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舟山市森林村庄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范文 李社会
摘要:建设森林村庄作为新农村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立足点,森林村庄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发挥森林效益、提升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同时有助于为森林城市建设创造基础条件,是提高农村绿化水平的一个创新,也是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舟山市 森林村庄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以来,舟山市按照“森林舟山”的建设要求,以森林村庄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推进、串点连线,初步形成了“山水美、农家富、社会和、机制新”的森林村庄建设局面。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专项资金补助,累计投入5000万元用于森林村庄建设,建成省级森林村庄28个,市级森林村庄51个,有力推动了舟山市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面貌的整体提升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建设森林村庄作为新农村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立足点[1],森林村庄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发挥森林效益、提升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同时有助于为森林城市建设创造基础条件,是提高农村绿化水平的一个创新,也是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2],具有深远的意义。
1 舟山市森林村庄建设现状
乡村绿化是舟山绿化的薄弱环节,区域差距较大。如董贞林家村戴岱山县,该村的生态环境是:多年的老樟树、马格诺利亚、桂花树1000多株,村道路和主要巷道壁面绿化,灌木科学搭配、错落有致、鲜花、蓝天碧水;但是一些贫穷的村庄,还停留在一般的绿色上,特别是缺乏村庄建设规划和绿化规划,随处可见旧村的老房子,狭窄的乡村道路、绿化布局凌乱,环境卫生较差,甚至看不到绿色。乡村绿地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在经济条件的约束下,对绿化“无能为力”;二是环保意识薄弱,不愿在绿地上花钱。因此,成为制约村镇绿化发展的若干因素[3]。在一些村庄,绿色的地方是绿色的,但缺乏科学规划,低绿色。一些村均匀种植柏树、黄杨、杜鹃或统一的乡土树种,品种单调,灌木和花卉不能很好地搭配。一些主要的道路在村庄绿化方面还有所欠缺,不能达到真正的标准。
2 舟山市森林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
舟山市森林村庄绿化建设总体效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其绿化建设还属于初级阶段,很多功能还不够完善,居住[4]、休闲、生产为一体的功能还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重视基础设施和硬质景观建设、轻绿化
绿化用地大都较为紧张,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存在挤占据绿化用地的现象,一些村庄在建设时道路和景观亭等硬件设施建设过多,将绿化工作作为附属性的、花钱的后置工作,导致资金投入到绿化的比例不足;周边自然环境较好的村庄,村庄绿化工作积极性一般,导致绿化效果内外不协调。 各县区森林村庄养护投入相对建设水平较为一般,和村庄绿化水平不相配套。养护较好的村庄能够结合财政项目和其他项目,对绿化进行较好的维护。养护较为一般的村庄无法维持建设完工时的绿化水平,荒废较为严重。养护投入主要是人工费用,主要集中在浇水、拔草和打药这三个保持成活率的方面,对景观效果促进不大。养护人数多数为3-5人,主要以本村人口为主,专业性不强。养护绿地养护公约和养护员考核制度基本属于形同虚设,无法起到考核的目的。
2.2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指导
调查发现,大部分村庄没有系统的长期的专项绿地规划,只有单纯的园林绿化设计,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整体性和计划性;绿化建设过多地采用城市绿化设计模式,标准过高,导致村庄绿化特色不突出,造成重复建设。
从表1可以看出,该县森林村绿化投入不均衡,岱山、嵊泗相对较差,在普陀投资较多,村级绿化水平相对较高。从每年的维护费用集中在3~8万来看,主要为劳动支出,超过普陀,岱山8万,只有1个村庄。维护成本在3万元以下村,绿化养护水平更一般。
2.3绿化内容缺乏特色,较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村庄内部绿化多缺少特色,單纯地进行绿化环境方面的美化,不注重生态功能和经济生产功能,存在绿化景观雷同的现象,不仅缺乏识别性,也使得绿化建设领先的优势无法得到体现。
从表2来看,各县区森林村庄绿化现状较不平衡,建设较好的村庄能够结合村庄和周围环境进行绿化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特别是在进村道路、公共服务点、旅游点等地,绿化较好,同时兼顾林产旅游经济,在住宅前后、单位周边尽可能地见缝插绿,补建小游园。建设较为一般的村庄,绿化建设没有体现村庄自身的特色,改造手法较为单一,可供绿化用地面积小。构建一些建筑新增功能的同时,绿化却没有得以真正的改善、提高。
2.4建设管理粗放
所谓“三分靠种,七分靠养”。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村庄绿化建设停留在“栽树种花”的阶段,后期管理较少,养护水平较低,出现树木“年年种树,年年不见多”的现象,其中农村专业绿化人员的缺乏是影响村庄绿化的主要问题之一。
表3说明各县区森林村庄养护技术培训水平较为一般,和目前村庄绿化投入不相符。养护较好的村庄基本上每年有一次养护培训。总体来看,森林村庄绿化养护培训现状堪忧,现有人员养护水平层次参差不齐,技术需求较为旺盛。据统计,各县区每年需要安排两次以上的养护技术培训班才能基本满足需求。
3 促进舟山市森林村庄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3.1鼓励社会参与
实施“促进绿色、绿色生产”政策,直接关系到森林的生长和人民的利益,通过植树造林和管理[5]的有机融合,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循环增值、绿色促销和就业收入的“双赢”:在森林或花园业的绿色管理公司,统一规划设计、土地平整、供水、排水、肥料分配和生产的技术标准、招投标、承包、租赁将由居民索赔管理和独立的业务收入是绿色的;选择特色花卉、草本植物以及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各种蔬菜进行种植;在市场、住宅区、风景名胜区、办公室、工厂、学校、绿地等不同类型的地方,开展“促进绿色生产保罗·格伦试点,探索合适的模式,推广经验。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程度,节约公共财政成本,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3.2加大资金投入
要加大对森林村庄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各县区村庄绿化建设、管护投入资金逐年增长机制。美丽海岛建设项目优先向森林村庄倾斜,同时制定每年每平方米最低养护标准并实行财政资金兜底[6]。要积极鼓励乡村自有资金对建设森林村庄的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工商资本与林业产业结合,参与森林村庄建设。
3.3注重建设特色
对森林村庄建设应注重农村的特点,不能照搬城市的绿化、美化工程活动,不能搞高投入、高标准,坚持绿色建筑,节能行绿。通过种植树木,美化环境,或尽量不搞草坪、喷泉广场。如景观,必须注意适当地种植乡土树种,如朴树、榆树、柳树、楝树、桂、桃、梅、杏、柿子、板栗等,也可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并在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下进行合理选择。常用于城市绿化的雪松、香樟、广玉兰、棕榈树和其他灌木,成本高,维护成本高,应降低种植比例。
3.4健全管护机制
要落实完善“建管结合、分级负责、人人参与”的長效机制[7]。绿化所有树木都应明确权属和管护责任,要加强栽后管理,特定地点的树木要建护栏或打护桩,防止人畜践踏摇动,适时修枝整形,保持树木健康生长。倡导建立各级绿化建设、养护智能管理平台,多方借智,综合推进。各乡镇、开发区加强对绿化建设和设施日常运营维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各行政村承担绿化补植和日常管理职责。要建立绿化档案[8],落实专门人员,明确权属关系,并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物业化、第三方托管模式,真正实现“建好一个,管好一个,见效一片”的成效。
3.5实行动态考评
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绿化标准和考评办法进行充实、完善和提高,实行动态考评。既要严格按标准考评,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又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做到合情、合理。对村庄绿化积极性高、推进有力,养护良好的社区(村),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要建立复评制度,每年抽取一定比例已经获得森林村庄荣誉的村进行复评,对绿化工作失管,通过复查达不到标准的,要实行“摘牌”。
参考文献:
[1] 黄广远.北京市城区城市森林结构及景观美学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2] 杜国坚.森林村庄绿化规划与设计[J]. 浙江林业,2010(4):26- 27.
[3] 刘雯,苗振龙.海岛型森林城市建设机制探究——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57- 259.
[4] 妙磊.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 苏立宁,姜乃平,丁先存.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0- 43.
[6] 陈修颖,苗振龙,刘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海岛风情小镇建设[J].城市学刊,2017,38(2):01- 05.
[7] 陈军晓,朱卓俊,陈敏,等.森林村庄绿化建设与养护管理探讨——以永康市为例[J]. 绿色科技,2014(2):34- 37.
[8] 李新平,李文龙. 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J].山西林业科技,2011(2):33- 36,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8: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