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PPP项目运营中的风险识别 |
范文 | 刘亚萌+陈晶 摘要:随着PPP模式在国内的推广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引入PPP模式,从而为相应领域的PPP项目运营带来了新的风险。对PPP项目运营中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有利于保障PPP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PPP项目的风险特征,并通多对不同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对PPP项目的运营风险进行了总结分类。 关键词:PPP模式 项目运营 风险识别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无论是国务院还是财政部、发改委,都在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作为PPP模式的一种,尽管BOT模式早已在高速公路、地铁、电厂等工程项目中普遍应用,但现阶段推广的PPP模式包含的模式更多,覆蓋的领域范围更广,包括发改委提出的六项基础设施领域[1],和财政部提出的十五项公共服务领域[2]。PPP模式的引入,为很多领域的项目带来了新的风险,尤其是在项目的运营期,风险的准确识别是影响PPP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键因素。 一、PPP项目中风险的特征 PPP项目风险是指在PPP项目的生命期各个阶段发生的不确定性对项目目标产生的影响。PPP项目相较于一般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项目,资金需求大,资本回收期长,并且项目参与方众多且目标各异。另外,PPP项目一般需要承担较大的社会效益[3]。PPP项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PPP项目风险的特殊性,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在PPP项目中,项目参与方众多,不同的项目参与方参与PPP项目的形式不尽相同,不同的项目参与方在规模、资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其在参与PPP项目时,其投融资结构、合作方式等都存在着区别,所以不同项目参与方所面临的PPP项目风险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PPP项目具有风险的多样性的特点。另外,即使面对相同风险,由于PPP项目参与方的风险偏好不同,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一样。对同一项目风险,风险偏好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比较积极,出于获取项目高收益的目的敢于承担风险,与此同时,风险保守者可能认为风险过高,超出了其风险承受能力,进而拒绝该项目。 (二)复杂性 与一般工程项目风险相比,PPP风险表现更为复杂。PPP项目参与方众多,在PPP项目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参与方,各参与方在各阶段的角色也不同,有的参与方同时涉及多个阶段,扮演多个角色,各参与方在PPP项目的利益存在着冲突关系,这会给PPP项目带来一些难以控制的风险,众多的参与方决定了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和管理更加复杂,要协调好各方的风险期望收益需要多次的谈判和博弈,耗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同时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会有道德风险,PPP项目较一般项目相比更具复杂性。 (三)阶段性 在PPP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里,不同阶段面临的风险的种类和风险大小也不相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有些风险存在于项目的特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注重该风险的管理,其他阶段该风险己经消除了或者是依然存在,但是对项目的影响已经微不足道了,而有些风险存在于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于这种风险,每个阶段都要注意防范。例如完工风险只存在PPP项目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要注重对完工风险的防范,市场风险则在PPP运营阶段和移交后阶段,政策性风险则贯穿于整个PPP项目的生命周期。 (四)动态性 在PPP项目中,PPP项目风险会表现出动态性的特点。根据项目区分理论,基础设施可W分为H大类,分别是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项目。但是项目的性质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其中PPP项目的风险的重要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动态性的特点。另外,在PPP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风险主要矛盾不同,风险所处的环境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在PPP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主要风险会发生变化,在建设阶段完工风险是项目的主要风险,但是在运营阶段后完工风险己经消除或转化为次要风险了,运营风险和市场风险成为主风险了。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风险也会随之变化,PPP项目风险呈现出动态性的特点。 二、PPP项目风险识别及分类 PPP项目风险的识别与分类是进行风险应对的前提。笔者认为,PPP项目风险的识别过程与分类方法是相互融合的。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存在对已识别风险的分类,而风险的分类方法又影响风险的识别过程。 (一)PPP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对项目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识别和归类,并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的过程。目前常用的风险识别的方法有以下几种[4]。 1.专家意见法:由项目风险小组选择若干位项目相关领域有着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具有较高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专家学者,通过发放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征询其在项目风险上的意见,对匿名提交的意见进行整理并反馈给专家,经过多次反复以得到一致认同的风险识别结果。 2.核对表法:根据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预先设计并编制好包含项目涉及的所有风险的核对表格。进行风险识别时将项目的潜在风险列在一张表上,风险识别人员对这种潜在的风险进行检查核对,用来识别项目存在哪些核对表中所列出的风险或者是类似的风险。 3.头脑风暴法: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风险讨论会,通过各位专家的自由思考以集思广益,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识别项目中的风险。 4.工作分解结构法:通过分解项目的结构,分析项目的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及项目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识别出项目各组成部分涉及的潜在的风险因素及这些风险因素给项目带来的损失程度。 5.事故树分析方法:是指从初始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按事故进展的时间顺序和系统构成要素,将可能发生的事故与引起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分析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发生原因。 6.风险因素分解法:由于不同的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的差异非常明显,所以风险因素的种类也是复杂多样的。风险因素分解法的特殊性在于我们可以依据某种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解,使相应的各个风险因素分解得更为具体。 (二)PPP项目运营风险的分类 不同学者对于PPP项目的风险分类视角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有四种风险分类视角[5]:1)风险来源视角,2)空间层级视角,3)行業类别视角,4)项目阶段视角。本文根据基于项目阶段的风险分类方法,对PPP项目运营阶段的风险进行梳理。 1.类似项目竞争风险 由于规划不合理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政府或其他投资者新建类似项目的情况,这会对该已建成项目形成实质性的竞争,分流该项目的需求,导致项目资金无法顺利回收。 2.市场需求风险 需求风险是指项目在建设时可能面临着很大的需求,但是随着项目的建成,或者运营到一定期限后,对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类似项目的竞争、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人口变化等。 3.供给能力不足 供给能力不足的风险可能是因为建成的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又或者是市场需求急剧増加。后者从项目本身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建设该项目是为了满足现实的市场需求,所以无论是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还是市场需求发生了急剧变化,最终的结果都是该项目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无法满足现实市场需求。 4.运营期的长时间停工风险 是指由于原材料、能源无法按时到位及运营资金不足等因素造成的项目长时间无法正常运营的风险,项目的长时间停工必然会带来损失。 5.收费价格调整风险 指该项目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价格定位不合理所导致的项目运营收益低于预期。所谓的价格定位不合理,包括价格过高、过低、缺乏弹性。由于PPP项目期限一般较长,所以应设置合理灵活的调价规则。 6.费用支付风险 费用支付风险是指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项目应收费用无法按时按量回收的风险。 7.产品损失风险 产品损失风险是指PPP项目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发生的损失或损耗,比如运输过程的损耗、产品丢失等情况。 8.运营成本增加 在项目运营过程中,项目很可能面临融资成本上升、人力成本增加、公众要求提高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情况,进而使得项目的显性运营成本大大提高。 9.残值风险 残值风险是指在项目移交时其价值远低于预期,这可能是因为项目本身质量未达到预期标准,或者是项目设施在运营期间没有被合理地使用,还可能是因为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的项目内在价值的降低。 三、结束语 本文对PPP项目的风险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风险的四个特征:多样性、复杂性、阶段性和动态性,并对项目风险的常用识别方法进行了整理,基于项目阶段总结了PPP项目运营阶段可能面临的风险。但由于PPP模式较为复杂,不同的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项目特点识别可能的新风险,减少运营过程中可能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的通知[Z]. 2016-10- 24. [2] 财政部. 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Z]. 2016- 10- 12. [3] 聂明. 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4] 张雷. PPP模式的风险分析研究[D].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5] 李丽,丰景春,钟云,等.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PPP项目风险识别[J]. 工程管理学报,2016(1):54- 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