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
范文 | 朱虹 摘要:本研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促进还是经济促退进行判断性研究,分析和探讨生态补偿制度下具体领域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对矿区经济存在的影响。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制度 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制度的经济效应是指制度推行后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指制度的实施对矿产资源开发行业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即探索制度变量对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经济变量的影响。 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促退论”和“经济促进论”是生态补偿制度研究领域的一个争论点。“经济促退论”认为生态补偿制度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进而对经济产生促退作用,“经济促进论”认为生态补偿制度虽然限制了重污染工业的发展,但是却衍生出以生态旅游、生态建筑为代表的生态经济产业链,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生态补偿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生态补偿制度经济方向的研究未对宏观层面的经济影响做出判断性研究,虽然存在制度对经济的促进和促退之争,但也鲜有研究来进行验证。 一、变量选取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实质上就是要探讨制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注意的是,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是一系列制度,而非单一制度,因此,经济效应分析就是要分析一系列制度对矿区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分析中,由于经济指标众多,各个指标只能反映经济的极少层面,故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确定一个综合指标(eco)来全面反映矿区经济状况。详见表1和表2。 从方差累计贡献率和碎石图来看,均取两个主成分是符合要求的做法。用对应的成分矩阵乘以变量矩阵就会得到对应的两个主成分,设油气部分的两个主成分为G1、G2,非油气部分的为H1、H2,则各自可以用下式计算: G1=0.5526*lnjl+0.5306*lnj2+0.5502*lnj3+0.3323*lnj7 (1)G2=-0.1302*lnjl-0.2849*lnj2-0.1599*lnj3+0.9361*lnj7 (2)H1=0.5171*lnj4+0.5174*lnj5+0.5020*lnj6+0.4615*lnj7 (3)H2=-0.1969*lnj4-0.2101*lnj6-0.3863*lnj6+0.8763*lnj7 (4) 各自对应的综合主成分可以用该主成分乘以方差贡献率,设油气部分的综合指标为lnecol,非油气部分为lneco2,则lnecol和lneco2可以表示为: Lneco1=0.7954*G1+0.1848*G2 (5) Lneco2=0.9107*H1+0.0726*H2 (6) 最终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lnecol和lneco2两个能综合反映矿区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经济状况的变量。 二、模型估计 综合指标(eco)作为被解释变量,一系列生态补偿制度作为解释变量。考虑到矿区经济状况不仅受到生态补偿制度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资源系统因素、社会系统因素等。故而,待估计模型可以设定为式(7)和式(8): 其中,(7)式和(8)式中α、β、θ、δ、η、γ均为待估参数。 对油气部分和非油气部分进行GLS回归得到表1和表2的结果。模型(1)到模型(8)是面板GLS回歸的结果,模型(1)是基本模型,模型(2)到模型(8)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保证金制度的平方项、重视程度的平方项、交叉项等变量得到的回归结果。所有模型的Wald值皆显著,说明不存在自相关。见表3: 三、实证结论 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来看,可以得到以下重要结论: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经济效应是多方面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包含许多具体的制度,从回归模型结果来看,有些具体制度对经济效应产生负影响,而另外一些制度对经济效应产生正影响。 (二)无论是油气部分还是非油气部分,经济效应与保证金制度呈“U”型关系。且极为显著,平方项是一种抛物线,系数为正则抛物线开口向上,说明综合经济效应与保证金制度呈“U”型关系。 现实意义是综合经济效应随保证金的增加先减少;减少到最低点后,随保证金的增加而增加。可用图1来表示。 (三)油气实缴补偿费对综合经济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油气回归的模型结果中可以看到,油气实缴补偿费这一指标的系数为正,且显著。实际意义是油气补偿费越多,经济效应越大,原因可能是油气矿产开发的环境治理具有规模经济,补偿费越多,生态环境治理的规模越大,进而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越低。 (四)生态补偿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加入交叉项可以验证生态补偿制度是否会对综合经济效应存在间接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确实存在间接影响。不用交叉项的加入回归系数具有不同的符号,说明不同的交叉项对综合经济效应具有不同的间接影响。 从实证结果来看,单纯地讲生态补偿制度是“经济促进”还是“经济促退”都是不准确的、片面的。生态补偿制度对矿区经济的影响是由产生负向作用的和正向作用两大类具体生态补偿制度的合力决定的,若负向作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力量在某一个时期内的力量强于正向作用,此时,制度是“经济促退”;反之,制度是“经济促进”。 其中,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中的补偿金制度对经济的影响呈“U”型,也即意味着刚开始实施矿产资源开发补偿金制度时,经济会受到抑制作用,当保证金制度趋于成熟时,保证金制度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这与现实相符合。刚开始实施保证金制度时,各个企业并不适应一项新制度,因此会减少生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此时经济效应会受到抑制。当企业逐步适应保证金制度时,企业的生态环境控制能力增强,此时开发规模会逐步复苏,将会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纪新.浅析我国矿业城市发展的规律[J].前沿,2004(05):48- 50. [2] 王文元.中国矿业城市发展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02(06):7- 8. [3] 杨德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影响评价[J].新疆有色金属,2012(3). [4]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08):45- 52. [5] 张建肖,安树伟,刘世伟.博弈论与流域间跨区污染问题研究——以陕南秦巴山区南水北调工程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06):76- 79. [6] 王潇,张政民,姚桂蓉,等.生态补偿概念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8):161- 163. [7] 毛显强,钟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 41. [8] 沈满洪,陆菁.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J].浙江学刊,2004,4(21):7- 220. [9] 曹明德.对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再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28- 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