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范文

    王永展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0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7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 观察组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治疗效果、附着龈宽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的8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706, P<0.05)。治疗3、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分别为(2.76±0.70)、(2.66±0.82)mm, 均大于对照组的(1.89±0.53)、(1.73±0.68)m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0.0000, P<0.05)。结论 在口腔种植修复中, 附着龈重建的应用既可改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 又可提高附着龈宽度及患者满意度,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口腔种植修复;附着龈重建;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4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口腔健康状态越来越被重视。对于牙列缺失患者来讲, 临床主要以口腔修复种植治疗为主, 其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牙骨与种植体的紧密结合, 还能提高修复效果,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但临床发现, 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 种植体附近的软组织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从而影响口腔修复效果[2]。因此, 在口腔种植修复过程中, 及时开展有效的附着龈重建, 对提高处理软组织效果及修复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旨在研究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价值, 抽取本院近1年来收治的1500例患者作为研究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1500例本院2018年12月~

    2019年8月收治的行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750例。对照组:男450例, 女300例;年龄23~60岁, 平均年龄(42.59±

    10.14)歲。观察组:男440例, 女310例;年龄23~62岁, 平均年龄(42.66±10.2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有口腔种植修复诊断标准者;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无糖尿病及心脏病者;认知功能正常者;愿意配合治疗者;均为附着龈部分缺失者;无其他牙龈或是口腔疾病者。

    1. 2. 2 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疾病者;存在精神疾病者;合并癫痫者;有泌尿系统、肺部感染者;有脑卒中者;心力衰竭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周, 对全口牙齿采用超声波洁治, 同时对其开展针对性地健康宣教, 叮嘱患者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牙齿清洁, 用氯己定定时漱口。并处理邻近牙的缺损, 拔除邻近松动牙。基于此, 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 即在手术治疗时, 对局部牙齿进行消毒及麻醉, 作一切口于患牙种植区域, 切至骨膜, 对骨膜与黏膜用骨膜剥离器进行分离, 上基台愈合后, 对牙龈进行缝合。观察组开展附着龈重建治疗, 首先对附着龈部分丧失处进行检查及邻牙牙周处理, 提高附着龈重建的质量, 实时观察附着情况, 对手术前后的附着龈宽度增加情况进行测量。在手术中, 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局部麻醉, 牙槽脊顶略偏舌腭侧一字型切口, 可增加颊侧近远中垂直切口, 用梯形方式对种植部位处舌腭侧附着龈往颊侧进行调节, 上愈合基台, 对种植牙颊侧牙龈用滑动调节的方式进行调节, 最后用可吸收线对其进行缝合及固定。同时对照组及观察组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 指导患者口腔清洁及饮食。并于术后2~4周进行复诊, 并对上次附着龈增宽部位进行测量, 对附着龈宽度及厚度进行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待牙龈恢复正常后采用印模处理。并于取模后4周左右进行种植牙修复。术后3、6个月复诊, 检查牙龈质量, 明确牙龈坚硬度与耐久度, 测量角化黏膜的宽度, 检验牙龈外形与附着点的重建情况, 待全部指标清楚后, 对其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4. 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 包括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

    1. 4. 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附着龈宽度增加>2 mm, 与附近的牙龈缘互相协调为显效;附着龈宽度增加1~2 mm, 与附近的牙龈缘较协调为有效;附着龈宽度增加<1 mm, 与附近的牙龈缘不协调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3 比较两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 于治疗3、6个月后, 检测两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 并比较。

    1. 4. 4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 包括对外观、牙列整齐情况、牙齿咬合情况等进行评分, 总分100分,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550例、有效180例、无效2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显效400例、有效260例、无效9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706, P<0.05)。

    2. 3 两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比较 治疗3、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分别为(2.76±0.70)、(2.66±0.82)mm, 均大于对照组的(1.89±0.53)、(1.73±0.68)m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4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

    570例、满意150例、不满意30例, 满意度为96.0%;对照组:非常满意400例、满意230例、不满意120例, 满意度为84.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0.0000,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临床统计发现, 口腔疾病患者发病率直线上升, 使得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牙齿缺失治疗中, 此治療方法得到了极大地应用。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发现口腔种植修复时, 附着龈重建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口腔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此现象的出现, 多因附着龈可以有效减少黏膜肌在纤维活动中产生的应着力, 其可有效保持龈缘的稳定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刷牙时或是咀嚼食物时对牙龄的刺激, 提高种植体组织的稳定性与健康状态, 同时还能保持种植体的美观程度, 效果显著[3]。

    此外, 对于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来讲, 在修复中配合附着龈重建, 可以在重建附着龈的同时改善附着龈功能, 增加龈宽度;同时在重建附着龈的同时还能实现对口腔残菌清洁的目的, 有效预防菌斑在口腔内的积累, 对牙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还可提高龈缘的稳定性[4]。另外, 临床还发现, 在口腔种植修复过程中, 附着龈的重建还可减少二次手术风险, 有效减轻对黏膜退缩率。同时, 附着龈重建操作较为简单, 能减轻创伤, 故患者接受度较高。且在附着龈重建时, 其可以增加附着龈宽度, 有效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5]。随着医疗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牙科治疗技术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中附着龈重建方式较多, 如根向复位瓣、牙龈移植等, 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总结其临床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口腔种植修复时, 附着龈重建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二次手术, 减轻患者心理与经济负担。本次研究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的8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附着龈重建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修复。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同时开展附着龈重建, 不仅可以增强附着龈宽度, 还可以有效改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本次研究示: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附着龈宽度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知, 在口腔种植修复过程中实施附着龈重建, 不仅能够改善口腔功能, 还可减少菌斑对口腔的影响, 提高修复效果的同时减少或预防种植体的感染。口腔种植修复时开展附着龈重建, 此措施操作简单, 既可减轻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减轻疼痛感, 还可提高患者口腔功能, 故患者接受度较高。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知, 附着龈重建治疗后, 可有效提高患者社会、心理及生理功能。

    但在实践治疗中, 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注意事项, 即在剥离黏膜时, 需要对骨膜、骨膜外部的结缔组织做好相应的保留, 以此来发挥角化牙龈上皮的诱导作用;在剥离骨膜肌纤维时, 可减少对骨膜黏膜的牵拉;在切口缝合时, 需要保证其对位, 避免黏膜的卷曲;预防术后肿胀, 减轻患者痛苦与不适感, 提高愈合效果。此外, 在制定手术时,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手术, 于术前对患牙进行评估, 了解附着情况, 制定针对性地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且应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进行手术, 保证手术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在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 既可改善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附着龈宽度, 又可提高修复效果;同时, 附着龈重建效果还体现在手术后期, 于重建后3~6个月可见修复冠组织面与角化龈的长期稳定性, 从而提高修复体的使用舒适度, 且还可提高牙齿与面部的美观感, 故患者满意度较高,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蕊, 齐俊丽, 李文然, 等.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 2019, 39(1):56-58.

    [2] 杨沐.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7):15-16.

    [3] 胡飞. 对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88):32-33.

    [4] 陈东斌, 蓝建灵.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吉林医学, 2019, 40(3):601-602.

    [5] 张素锦, 宋丽丽.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5):39-41.

    [收稿日期:2020-05-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