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管理中的均衡问题分析 |
范文 | 摘要:从系统的角度看,管理需要关注系统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均衡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管理过程中,要均衡管理活动各干系人的利益,要均衡组织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要均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要均衡员工工作与心理、生理的关系,要均衡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管理 均衡 分析 前言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关于管理内涵的认识也日益丰富,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说,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与协调;从管理决策的角度看管理就是决策;从系统的角度看,要重视管理系统构成要素的均衡问题,管理就是均衡。 一、均衡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均衡从现代汉语词义上来说,往往是指系统的一种动态均衡状态,是动态的、稳定的、等衡的、变化的。系统需要根据环境的需要不断地变化,实现资源交换,有进有出,但这种变化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系统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的时间里会保持不变,如组织系统的结构、规模、产品类型、文化等会保持相对的稳定,但组织的人财物却处于变动中。组织每完成一个周期的生产,就需要有资金的流出、物料的流入,然后是产品的流出,最后是资金的流入,而这种流入与流出是建立在一定的交换关系上,而这种货币与物的交换会保持均衡状态,保持交易的公平与等价,在市场交换中得到的和失去的总保持相等。 在博弈论中,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使指通过各方博弈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没有一方愿意单独改变策略,最著名的就是对应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各参与方会维持现有的利益格局,一般不会主动地改变策略。 在经济学中,均衡是指经济系统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达到的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系统中各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可能性为零的状态。 作为系统的管理者,在管理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持系统的均衡,使管理各参与方满意,寻求系统的稳定发展,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均衡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研究管理均衡的必要性 组织系统处于动态均衡的状态,在管理中如果过分地强调组织的变化,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出现管理的减值效应和管理障碍。 1.管理的减值问题 从产出的角度来说,管理过程就是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但管理活动的投入产出问题应当从范围、时间两个维度来评估。 在管理过程中,对管理的投入与产出的评估是需要有范围界定的,从小范围来说是增值的管理活动,但从大范围来说就是减值的管理活动,比如有些项目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评估,其投入小于产出,是增值的管理活动,但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评价却是投入大于产出,成为减值的管理活动。从时间维度上来看,目前是增值的管理活动,未来可能是减值的活动。如果减值问题不及时解决,短期虽然不会对环境与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但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影响环境,造成环境问题,甚至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环境灾难,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比如企业的投资活动,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带来了GDP的增长,就业的增加,从环境的角度看带来了环境改变甚至破坏。2012年春节的广西龙江污染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余吨的镉被排入江河,下游城市几百万人一度发生饮用水恐慌,其污染带长达百公里。广西河池在20世纪为发展经济,在沿龙江两岸分布的重金属开采、冶炼企业,当时的确有效地发展了当地经济,也使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但近几年来其污染事件多发,影响范围广大也成为当地的一个严重问题。象这样项目投资已经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了,其带来的损失已远远超过了项目投资带来的收益,而且这种损失是长期的,无法恢复的,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云南昆明的滇池污染问题。 管理的减值问题还可以理解为所实施的管理活动解决了一个管理问题或者实现了一个管理的目标,却带来了管理的新问题,这个新问题对管理系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最终影响了组织核心目标的实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管理活动也如此,正因为如此,在项目的评估中,从不同的范围、不同的时间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对企业完全可行的投资项目,如果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就成为完成不可行的项目,因此项目评估都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的经济评估可行我们没有考虑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价值和未来发展费用增加,只简单地计算拆迁费用,伴随着大型项目建设许多著名的旅游文化景点永久性的消失,这种损失从长期来看是GDP的增长弥补不了的。 2.管理障碍 管理障碍就是阻碍管理目标实现的力量,它往往源自管理的干系人的反对,管理目标要得到实现,需要管理的参与方达成共识,主动地完成职责。如果管理的参与方没有达成共识,参与方就会成为管理障碍,成为管理上的消极力量,影响管理目标的实现。 发端于2011年的欧洲经济危机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就是欧盟各国没有达到一致,无论德国、法国等欧盟主要经济体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何采取措施,希腊等国不愿作出有效的行动,希腊甚至还出现了全国性罢工,反对希腊政府为换取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贷款拟采取的新紧缩措施,希腊等国的这些不稳定的国内局势使其债务违约可能性大幅增加,欧盟难于走出困境。 三、管理均衡的内容 1.均衡管理活动各干系人的利益 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非经济的,经济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对销售收入的增加、利润的贡献;非经济的利益主它表现为组织实力增强,这种增值可能是组织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也可能是组织的无形资产增加,还可能是组织的声誉形象提升等等。 管理的干系人是指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或与该管理过程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他们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组织员工、政府、公众。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干系人满意。 合同当事人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合同当事人的所得利益,就是组织的成本支出,影响组织的利润。一方面,在这个供过于求的社会,采购人占据着绝对有利的主动地位,可以压价采购,于是在采购活动中陷入低价-低质-更低价-更低质的怪圈。另一方面,合同当事人的利益的分配还不完全遵循市场交换的原则,因为合同供应方当事人不仅关心所得利益的绝对值,其满意度更多地取决于利益的相对值,因此在这种利益分配中需要考虑均衡的原则,需要权衡是价优先还是质优先的问题。比如近几年来,房地产持续上涨,房地产组织的利润丰厚,远远高于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房地产组织的合同伙伴有着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期望。 组织的人工费用是组织的重要成本构成,组织应当如何确定工人工资水平,关系到组织与员工的利益分配,这需要利益均衡。在建筑企业中,人工工资只占建筑业施工产值的15%不到,劳动者工资水平偏低,造成员工的流动性很大,流动的主要方向就是房地产企业。 中国政府是最强大的政府,有许多办法可以管制企业,政府部门向企业收取的各种税费、赞助,还有公关费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成本构成,如何控制这一部分的费用增长,与政府保持多远的距离成为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有时候公众个人同企业并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但他却是环境中的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特别是在这样的网络社会里,谁抵挡得住公众的怒火呢?企业如何应对捐赠,如何均衡组织与公众的利益,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去思考。 2.均衡组织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从一个长期的时间来看:有限有资源所取得利益应当是衡定的,这也符合能量等衡的规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当前不能过度地使用资源,以免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作为企业需要均衡企业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不能过度使用企业资源,以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近几年来的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的确迅速地改变了我们的交通状况,但政府的融资平台已为国内国外都关注的金融风险。审计署27日发布2011年第35号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为70.45%。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这已经超过国际公认安全标准。由于政府债投资的基建项目主在为基础设施项目无法产生效益,按照渣打银行的测算,如果以 2009年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计算,偿还这 6万亿元债务需要 6年时间;以 2008年的土地销售收入来偿还,需要 13年时间,而且这还不包括债务利息。还有些比较极端的过度举债的例子,如宁夏石嘴山市2008年可支配财政收入为19.98亿元,而该市2009年确定了的项目投资高达466亿元,杠杆比例高达20多倍,其财政收入连利息都还起。 过度使用资金,寻求社会、区域、组织跨越式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管理问题,在谋求组织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组织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以保证组织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管理者可能他考虑的是他任期内的利益,在其三年、五年任期中有个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至于长期的利益,与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短视的想法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也不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3.均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任何组织的决策都是为了带来利益,但由于决策时间与计划执行的时间差,必将面临环境的变化,带来风险,可以说任何管理过程都是有风险的,高收益面临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作为管理需要均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寻求合理的收益,承担恰当的风险。 有的上市公司确定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目标,提出一月一小变,三月一大变,强调组织发展的速度与变化,没有建立风险预警的机制。速度与变化必然带来巨大的投入,带来系统产出不确定性,带来风险。如果采用这种巨变的发展模式,没有一个抵抗系统风险的机制,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的阶段,也许压死骆驼的只是根稻草。需要警惕的是:这样的上市公司的组织目标不是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而是通过这样一些高速度发展的神话来实现股票的投机,实现管理层的个人目的。 4.均衡员工工作与心理、生理的关系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与心理、生理的关系,做到公与私的分明。组织不仅要要求员工遵守劳动制度,用心工作,同时组织也要遵守劳动法,尊重员工的休息时间,让员工有私有的时间与空间,工作时间做组织的事,休息时间做自己的事。 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X-Y理论对人性进行了假设,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管理决策和管理措施的背后,都有一种人性假设,这些假设影响乃至决定着管理决策和措施的制定以及效果。而我们对人性的假设更多地带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色,认为人是公家的、是追求权力的,用军令状来管理人、约束人,要求员工献身组织。现在很多组织提倡“五+二”、“白+黑”的工作制度,让员工全身心地投入组织的工作,完全没有自我的空间,把人当作组织的一种没有情感的资源,如机器设备,尽可能地利用人去多快好省地实现领导的意图,完全忽略人心理、生理和私欲的需要。 这种没有公私界限的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员工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组织是他的家,哪组织财产就应当是他家的的财产,只要有机会就会转移组织的财产,最大化的满足自己的私欲。 在2011年,大家谈论得最多的是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的员工连环系列自杀案。我们通过南方周末记者报道所揭示的,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血汗工厂”的内幕,而是中国产业工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管理者不重视员工的生理、心理的需要,把人当作一个螺丝钉,只有赚钱的欲望。 经济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为了得到一份工作、得到一点奖金可以拼死干活的,不管身体健康的老一代农民工已经离开劳动力市场,接替他们的是80后、90后的新时代农民工。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眼里新生代打工者,具备这样的性格特征:更倾向于个人主义,更习惯于城市的消费文化,经济负担较轻。这些年轻人什么都怕,怕苦怕累怕孤独,但他们不怕死。作为管理者再用过去管理第一代农民工的方式来管理他们,已经不可能了。 作为管理者必须面对新生代的员工,关心他们的心理、生理的需求,全面地考虑他们经济的、心理的、生理的需要。当然这种均衡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组织只能提供组织的环境,不能提供一应俱全的社会环境,但组织的管理者不要通过管理制度把组织和社会隔离开来,要公私分明,工作时让员工在组织环境中生存,休息时让员工回到的他们的社会环境中去。许多学者认为:富士康的连环自杀与员工长期呆在制度森严的公司,没有亲朋好友、没有情感生活有直接的关系。深圳是个现代化的新型城市,有的是现代的商业环境,消费较高,没有适合农民工消费的大排档,小网吧,工人的业余时间无处可去,不能邀朋喝友吃喝玩乐。富士康决定把工厂向重庆这样的具有巨大平民消费市场的地方迁移,是不是也有让员工收工后回归社会的考虑? 中国有两类组织员工的流失率是比较低的,一类是管理严苛,但工资高;一类是管理松散,工资低,工作轻闲。这两类企业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并不是好的企业,但由于做到了付出与收入的平衡,员工也能接受。但随着劳动者经济条件的好转,这样的企业在未来还能不能保持这样的稳定,需要时间的验证。贵州有一资源型企业,员工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公司提供较好的吃住条件,工资很高,鼓励职工以企业为家,住在企业、吃在企业、工作在企业,初见他们时,他们会告诉你:我们为企业自豪,对收入很满意。相处久了,我问:你会让你的孩子在这儿工作吗?他们沉默了许久答道:不会,我希望他活得快乐,没有必要象我这样辛苦。 5.均衡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现在我们许多组织的战略就是做世界第一、做中国第一,寻求市场的垄断地位与市场的领导权,但没有去考虑市场的承载能力。市场的产品容量有限,市场的组织格局相对固定,你要做行业第一、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就需要打破现有的格局,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是金钱的,有的还会带来行业竞争对手的反感与抵制。 在市场经济中,组织产权是明晰的,公司的本分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我们处在一个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一方面我们有很多国有组织,公司领导都是上级任命的,很多来自于政府,把组织当作政府的一部分来运作,承担了组织不应当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掌控着强大的资源分配权,组织为了从政府哪儿得到更多的好处,会曲意甚至主动地奉迎政府官员的好恶,无视组织本份与目标;最后,由于大政府的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的民营组织家也有政治情节,希望自己有强大的影响力,把自己当作实现梦想的地方。有的组织动不动就要建地标建筑、完全不核算成本,按政府领导的讲话盲目、随意地决策,最后带来巨大的危机,如巨人集团的巨人大厦建设拖死了一个兴旺发展中的企业。 作为组织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定以组织利益为重,不要去考虑政府应当考虑的问题,承担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不要去考虑慈善家应当考虑的问题,承担救世主的责任;不要让组织承载过多的个人梦想,不能把个人意识强加给组织。 四、结束语 管理是复杂的过程,在管理中不仅要关注管理的职能,还需要关注管理对象、环境对管理目标的影响,要从系统的角度去全面权衡管理目标、环境与管理系统的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与利益,实现管理的均衡。 注:该课题为贵州大学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1年度招标项目。 参考文献: [1][美]汤姆·齐格弗里德(Tom.Siegfried),洪雷、陈玮、彭工译.《纳什均衡与博弈论》.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周海婷(1966-)女,贵州省晴隆县,汉族,教授,注册造价工程师、研究领域项目投资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