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刘永和 摘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实施产业扶贫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立足于市场环境,围绕经济效益,借助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可以说其在解决贫困地区脱贫,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方面意义重大,是扶贫开发的一项主要任务。文章对现阶段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让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农业;产业扶贫;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产业化粗放式扶贫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贫困群众参与面小、涉及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科学完善的运作模式,不科学的管理体系、未充分发挥扶贫作用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可推广性无法体现,一些项目甚至出现劳民伤财的情况,进而增加了广大农村贫困群众抵触、拒绝情绪。新时期的农村产业化扶贫模式就需要利用对科学系统的组织模型构建,创新多个方面,如精准度、覆盖面、科学性等。 一、关于农业产业扶贫现状的相关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此后,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中国的扶贫事业成绩显著。但由于各级各相关部门,尤其是省直以上部门的切块项目是过去扶贫项目的主要来源,而这些项目往往对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更适合,一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适应起来就非常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实施,以至于无法充分发挥出扶贫效益。为此,农村产业化扶贫必须在精准扶贫对象、精准产业定位选择、精准建设管理、精准产业发展保障机制、精准后续管理提升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农业产业化精准扶贫模式,立足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让广大农村的群众,实现经济的自我发展、自我脱贫,在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和全国同步。 二、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缺乏健全的农业市场、信息化体系,没有一套规划布局合理的市场体系;同其它国家相比,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有较多的交易渠道和先进的交易方式,与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需要格格不入;缺乏统一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区域间未取得平衡发展,农村基层没有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来完成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缺乏健全的信息网络,农业信息很难进村入户,农村信息服务能力较弱。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农业社会化发展较慢,很少有企业与专业组织参与到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管和市场信息服务。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较强的科技措施,不能较好的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 (三)产业体系不够完善 缺乏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混乱,没有突出的主导产业,各个环节没有紧密联系,充分配合,不具备较长的特色产业链条和知名的农业品牌。同时没有一个实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的龙头企业集团,市场物流和冷链体系建设较为缓慢,目前才刚刚开始发展农村电商。 (四)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地方政府和财政没有较强的投入农业能力,贷款难、融资难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农户也没有较强的投入能力,很难进行农业招商引资,不能较好的保障农业发展要素。再加上农产品价格难有突破以及逐年提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和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因此一度让现代农业发展受阻。 (五)缺乏龙头企业 现阶段,利益机制不健全仍然是农业扶贫中一个突出问题。部分企业在贫困地区选址建厂,农民租给企业土地或得土地租赁费,或参与到企业的种养和生产中,从中获取劳动收入。但是大部分企业和贫困户之间主要是一种利益关系,且时间一般較短,比较松散,个别企业和个人在收购农产品时压价、压级现象普遍,贫困户利益受到损害,使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长期效益的持续性、稳定型受到严重影响。 三、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的对策分析 (一)选准特色产业 农业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在选准产业的基础上,为此就需在产业选择上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突出特色。对多种因素予以综合考虑,包括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市场营销、消费群体和习惯等。所有产业必须要有当地特色,并向特色要竞争力与生产力。其次是突出市场。把市场需求抓准,加快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同消费结构升级的变化相适应,尽量做优、做精、做特,促进农产品供给的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再次是突出绿色和有机。在理念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贫困地区生态绿色牌用好,用活,对绿色产业予以大力支持,逐步向有机农产品方向发展,真正将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出发,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完成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统筹协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最后是突出融合。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将发展重点放在精深加工方面,努力打造区域品牌。同时将贫困地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自然环境优势、农业产品优势、产品特色等,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产业链延长,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在带动贫困户生产、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主要力量的是新型经营主体,须知龙头缺失,市场、价值链也就无从谈起。第一,就要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给发挥出来。当前,精准帮扶是现阶段脱贫攻坚重点强调的内容,需要在短时间内对贫困地区的中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予以培养,大力引导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建立稳定的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将全产业链服务提供给贫困户,促进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让贫困户组织化程度提高。特别要引起重视的,贫困地区在将龙头企业引入进来时必须要与当地特色相契合,不一定是大龙头,重点是要把带头引领作用发挥出来;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对龙头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第二,给予返乡创业者大力支持,让其带头脱贫致富。引导与鼓励有志于在农业农村创业的人员,如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使之和贫困户一道对农村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发展特色农业。 (三)完善利益机制 建立和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与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予以鼓励支持,一起对特色产业进行开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以带领贫困人口在短时间内增加收入,降低返贫率。而从长期来看,需对多方受益机制进行创新,如贫困户、村集体、企业等。政府财政扶持资金可根据项目和受益农户、贫困户人口,给予资金扶持和支持,村集体向企业中注入的资金,折股成为股东,并和企业签订协议,将各方分红比例确定下来,建立合理收益分配机制。使贫困户、村集体、企业间形成稳定的利益机制,一方面让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利益得到了保护,也将企业或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股权分红收益分别通过土地流转、到企业务工以及村集体资产受益等方式得到保障。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对农业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因此一方面要在涉农资金整合上加大力度,使政府支持所有的农业项目资金都整合到扶贫开发工作上;对金融扶贫产品予以创新,吸收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领域。 (五)加大投入力度 就地方层面上来说,在对资金进行整合时必须以规划为统领、以预算编制为源头,贫困县按照规划的年度实施方案与建设项目,在每年年初对年度预算进行编制时,整合那些拥有相近性质、相同用途和分散使用的特色产业扶持资金,保证对各类资金的整合在项目申报阶段就实现。就国家层面上而言,首先在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将更多的资金使用自主权交付于他们,让贫困县财政资金各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其次是将金融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在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利用专项资金、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等模式,对农业产业发展的专属产品予以开发支持。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产业扶贫其实就是扶贫开发的过程,其是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特色为基础,并结合市场,围绕经济效益,以产业发展为杠杆,其作为一项有效途径在发展贫困地区、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我国贫困地区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顺奇,李世成.浅谈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及其配套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8). [2]刘北桦,詹玲.农业产业扶贫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3). [3]胡正明.泾县云岭镇郭峰村冰山农业产业扶贫的调查[J].基层农技推广,2016(05). [4]黄明,钟厚.县域农业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探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7(01). (作者單位:四川省沐川县农业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