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 |
范文 | 张万敏 【摘 要】紫砂壶在发展中不断形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紫砂壶中,不同的造型具有不一样的工艺标准和规律要求,紫砂壶造型的线条美是一种艺术,是艺术家或者陶艺爱好者对陶器赋予的灵性和生命,具有自己的个性和意义。 【关键词】紫砂壶;造型;美感;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90-01 一、紫砂壶的概念 紫砂壶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土陶,在古代,陶器只是作为一个器皿而存在,人们用它来盛东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提高了,审美趣味也得到了提升,紫砂壶最初作为器皿的作用被人们弱化,而对紫砂壶的审美和创作变成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土陶的工艺粗糙,随着陶瓷文明艺术的发展,紫砂陶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逐渐显现,江苏宜兴盛产紫砂陶,被誉为“瓷器之国”,我国的紫砂陶工艺始于宋朝,在明朝逐渐形成主流,具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紫砂壶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紫砂壶工艺已经逐渐形成当今独具特色的紫砂壶文化。 紫砂壶的造型各种各样,有几何形、方形、圆形,陶艺师要根据紫砂壶自身的模样来选择和规划它的线条设计,使得这种线条设计具有艺术性,与陶器自身的价值相符合,在众多的造型中,几何形的紫砂壶造型比较注重器具的立面线条感和平面形态的变化,以及各个部位的比例和协调关系;对于圆形的紫砂壶而言,就比较注重外在的曲线幅度,讲究壶身的圆、稳、正。 二、紫砂壶的线条美 (一)整体性和线条美。中国的艺术作品与西方的不同,西方讲究的是整体和统一,在中国则不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曲线美和线条美,书法、绘画等就是国人对线条的热爱。国人重视线条,还可以在汉代的玉雕、初唐的佛像造型中得到印证,古人不注重整体感和立体性,注重线条的流动美,书法是我国伟大的艺术文化之一,从侧面说明了国人对线条美的重视。 线条具有两大特征,即简约和变化,简约就是线条最简单的艺术表现手法,由于古人在进化过程中需要语言或者文字进行表达,但是他们刚开始不懂汉字,只能用一些最简单的线条来表达,于是创造了最原始的线条。中国人认为最简单的事物往往可以表达最复杂的事物,“万物始于一”就包含了这样的寓意。有了线条,紫砂壶就具有了千姿百态的造型,同时壶体上装饰线条的变化使得紫砂壶具有了千变万化的审美效果。 (二)直线和曲线。对于线条来说,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曲线是最有张力和流畅感的,它既不像直线那么僵硬呆板,也不像圆弧那样流畅随意,曲线具有张力和流动感,也有内敛和硬度,这就是曲线的优点,曲线在壶体上进行雕刻,如果用得好会让紫砂壶增光添彩,使得壶身具有流畅感和美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用得不好,会弄巧成拙,使壶身显得坚硬、呆板,或者软弱无力。 紫砂壶的造型,从壶体的高低、肥瘦、方圆的各种形态中体现出来。我国的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先生的“提梁壶”“仿古壶”等追求的是曲线的美感,其线条流畅、舒展,显示了简朴大气的方度。曲线的美妙在于流动的美,有的陶艺师受蜗牛外形的启发而产生美感,在紫砂壶的陶刻中以蜗牛的外形贯穿整个壶体,使得壶身和提梁形成一条回旋的曲线,一气呵成,让人感受到鬼斧神工的力量。 说到直线,不同的直线形状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给人的审美意味也不同,这里的直线不是僵硬的直,如果说曲线给人的感觉是柔美、是阴柔之美,具有婉约之态,让人心灵舒畅,那么直线给人的感觉就是简洁明快,是阳刚之气,是硬朗和挺拔向上的力量。 在紫砂壶的制作中不能将直线和曲线分裂开来,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直线里面有曲线,曲线里面也包含直线的成分,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方壶中通常会在肩部、纽、流、把等部位用曲线来进行过渡和转换。而且还有的造型將曲线和直线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 线条的使用,一方面体现在器皿的形状上,有圆形壶、方形壶、三角形壶等,也体现在壶的身筒上,它们在壶的身筒上进行创作,就是书法和绘画的创作,表达了雕刻师的感情寄托。古人喜欢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对紫砂陶线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紫砂壶造型的分析,进而分析紫砂壶的发展前景,紫砂陶刻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民族遗产和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大力传承和发展下去,希望紫砂陶刻艺术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范顺君.紫砂壶造型感悟[J].江苏陶瓷,2009(06). [2]严克勤.志于道 游于艺——陈曼生与紫砂壶[J].荣宝斋,2010(11). [3]吴光荣.宜兴紫砂壶别称及其它[J].农业考古,1998(02). [4]古玟.八旬壶痴集壶逾千[J].农业考古,2001(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