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综合实训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思维的影响
范文 矫非桐+温馨靓+王春艳
摘要:探索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综合实训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及实验成绩的影响。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5级本科1班226名学生为试验组,2015级本科2班215名学生为对照组从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历时两个学期。试验组采用综合实训教学法教学;对照组由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思维能力方面,除求知欲条目外,试验组各项能力均比照组得分高,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分析成绩和授课效果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各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实训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思维及综合护理能力,是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实训教学 护生 评判思维 综合实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应变性很强的专业[1],而护理实验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重要环节[2],护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发展的保障[3]。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4],学校护理实训中心经充分调研和严格整改后,着重在教学方法和实验室管理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2015级本科1班226名学生为试验组,2015级本科2班215名学生为对照组,从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历时两个学期。两组之前均未接受过护理操作培训与专业实验课程。 整个实训课程两组接受的教学内容、学时及考试内容、形式无差别。
1.2研究方法
1.2.1试验组
试验组采取改革后的实训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课前准备。课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针对每一章节的重点问题及其与临床相关的问题,总结操作要点与设计实验案例,并于每个章节实验课开课前1个星期将操作要点与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做好预习。第二,实验用物准备。将以往由传统的实验员准备物品改为实验员用物发放制,预先对各期班学生进行实验分组,将每个实验室20名同学再分成5个小组,每小组4人。学期初实验员将本学期全部实验用物发放给各实验室组长,每节实验课开始前,各小组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根据每节课实验操作内容自己准备相关物品。第三,课堂实施。实验课时各小组根据课前发放的案例及操作要点,将自己的设计方案独立演示,师生共同参与、积极讨论,本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并且随时可以提出问题或质疑。老师给予评价与分析,然后由组长整理本组的讨论结果,并做好记录。然后由老师示教。第四,角色扮演教学。每次课的案例汇报都要加入角色扮演与操作演示,角色扮演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5]。由学生扮演“病人”角色,使学生有机会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她们从病人的观点出发,理解并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同时,扮演“护士”角色及模拟场景会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医院及临床护理工作有较真实的了解和认识。
1.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后考核的学习方法。
1.3评价方法
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5]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重测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采用学生教学满意度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6],重测信度 Cronbachs α系数为0.890;学生的综合病例试卷由学院考务办及临床带教老师共同出题,病例包括急危重症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及社区护理学8个领域,综合病例分数也由学院考务办及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给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和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学生评判思维能力评价
在学生思维能力方面,除求知欲条目外,试验组各项能力均比照组得分高,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1。
2.2学生综合病理成绩比较及对教学效果评价
从学生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和综合病理成绩比较中可以看出,试验组学生的综合病理成绩和对授课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过程及教学互动6个项目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2。
3 讨论
3.1综合实训教学法对学生评判思维能力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求知欲维度中,两组学生的结果也无差异性,这说明学生的求知欲主要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内在素养,而外在的环境影响,如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求知欲影响不是很明显。表2可知,学生对综合实训教学法的授课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过程及教学互动都十分满意,此种教学方法摆脱了以往教学的枯燥及“纸上谈兵”,而从综合病例得分可以看出,综合实训教学法对学生的整体护理素质有所提高,说明本课程能够从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复杂的护理问题。
3.2教学改革提高了护理实训教学质量
通过综合实训方法教学,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丰富了课后复习和自我考查的内容及方式,提高了临床处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案例教学中,角色扮演与讨论也增强了与学生的交流,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有利于针对性开展临床教学,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与教师、同事及患者的交流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震,朱昌平,范新南等.“ 3+1”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8- 130.
[2] 杨宏伟.强化实践环节,促进研究性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 16.
[3] 张利.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6):734- 735.
[4] 来卫东,胡娜.临沂市医学院校产学结合模式学生现状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34):58.
[5] 刘少鹏.新疆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D].新疆医科大学,2010.
[6] 鄧辉,邓菲菲,黄小娥.校院合作模式下急救护理校内实训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3- 9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