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飞腿”沙亮在查拳传承中的作用
范文

    范景鹏

    摘要:查拳起源于山东冠县,是著名的回族“教门拳”,在外界有“回回拳”之称,历史上出现了“飞腿”沙亮、马永贞、“神力千斤王”王子平、张英振、常振芳、张文广、何福生、庞林太等高手。沙亮是清朝雍正五年的武进士,绰号“飞腿”,是在查拳门历史上有正史记载的第一位高手,在查拳的传承过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经其改造后的查拳才开始在武林中名声大振,广为流传,甚至被查拳门公推为第二代掌门人。著名武术家张文广教授认为查拳的创编者是沙亮,传说中的创传人“查密尔”是“沙密尔”的讹传。通过在查拳故里做的大量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认为沙亮只是查拳传承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宗师,并非创传者。

    关键词:民族体育;沙亮;查拳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2-0109-04

    Roles of “Quick-Leg” SHA Liang in Zhaquan inheritance

    FAN Jing-peng

    (Northwest Minority Research Center,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20,China)

    Abstract: Chaquan originated from Guan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is the famous “Jiaomenquan” of Hui nationality, known as “Huihuiquan” by people in the outside world. Historically, there were such top players as “Quick-Leg” SHA Lang, MA Yong-zhen, “Mighty Power” MA Zi-ping, ZHANG Ying-fang, ZHANG Wen-guang, HE Fu-sheng and PANG Lin-tai. SHA Liang was a martial master in the YONG Zheng period in Qing dynasty, nicknamed “Quick-Leg”, the No. 1 player officially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aquan school, playing inheriting and teaching roles in the process of Chaquan inheritance. Chaquan started to gain its reputation and become popular in the martial art circle only after it was renovated by SHA Liang, thus SHA Liang was even officially elected as the second generation leader by the Chaquan school. Professor ZHANG wen-guang, a famous martial art master, considered that the creator of Chaquan is SHA Liang, and that the founder is “Shamier” in stead of “Chamier” as misrepresented in legends. By doing a lot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study at the hometown of Chaquan, the author considered that SHA Liang was an important master in the history of Chaquan, but not the founder.

    Key words: traditronal sports;SHA Liang;Chaquan

    查拳公认起源于山东省冠县张尹庄,据查拳故里世代广为流传,查拳是由查密尔创立的,为了纪念他,故而把他传下来的拳术叫做“查拳”。沙亮祖籍冠县沙庄,生于清康熙后期(大约公元1701年左右),雍正丙午年(公元1726年)中武举人,丁未年(公元1727年)中武进士。著名武术教育家、张文广教授认为沙亮是查拳的创编者,“查密尔”是“沙密尔”的讹传。但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及考证,认为沙亮只是查拳传承中的一代重要的宗师,并非创传者。

    1张秋沙氏一脉

    山东冠县沙庄,是冀鲁豫甚至东北一带的沙姓回族人公认的祖源地,在冠县南街清真寺里,有一块沙氏谱碑,立于清朝宣统年间,距今已近百年的历史。据沙氏乡老们介绍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一块沙氏谱碑。2001年,冀鲁豫一带及东北地区约有几十个沙氏回族人聚居点的代表齐聚冠县,在此共同立碑续谱。据《沙氏族谱》记载:“我沙氏来自天方,既而世居东昌属之冠邑”,时间是元朝。①回族沙姓大多取自回回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哈剌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1]。再如,“马合马沙或阿思兰沙或木八儿沙之后裔姓沙”。在回族回回名中,带有“沙”的比较多。如《新元史》有也黑迭儿传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这都是沙姓之源。

    沙亮是阳谷县张秋镇的一支,据《沙氏族谱》记载:“我族沙氏原籍冠县,明季流贼扰乱,始祖厚庵公迁居寿张县方廓里张秋镇,迄今已有二百余年……谨高祖派脉,始立纲置条,一里次序,上承祖派,下别孙枝流绪清而世系明俾”。从家谱记载中可知,在明朝末年时,为躲避战乱,沙氏一支从冠县沙庄迁居到了阳谷县张秋镇。张秋镇位于会通河和大清河的交汇处,历史上曾称为景德镇、安平镇。居于济宁和临清之间,为南北及东向交通之枢纽。在明清之际是运河上著名的商埠,“规制宏壮,为漕河重镇”。②“都三邑之中,绾毂南北,百货所居,埒似济宁而小”[2]。沙家从冠县迁来后,借助张秋镇优越的环境发展成为当地的一个功名显赫的望族,独资修建了自己的家族清真寺,即今张秋清真南寺。家谱中记述的高祖是张秋沙氏一始祖沙贵福,字厚庵,不仅带来的是张秋镇沙氏族人的兴旺,还带来在冠县一带广为流传的查拳,在运河边重要的商埠开启了一个将门世家。查阅《沙氏族谱》可知,一世祖沙贵福诰封骁骑将军,娶妻赵氏、郭氏,生有5子,分别为(沙)文登、文科、文灿、文相、文宾,其中沙文相例赠武略骑尉,沙文宾诰封骁骑将军,沙文宾有5子,为(沙)琅、献、璠、亮、楷,其中沙琅为贡生、沙献例赠儒林郎。从一世至八世,共有骁骑将军2人、武德将军3人、武略洛骑尉1人、武痒生13人、儒林郎3人、七品太常寺官1人、立八品军功者1人、贡生1人、千总职1人。笔者在张秋镇沙家老林里看到一块立于2004年的碑文:吾沙氏列祖具有各种功名头衔者达40多名,七品以上官衔8名,各种碑志数十筒,有讲堂、牌坊林门、围墙、石马、石羊、石丞相、望天猴等多种古迹。

    从这资料中可知,张秋沙氏在清朝中前期多走“以武入仕”之路,是一个将门世家,武学显赫,这为沙亮学习武艺,参加武举走向仕途奠定了基础。

    2沙亮的生平及对查拳的改进

    沙亮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着良好武学的将门世家,使得他能继承家传的武功,尤其是查拳。另一方面,殷实的家庭、开放的思想,使得他完全有条件积极参加武举,以求得入仕。沙亮于雍正丙午年(公元1726年)中武举人,丁未年(公元1727年)中武进士。据鲁西一带的查拳名师武贵祥、李维清讲,查拳不仅在冠县早已流传,在附近的临清、大名、威县等地也流传很早,但这几县清朝前期时,大名有过5名回族武进士,临清有3名回族武进士,但都没提到他们跟查拳的关系,说明初期的查拳不是很成熟、完善,真正使查拳发扬光大的是从沙亮开始的。

    沙亮是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一个查拳高手,在查拳门的传说中有“飞腿”的绰号,说明沙亮的武功以腿功见长,在学习查拳的过程中高度重视腿法和步法的练习,使得查拳呈现出腾挪舒展、大开大合之势。查拳的基本功套路,包括以腿法见长的“弹腿”,以“仆步穿掌”为主要动作的“滑步抄”和以拳法为主的“捣捶”组成。这些基本套路均为10路,基本动作简单易学,左右对称,既可单练,又可串连对练。弹腿的历史要早于查拳,大概五代时期就有了,后周大将昆仑大师隐居临清龙潭寺所创而得名“潭腿”,也因为其弹踢发劲有力,又被称为“弹腿”,弹腿本与查拳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武术体系,原并不属于回族武术,弹腿后来成为查拳的主要基本功,就是在沙亮时吸收融入的,但回族人民又对其加以改进,使其以弹腿和其它腿法为主要内容,按回文28个字母排列组成的28个基本动作组合,叫二十八路弹腿。目前流行的是前10路,后18路比较复杂,为了便于记忆,把它编成两套类似拳套的套路叫腿拳势,分为一趟腿拳势、二趟腿拳势,内容丰富。如:低踢、平踢、低踩、斜踩、蹬腿、闯腿、扫腿、缠腿、双飞腿、旋风腿、鹞子脚等,都适当地分布在每一趟拳路中,错综而紧密地在必要的动作中配合。综合其腿法归结为15个字,就是:跺、弹、踢、踹、泼、扫、勾、挂、排、缠、点、撩、截、拐。因此,世人常云“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于是查拳中有了“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和“手是先锋,腿是帅”之说。

    查拳自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在教内传授,不传外教。因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封闭,又加上回族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缺少与主流文化交流的机会。张秋沙氏一门家资殷实,重视教育,张秋镇在当时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信息灵通的运河重要商埠,使得沙家能广泛地接触主流文化,参加科举,尤其是凭借家传武学,走“以武入仕”之途较多,不同于冠县的教胞。他们有更多机会与其他文化碰撞交流,能够取长补短。沙亮要参加各级的武举考试,接触来自各地各门派的武林高手,使他有机会把自己初学的查拳与其他门派的武术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据冠县查拳协会研究,沙亮在查拳的传承上曾吸收了少林和武当的功夫,如沙亮善用三节棍,用当中一根横架在脖子上,手持两端挑两桶水成直线行走,以锻炼臂力。而三节棍源出于少林,沙亮增加了长度加入了查拳身法,用于马上作战。不仅是拳法和器械上的改造,还有观念上的更新。查拳讲究手法和腿法,讲究“手引脚踢”、“脚引手击”、“上下合一”等,对方不动我不动,对方一动我动到对方之前,就是武当道家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武术功法。可见沙亮在参加武举时广泛接触其他门派的武术,并且虚心学习其他门派的长处,以充实自己[3]。

    沙亮因为参加科举考试,具有了前辈和同时代武师所不具备的较高的文化素质。在封建社会,回族百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查拳门的历代武师,很多人在汉文化上是文盲,长期都是靠口传身授传承。清朝武举,不仅要求应试者武艺高强,还要笔试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要通过“策”、“略”考试,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对汉文化的学习、对兵书战策的研究,这一切使得沙亮具备从理论上对查拳进行整理完善的条件。因此在沙亮之后,查拳的传承改变了以往口传身手的传承方式,开始有了文字理论记述的著作,有了歌谣、品势和套路。更加便于查拳的记忆和教学活动,使得查拳能够更好地传播。

    沙亮还是一位统兵的将领,曾任浙江衢州营守备、广东潮州营都司、钦点御前侍卫陛、陕西西凤协副将等军职,还参加过金川之战。长期的带兵、练兵的经历,并参加过实战,使其能有机会对查拳的实战性进行检验,并加以改进。查拳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 拳经捷要》的功夫有着极深的关系,而《纪效新书》本就是戚继光练兵经验的总结,因而查拳很适合训练士兵,这使得查拳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进士在封建社会是很高的荣誉,被视为取得了功名。回族人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看重祭祖,张秋沙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更为看重“光宗耀祖”、“深终追远”。所以沙亮于乾隆三年取得功名后,回冠县沙庄“修谱联族”,在祖茔上树立“永年不忘”碑一块。武进士衣锦回乡省亲祭祖受到群众的极大拥戴,特别是在回族风俗中更是受重视。在张尹庄一带早就有习武之风,沙亮获得前辈和同辈武师所没有的荣誉和地位,回乡时沙亮必然会与附近的同族武师们共同切磋查拳。沙亮的夫人齐氏是冠县西街人,使其断不了与冠县查拳同仁的联系、交流和切磋。沙亮所改进的查拳令他们耳目一新,引发思考,使他们共同对查拳进行了理论上的整理,至此一个较完整的查拳便完成。沙亮因其在新式查拳中的作用和他本人自身的地位,被尊为查拳门第二代掌门人,查拳从沙亮后开始声威大振,广泛传播于各地。

    3沙亮并非查拳创编者

    因为沙亮是除传说中的祖师查密尔之外的查拳门最早的人物,因此,关于查拳的起源,当代著名武术教育家张文广[3]认为查拳的创编者是沙亮。传说中查拳的创编者“查密尔”是“沙密尔”的讹传,“密尔”是波斯语,意思为官员、长官,“查密尔”意思为“姓查的官长”,“查”是“沙”的谐音,“查密尔”其实应是“沙密尔”,并认为查拳是沙亮在明代山东流行拳法的基础上,吸收戚继光《纪效新书》和唐顺之《武编》的精华而成。

    经笔者考证查拳的创编者不会是沙亮,理由如下:

    1)据在冠县张尹庄一带保存的查拳门师承谱系图看,④沙亮之上还有清晰的多代传人,“查元义、滑宗歧……白作义——金广聚——何成武、何明武——赵洪秀——吴泮池(柳营人)——沙亮”,说明沙亮的查拳是有师承渊源的,沙亮之前查拳就已有了。

    2)从沙亮的居住地来看,沙亮并非冠县人,只是祖籍是冠县的沙庄,离“查拳故里”张尹庄只有一里之遥。据《沙氏族谱》记载:“高祖迁居张秋镇至钰五世矣……谨高祖派脉,始立纲置条,一里次序,上承祖派,下别孙枝流绪清而世系明俾……我族沙氏原籍冠县,明季流贼扰乱,始祖厚庵公迁居寿张县方廓里张秋镇,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由此可见,至沙亮时,他家已由冠县沙庄迁至阳谷县张秋镇三代数十年了。张秋离冠县沙庄有150里。在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张秋镇沙氏和冠县沙氏不可能有过多的来往和联系。要不为什么还有在沙亮中进士后,“贵不挟势,穷不遗微”,于乾隆三年至冠县沙庄“修谱联族”,并在沙氏祖茔上立碑一块,上书“永年不忘”。意思就是说明,虽然他们这支沙氏已迁出冠县沙庄,联系不多,他又在外地为官,不能常来,但不忘本。可见沙亮不会是在查拳故里学过武艺。

    3)沙亮家传查拳。据《沙氏族谱》记载:沙亮的祖父沙贵福,字厚庵,诰封骁骑将军,父亲沙文宾诰封骁骑将军,叔沙文相例赠武略骑尉,可谓武风浓郁,沙亮自幼在此环境中成长,必先自幼随祖父或父亲习武,而他的家传武术就应该是从冠县带来的查拳,由此也可见,沙亮并不是查拳的创编人。

    4)从“查”和“沙”的读音上考证。据现存古代唯一的《查拳拳谱》记载,与现年87岁的查拳名师李维清阿訇回忆,在沙亮之后,查拳改变了以往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完整理论著作。且沙亮是有正史记载的第一位查拳高手,自沙亮之后,师承关系和大事记载得很清晰。鲁西属于中原方言区,“zha”和“sha”的读音区分明确,不会存在误把“沙”误读为“查”。沙姓在当地是回族大姓,数百年来从没有把“沙”读为“查”,在当地人或沙亮后裔中也并无此说法,所以不会出现记忆差错,更不会把有正史记载的沙亮传说为名字清晰的查元义。

    5)回族武术中自有“沙家枪”、“沙家拳”等以沙姓命名的武术种类,与查拳区分明确。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已记有“沙家杆子马家枪”,沙家杆子就是沙家枪。沙家拳是起源于河北的内家拳种,是回族武术的一种拳法,诞生于清初,具体年份不详。也是因为祖师爷是沙姓回族人,故命名为沙家拳,沙家拳目前在民间约传到第11代。此拳属于内家拳,与属于长拳类的查拳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当代回族著名武术家马明达教授[4]写过《沙家拳考》一文,考证了清朝诗人张永铨写过的一首诗《沙拳歌》,证实“沙拳”是因这种拳法来自“沙家”,说明历史上已早有沙家传下来的以姓氏命名的拳术,为何在这儿没有把“沙”讹传为“查”呢?

    综上所述,张文广教授认为查拳的创传人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回族武进士沙亮,“查密尔”是“沙密尔”的讹传的说法不成立。

    注释:

    ① 沙氏族谱. 修于清嘉庆元年,现存于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沙德柱家.

    ② 山东省志. 卷四. 城池. 康熙版本.

    ③ CCTV4 走遍中国. 武林传奇. 侠义查拳. 山东省冠县查拳协会会长 李凤林讲解. 2007年8月29日20:00-20:30.

    ④ 冠县民族宗教局. 冠县回族志. 转录自手抄本《查拳谱》,现存于山东省冠县张尹庄张庆华家中.

    参考文献:

    [1] 元史. 卷一三二. 列传第十九[M]. 北京:中华书局,1975:3217.

    [2] 于慎行. 安平镇志序[G]∥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第十八册. 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科学献出版社,2002.

    [3] 张文广,康戈武. 查拳源流初探[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4,7(1):1-7.

    [4] 马明达. 说剑丛稿. (卷三):沙家拳考[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编辑:谭广鑫]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