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职教集团发展路径探析 |
范文 | 毛亮 摘要:文章在分析职教集团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以及现代学徒制对于职教集团发展的意义基础上,对如何依托职教集团进行现代学徒制探索,实现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促进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提升职教集团有效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职教集团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2014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职业教育改革应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集团化办学,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探索,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职教集团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组织形态,它通过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联系生产、培养融入就业等方法,把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于优化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活动,开展技术服务、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成效逐步显现。但在职教集团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形式不紧密、企业参与程度不深、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 近年来,职教集团在全国不断涌现并发展迅猛,但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虽然职教集团大都建立了组织架构,但运行效果并不明显,缺乏活力。甚至有少数职教集团徒有虚名、简单拼凑,集团运行浮于表面。尚有不少学校仅从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与就业需要出发,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的目的局限于员工招聘及技术(开发)服务需求等,对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认识比较片面,从而忽视了企业的核心利益述求,导致企业参与职教集团的积极性或融入程度不够,集团运行市场化层次不高。 目前职教集团其成员大都隶属不同主管部门,管理权限和职能权限差异较大。因此,职教集团的调控能力、办学自主权、资金来源等均很有限,影响了集团的发展壮大。大部分职教集团组织架构比较松散,集团成员自愿参加、退出自由以及原隶属关系不变、人事与组织关系不变[1]。由于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人、财、物等要素缺乏深度融合的合作机制,从而导致集团只有规模没有效益,只有形式上的组织架构,而缺乏实质性地深入合作,使集团失去发展的持续动力,最终影响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也降低了职教集团运行的有效性。 2 现代学徒制对职教集团发展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围绕现代企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传授为支撑的校企共同交替培养人才的新模式。现代学徒制教育是传统学徒制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可以看成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既解决了学校的招生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问题[2]。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协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保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通畅的有效途径。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既有利于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劳动者,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又有利于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针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工学交替、知行合一”的实际问题,现代学徒制教育能够有效破解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困境。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使校企合作点对点的结合转变为面与面的结合,形成校企深层次合作,更有助于解决现代学徒制教育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实现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工作实践的有效融合与互动,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术水平,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学徒制教育可以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有效性,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最终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3 职教集团的有效性提升路径 3.1创新产教融合的职教集团管理机制 3.1.1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由行业内规模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成立职教集团理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设立办事及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筹措专项经费,负责处理职教集团日常事务。制订职业教育集团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接轨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职教集团有效运行;通过组织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等活动,推动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3.1.2建立有序高效的对话机制 定期分析職教集团内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密切跟踪和关注行业(区域)内职业岗位和技术更新,及时调整职教集团内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及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联系,推动教研教改成果共享及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教学观摩、教学比武等活动,实现政、行、企、校等多方平等协商对话协作,切实推动成员企业与职业院校间的需求对接与信息互通。 3.1.3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也是职教集团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平等、自愿为原则,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多方合作等途径建立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中心等产学研基地;以学校教师承接项目研发、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等方式大力开展各类技术服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面向行业(企业)开发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开展业务咨询、人员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活动;根据企业需求,合作开发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项目,不断提升人员技能素质,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力。 3.2共建职教集团资源实现有效共享 3.2.1建立职教集团交流互动平台 依托职教集团官方网站和新媒体渠道,搭建职教集团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的信息化交流平台,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发展动态与市场销售行情,及时发布人才供求信息。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层级、类型和数量,统筹安排招生计划和招工指标,协同开展招生、招聘工作,推行“招工、招生合二为一”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3]。 3.2.2共建职教集团内教学培训资源 利用职教集团内规模企业、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形成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并实现共享。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将实际生产过程引入教学案例,将企业“师傅”的宝贵经验融入教学资源;建立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培训衔接制度及学分兑换制度;在集团内部支持建设一批具备承担“生产”和“教学”双重任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建立跨企业合作培训中心,满足职教集团内院校各主体专业学生以及企业员工实习培训需要。 3.2.3职教集团内师资互聘互培 形成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定期赴职教集团内企业现场实践,以及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定期来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制度。施行“双带头人”制度,即由职教集团内企业现场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担任专业带头人。聘用行业及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师带徒的师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给予一定工资性补助。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技术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打造企业现场专家参与的“双师”结构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使校企合作互派交流的机制常态化,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的双向挂职锻炼和互聘互培力度。 3.3优化校企“一体化”人才共育模式 3.3.1形成“动态化”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组织职教集团内企业主动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布局调整以及新专业的开发与建设,构建适应区域或行业发展需求并有效对接支柱产业、优势和新兴产业集群的主体专业群,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适度调节招生规模。同时,应结合行业特点和院校的专业特点,将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全方位融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使学生具备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等基本职业精神,增强工作责任心,以毕业生的良好社会认可度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3.3.2形成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建设机制 建立职教集团内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与企业现场专家深度合作的课程建设机制;职教集团内各主体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主干专业课程标准及专业能力考试标准开发均由“双师”(企业技师+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理顺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建设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专业课程体系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更新与重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有效服务社会发展。 3.3.3形成“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职教集团内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实施教学改革,遵循及教、学、做一体化原则,职教集团成员之间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由企业一线技术专家承担专业課程教学,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的学习领域课程群作为专业课程教学重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使学徒制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顶岗实习,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过程当中,充分发挥集团企业在学徒(学生)管理、岗位、项目任务安排、时间与场地等方面的作用。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实践中,当职业精神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出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时,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到精神的实质与价值,从而激发形成相关职业情感,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与信仰。而事实证明,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毕业生更受企业的欢迎和青睐。 3.3.4构建多元化多主体质量评价机制 充分考虑学生在学校及企业等多种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情况,综合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构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质量评价体系。学徒培养企业项目主管、企业技术专家、学校代表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尤其关注学生在学徒制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学习效用评价,以反映职教集团运行的有效性。联合集团内规模企业与骨干院校建立相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职业资格考试中心,为学历与技能互认互换提供平台,积极推行“多证书”制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4营造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3.4.1地方政府或行业高度重视 要把职业教育集团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和技术支持,将职业教育集团和牵头院校建设纳入区域或行业发展整体规划;积极主动参与指导制定职教集团建设发展规划,准确把握企业的利益核心点,并制定各项扶持政策。通过多元杠杆来实施引导和调控,比如,采取财政拨款、减免税赋等激励措施对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的相关企业和院校给予一定地支持。重视职教集团各方的利益述求,“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保障职教集团健康有效运行。 3.4.2职教集团建设经费保障到位 当地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在资金投入方面对职教集团适度倾斜,配套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经费,并鼓励职教集团吸引社会投资,开拓资金来源渠道,设立职教集团建设发展基金;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经费由职教集团理事会统筹规划使用,制订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并接受有关审计部门的监督。 3.4.3校企合作项目支持有力 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职教集团优先承担企业技术研发及产业优化升级项目;制定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并建立合理的项目评价体系,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对项目实施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职教集团的有效运行,需要在校企双赢的利益驱动下,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高效的政校企、产学研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将职教集团打造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平台,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龙麒任.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现状的分析——基于湖南省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3):188- 189. [2] 陈运生,冯云龙.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6,24(3):14- 18. [3] 闫虎生,张悦.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机制的实践——以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为例[J].才智,2017,(8):26- 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