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研究
范文 黄键
摘要:医疗机构历来是社会公众所广泛关注的机构,近年来,我国医疗资源在不断丰富,医疗系统也逐步完善,各级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然而由于医疗质量管理意识、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并受到各级医院医患比例严重失调等情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目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浮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与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 管理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R 197.3 文献标识码:A
在医疗机构的服务与发展过程中,医疗质量管理是保障医院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医疗质量的管理问题,会对医疗与服务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在医疗机构的发展中,只有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做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现阶段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浮现的问题
1.1医疗质量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现阶段,在某些医疗机构中,部分医护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缺乏责任感与服务意识,医疗法制理念有待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在发生医疗质量与服务方面的问题时,有些医护人员通常缺乏应对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能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了解,也不能采取及时的手段进行补救。这一部分的医护人员,通常存在某种侥幸心理,无法承担其应该负担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会激化医患矛盾。
1.2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亟待执行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制度基础,现行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在其运行与实践的过程中,其主要管理手段与管理措施的落地执行情况较差。某些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常常产生同样的问题,并屡教不改。例如,医院的“三级查房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被重视,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会产生会诊不严谨、病例讨论不积极,病历记录不规范等现象。
1.3医疗质量全过程管理水平较低
部分医护人员在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手段较为简单粗暴,过于关注最后的考评结果,而忽视了对于医疗质量的细节管理。在管理细节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就无法实现医疗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医疗服务工作有其特殊性,在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方面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构成威胁。
1.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亟须优化
现阶段,对于医疗服务质量主要是通过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估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对当下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其现有问题,并出台改正方案。
我国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相较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还存在很多值得商榷、有待完善的地方,其科学化、系统化水平较差。例如,对于手术中病患死亡概率的统计、手术中病患死亡原因的分析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受到病患实际情况、手术难度等级等方面因素及不同病患的不同体质的影响,手术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是否需要将手术的死亡概率,同手术麻醉风险及麻醉等级相结合,进行不同层级下的评估,就成为现阶段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我国医疗结构,对于临床上病患治愈的概率、病患成功抢救的概率,都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区域因素、经验因素、设备因素、技术因素及医护人员的主观因素都会影响这部分概率的实际统计与后期分析,这就不利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质量的横向比对[1]。
2 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2.1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
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其首要措施就是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管理意识,将医疗服务与医疗责任相关联,进行综合管理,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法制理念建设,将医疗质量管理与服务水平纳入到考核评估体系中去,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措施
针对现有的医疗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困难的现象,应当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并严格贯彻与落实。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管理,对于屡教不改的查房不严谨、病历记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严格追究,以纠正当前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2.3实现医疗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在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时,应当加强对医疗服务的全过程管理,将质量管理与评估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当中,从病患首次就诊,到住院、到会诊、到转诊、再到出院和随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要求,并严格记录各个环节的医疗手段、措施与方法,减少医疗事故产生的可能性,明确相关责任,同时也能够尽可能减少医患矛盾。
2.4完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优化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可参考发达国家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医疗质量考核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医疗质量管理的关注与认知,并对无法达到考核标准的医护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或淘汰。
3 醫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优化方案
3.1积极培养并引进管理人才
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问题,究其根本在于人的问题。因此,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对人的管理。医院要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培养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对不同部门、不同科室按照其医疗特性、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进行差异化的管理。
3.2创新医疗服务与质量管理理念
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需要转变现有的服务与质量管理理念,以科学的、正确的管理理念来指导管理工作,参考同类医院中有效的管理方法,去芜存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方法。例如,可以在医疗机构中引进医疗风险管理方法等。进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2]。
3.3实现医院职能的转变
医院不仅仅是一个组织机构,还是向病患提供医疗服务的企业,同时具备公益性和营利性的职能,因此,现代化的医院其本质是服务性质的机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积极转变医院职能,将服务意识与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医护人员心中,在顺应市场发展潮流,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医疗服务与医疗质量水平的提高。这其中,医院也应当尽可能地发挥其在管理工作中的领导、组织与管理职能,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3.4进行科学的组织建设,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医院要想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形成规模化、系统化服务体系,加强内部组织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分配方法,减少医护人员疲劳工作的情况,营造更好的医疗环境,使医疗服务水平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医院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将“以患者为服务核心”作为其医疗服务的最高准则,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我国各级医院都存在着医患比例失调的情况,这就导致医院日常工作时,过度看重患者就诊的数量,而忽略了病患医疗的质量。因此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转变重量轻质的工作理念,积极进行机构转型,对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战略性激励,制定集约化的发展战略,将多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
3.5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当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化发展的社会,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大潮,将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理念引进到医疗服务系统当中,针对不同病患的不同需求,向病患提供差异化的个性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医院在合理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也要维护医护人员的专业性,绝不能盲目追求病患满意度,而忽略对病患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与治疗手段的选择。
3.6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对医疗服务与质量进行严格考核评估
第一,健全监督管理体制,对各级医院、医院的各个部门与各个科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审查其医疗记录与管理记录,实现检查结果的透明化与公开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并解决。
第二,建立医院的各部门与各科室之间的相互监督体系,并设立有效的投诉渠道,对于合理有效的投诉予以奖励,及时处理产生医疗技术及医风医德方面问题的医护人员。
第三,设立社会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病患及社会的监督,开放投诉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第四,建立透明化的监管平台,对病患情况、用药情况、医疗监控、医疗事故及手术情况等进行公开,但要限制监管平台的使用权限,保证病患隐私不被泄露。例如,病患及其家属可以通过其身份证号或病历卡编号进行登入,查询相关信息与治疗资料[3]。
4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意识有待提高、管理措施亟待执行、全过程管理水平较低、医疗质量考核标准亟须优化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与管理理念,将医疗质量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实现全过程与全方位的管理,并完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方法进行解决。同时,可以通过积极培养并引进专业人才、创新质量管理理念、转变医院质量、加强组织建设与战略制定、严格考核医疗质量与服务及向病患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方式予以优化。
参考文獻:
[1] 马慧芬,袁海波,戴红芳.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75.
[2] 钱斌,顾晓峰,葛焕青,周东,田玥,吴兵.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探究[J].价值工程,2015(18):166- 167.
[3] 陈伟,胡文魁.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5):355- 35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