同时,藤条材料的处理技术比较简单,其编制方法也相对成熟,在编制纹样的可能性上也能很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4 “大数据+互联网+市场关注度”

    大数据即巨量资料,在此处可思考为商业智能,指用现代数据仓储技术、线上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示技术等实现的商业价值,大数据可以最公正客观地反映用户的需求、喜好;互联网是通过网络形成的庞大的信息王国,具备高效、高速传播海量信息的可能性;市场关注度,即要了解人的需要、欲望,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快速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

    5 结语

    在当今发展趋势下,传统行业如家具产品、家居产品在推广和销售方面的思维要和时代紧密联系。网红经济模式下特殊的小而精、简约、价廉和技术需求推动了传统材料藤条的应用和火爆。对家居产品行业发展来说,市场的时尚关注点、大数据的采集以及互联网动态是需要重点考量的3个维度。依托于3个维度下的传统材料及家具类产品的推广,可以更高效、更具备当代价值利益。藤条的潮流是网红家居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基于“大数据+互联网+市场关注度”的研究探讨更有益于家居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思熠,闫小星,彭文文.家具中藤材料的运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9):61.

    [2] 舒斌.藤编家具创新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3] 卢晓梦.藤材在仿生家具形态中的运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3):26-27.

    [4] 翟文翔,顾颜婷.浅谈禅宗文化与竹藤家具[J].家具,2017,38(03):61-63+75.

    [5] 孙巍巍,李德君.中国传统竹藤家具的设计美学[J].竹子研究汇刊,2014,33(01):52-58+62.

    [6] 邱雨靖,梁昭华.藤编造型与现代花样家具相碰撞[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33+37.

    [7] 欧彬.现代藤家具情趣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8] 赵德达,刘杏娥,杨淑敏,武恒,于伸.藤艺家具编结工艺与装饰纹样的应用[J].林产工业,2015,42(10):40-43.

    [9] 韦晓宁.藤条上的艺术——走进地苏,感受“中国编织之乡”的发展魅力[J].法制与经济(上),2012(07):38-40.

    [10] 林颖凡.天然藤材设计表现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11] 周悦.作为风格载体的竹藤编织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12] 童慧明.藤条解构的视觉体验——感悟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J].装饰,2010(10):13-15.

    [13] 袁哲.藤家具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陈晨(1990—),女,江苏泰州人,研究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家具生产与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