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经济危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范文 杭 瑛
摘 要:本次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全球许多国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各国宏观经济的破坏,在更多的意识形态领域也埋下了危机的阴影。我国宏观经济的低糜现状也引发了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波动,学生群体中潜伏着各种精神危机。在此特殊时期或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摸清大学生新的思想状态,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帮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寻找机遇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危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已有明显回暖的迹象,但危机的重创后留下的社会低糜状态还在持续。受此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领域也潜伏着文化危机、诚信危机和价值重估的倾向,并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扩大,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开始回潮,悲观、颓唐、迷惘的精神状态不同程度的蔓延在大学生的精神领域中。我国正处于经济下滑等待复苏的过程中,以道德教育为重点来提升经济再发展的空间和速度,应该成为推进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坚定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
经济危机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判,使传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产生了偏移,并与多元化的价值趋向并存。在经济危机的社会恐慌心理下,学生中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趋向逐渐抬头,从而滋生出的自我中心意识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同时又受到西方强权文化的影响,直接淡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出现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效率观念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并存。
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各种关系,扬弃忽视乃至无视集体和社会的个人主义,使个人与集体、社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辩证统一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核心,积极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增强对国家自信心和自豪感。如妥善利用网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以大型事件为契机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坚持以多种教育形式来探索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为有效途径,使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意识,使大学生全方面接受反映社会本质和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和调控。
二、培养科学就业观和加强创业教育
从未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大学生,其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也在危机的蔓延下逐渐发生了异化。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对党、政府的信任与人生目标的迷茫困惑,无所适从,也带来了高校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市场意识、求真意识和追求平等的观念不断深入,并伴随着自身不成熟的情绪化倾向,等等。如此众多复杂的观念错位并存,给大学生的就业在心理危机和行动危机上增加了负面影响。作为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者目前要做好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扩大就业就必须有开阔的视野和科学的思维,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必须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摒弃狭隘的就业观,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如引导毕业生非传统就业。在社会和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并提供创业基金的大环境下,把创业教育引入思政课堂,以与其众人“抢一个座位”,还不如给自己“造一把椅子”的理念,提供学生以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并加强创业技巧指导,以师长的人生阅历和关系网积极帮助毕业生掌握市场信息、鼓励创业行为、培养创业意识和增强创业能力。
三、拓宽创新型人才教育的模式
经济的复苏需要的是创新人才的接班,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学习将会失去动力,人生将会没有理想,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实惠是很难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难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的教育首先要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渗透,先形成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良好品格才有谈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能。其次,把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不够的学生心理教育提到重要的位置,把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平台,建立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再次,在“师云亦云”的传统教学意识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治学精神,在强调社会价值高于一切的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中,忽视了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就等于零,所以必須重视学生的个性教育和特色培养。
四、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当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迅速壮大,据教育部2004年的统计数据,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就已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年轻辅导员队伍也在逐渐壮大。这些青年教师本身思想比较活跃,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鲜的东西,对未来有着憧憬和追求。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青年教师的价值趋向也出现了分化,不同高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在经济收入上也有了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少数年轻教师由于其本身社会实践锻炼较为欠缺,对社会主义认识也较为肤浅,理想信念有时会发生偏移。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更好地培养学生意义深远。
五、重视理论教育和社会现实的结合
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大学生亟需更多地了解国际形势和社会现实,但却面对着对现实的不确定和未来的迷茫,并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直接对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和实用性产生了质疑。“两课”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这不仅仅只是当前危机形势下提出的新课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理论灌输,没有理论灌输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事倍功半。当然,理论灌输又必须联系现实,只有对现实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把握理论,脱离现实的纯理论灌输也往往是事倍功半的。长期以来,高校理论灌输的效果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理论灌输与现实把握脱节。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两课”教育应该着力寻找理论灌输与把握现实的衔接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位、有效。
作者简介:杭瑛(1982-),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学历,浙江大学教育学院07级比较教育研究生,助教,任职于浙江传媒学院,主要从事“两课”教学与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