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范文 沙治平+汲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向现代化经济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国际货币格局中,美元的地位已大不如前,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现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基于这一形势,本文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客观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了详尽分析,并结合形势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以期准确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有序延伸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收支体系 货币互换 货币投资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献标识码:A
1.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客观问题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背景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功能在国际空间范围内扩展的动态体现。作为市场流通的货币,人民币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和投资获利两大显著的功能,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实际上是这两大功能在国际空间范围内的动态发展。简单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人民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遵循着其既定的使用范围,即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而从狭义层面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货币一般等价物特点的国际化发展,还包括了深远意义上的人民币信贷和投资价值等各细项的国际化发展,即人民币作为资本获得利润的投资功能,从周边化到区域化,再发展到国际化的动态发展全过程。笔者认为,综合当前形势和现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存在的客观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贸易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广度
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作为当前国际主要流通货币的美元和欧元,在其货币国本土不可避免地会对人民币流通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横向发展。其次,由于我国出口的产品仍然以劳动力密集、工业价值较低端的产品为主,这样的产品所包含的核心技术较少,产品附加值较低,能够产生的利润空间有限;再加上国内从事产品出口的大多数是外资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这些问题都导致人民币国际化的覆盖范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1.2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纵深发展
由于我国在国际收支资本项目方面的制度构建尚未完善,仍处于未完全开放状态,使得人民币的使用和流通受到一定的限制。具体地说,从货币可兑换角度而言,人民币距国际货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例如,在资本项目中,除国际直接投资外的其他资本交易,人民币的流通仍然存在较多的限制因素,使得人民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接受程度仍有着较大进步空间。
1.3人民币跨境结算结构失衡,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虽然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在规模和范围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结算中仍存在着不同环节的失衡问题。从现状来看,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地区目前主要集中在东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而对于与我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欧美国家的涉及却十分有限,存在着结算地域失衡问题。其次,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进口业务比出口业务的比重大很多,存在着结算业务失衡问题。此外,在我国直接对外投资项目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情况较少,存在着跨境结算结构失衡问题,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已逐渐得到改善。
2.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及前景展望
2.1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人民币国际化即意味着要走出国门,将一国的货币经过一定的发展,形成为国际货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有利我国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改善,都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贡献了力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必经阶段,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具体如下:第一阶段,人民币应实现在周边国家小范围内的流通,实现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完成周边化的初级目标;第二阶段,人民币应实现在亚洲或者是东南亚及周围贸易频繁国之间的流通,使人民币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结算货币,完成人民币区域化的目标;第三阶段,人民币应实现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范围内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一定范围内的主导货币,进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
2.2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是人民币国际化将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完成区域三步走。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区域范围来看,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最稳定、最合适的空间路径,即,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轨迹。周边化主要涉及的是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区域化主要范围是亚洲及其周围附近的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的范围则表现为全球性的,较大范围的国际环境。就当前发展形势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继续沿着这种国际区域三步走的原则稳步推进。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挥三大主要功能。目前,在三大主流国际货币中,美元在世界大战时期依靠其稳定的币值而稳居国际储备主流货币位置,之后才逐步实现了结算货币和投资货币的国际应用价值;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要职能为国际储备功能;而人民币自金融危机后,开始在周边国家之间流通使用,成为周边国家间的主要流通货币,并发挥着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发展將逐步实现储备职能、结算功能和投资功能。正如在我国开放的几个自由贸易区和其他跨境结算业务中,人民币正逐渐发挥其强大结算功能,而随着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不断发展,人民币将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范围内使用的投资货币。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存在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趋势。具体地说,这种趋势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通过与东亚货币的长期合作,人民币将成为东亚三足鼎立的货币中的强势货币;第二种,在与东亚货币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亚元”创建的基础性货币;第三种,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强势货币,人民币将全面实现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至于最终发展结果如何,将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东亚货币合作发展的进程。
2.3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思路
一是协同推进渐进式的资本项目开放与利率市场化、自由化。近年来,我国一直实行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实现利率市场化和自由化,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的基础和关键。具体地说,资本项目开放的快慢、先后顺序及其进展情况,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资本开放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国内一众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正纷纷遵循着“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再加上现阶段国内充足的外汇储备和丰富的国内产能对直接跨境投资的市场需求,落实渐进式资本项目开放已十分必要。但要注意的是,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利率市场化、自由化的协调发展,首要任务是协调国内和国际的金融政策,营造优良的贸易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和对外经济政策,改变现在的出口低端产品的现状,转变为出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而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市场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二是大力发展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容易出现剧烈波动和分散汇率管理的风险,研发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则是避免这些风险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国内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品种较少,只有少量人民币外汇掉期和人民币汇率互换的产品。而国际上的人民币衍生品则种类繁多,规模较大,且交易活跃。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人民币在远期交易过程中的定价权可能会出现无法掌握在我国手中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出人民币主导国优势,大力发展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增强国家实力,紧握人民币定价权,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有序发展。
三是全面占据国际经贸制高点。组建大型国际零售贸易商便是其中可行策略,大型国际零售贸易商的组建不仅有利于占据国际经贸的制高点,还能从根本上掌握国际中商品的定价权,充分发挥人民币的结算功能。目前,我国正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和世界一线品牌主力供应商,但不應对此过度依赖,而应在此基础上致力于组建大型的国际零售贸易商,形成一定规模的营销网络,并通过这些贸易商的建立和营销的成功,在更大范围内占领国际市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贸易结算和产品控制的依据是该国家掌握的商品定价权和逐渐形成的市场垄断网络。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尝试组建大型的国际零售贸易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民币的结算量,从而有效占据国际经贸制高点,为完善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机制和扩大人民币国际市场规模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人民币国际化是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承认,也是我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证明,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我国应在注重金融体制改革和施行“走出去”策略的同时,兼顾各类国际贸易市场建设,以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全面实现,加速人民币的流通。
参考文献:
[1] 谭丽华,孔荫莹.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思考:罗伯特·蒙代尔的国际货币思想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1):36- 38.
[2] 马蓉睿.探寻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基于三大国际货币模式比较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2016,158,(1):66- 69.
[3] 葛诗蕙.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及未来展望[J].经济,2016,(8).
[4] 张铮.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及对策思考[J].青年时代,2016,(12):60.
[5] 刘润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对外经贸,2015,(10):110- 112.
[6] 张佳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 2015,(2):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