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途径的可行性研究 |
范文 | 张淼 摘要:社区文化是社区生活的灵魂。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繁荣,而这两方面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社区文化对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有效地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立足实际,在借鉴己有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具体社区为例,具体分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其成功因素有哪些,也提出了案例中社区建设途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最后探索出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些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社区 社区文化 和谐社会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1 绪论 21世纪是一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世纪。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俨然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点。由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在逐渐提高,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也应得到重视与加强,从而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中可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从而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实力。社区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把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做好,人民之间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也会变得融洽和谐,此外,还可以丰富社区成员的生活,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至于推动整个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和社会进步。 由于经济发展和变革的速度加快,所以社会矛盾也逐渐开始凸显出来。所以只有从社区的文化建设入手,社会和谐才会实现。加强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增进居民间的感情和友谊。在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中社区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社区文化方面做好了,不仅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而且可以丰富群众们的精神生活。由于我国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因此本文研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途径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 国内社区文化建设途径研究现状 高春凤阐述出在当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计划体制很难解决,她基于社区居民多元文化需求的调研,提出以社区居民需求为本、公众参与、社区开放以及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等规划路径实现和谐社区的构建。徐国忠就社区文化中心机制创新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他觉得首先要对文化的功能有着清醒的认知与定位,一切从群众角度出发使他们受益最大化,建立这样一种机制也可以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其次在经费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保障社区的稳定性;最后要建立人才机制,而且要考虑其持久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另外,管理机制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断规范使其达到高效状态。黄文杰在《宁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是不断健全法律法规,选择适当的文化管理机制和建设机制;二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多样化社区文化组织;三是组织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增强社区活动吸引力;四是要保证经济来源的稳定性,使社区的文化发展更快速;五是建设新型和谐社区,丰富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孙春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树立一种宏观的文化和谐观念,其次要构建一种互动机制让社区不同主体之间达到和谐状态,最后达到一种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存在的文化环境。 3 百步亭社区建设案例研究 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百步亭社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面积是3平方公里,有12万的社区居民入住其中,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和先进社区。百步亭社区的管理模式独具匠心,自创出“建设、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管理方法,由于百步亭社区坚持“以和为贵”等核心理念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一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使得社区内人人互爱互助,环境优美宜人,服务设施齐全,治安良好,整个社区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百步亭社区有一个传奇之处,就算没去过百步亭,也人人都知道的“十个没有”:没有发生一起火灾、没有一辆自行车被盗、没有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户居民家中被盗、没有一起交通事故、没有一桩大的邻里纠纷、没有一个越级上访、没有一个人吸毒、没有一起赌博、没有一起未成年人犯罪。 现在的大多数社区根本不能保证这“十个没有”,虽然在百步亭社区这么一个大社区中难以让人相信,但这是居民公认的事实。有些老人白天上街买菜就算忘记锁门,也不会丢东西。有位记者不相信社区治安如此的好,就来到百步亭社区一探究竟,看到有的自行车没上锁,就扔在路旁,记者就在角落处暗暗观察,自行车就在原地放着,根本没有人去偷。古文中讲的“大同世界”里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这里已成为无可争辩的现实。此外,之所以称百步亭为花园式的小区就是因为草坪、树木、花卉随处可见,仿佛置身花园般让人心旷神怡。百步亭社区的环境无可挑剔:地上不仅没有果皮纸屑,就连烟头也根本看不到。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亲密无间,虽然各自从事的职业不同,生活水平也不相同,但是大家都能做到相互关心,“一家有难,多家支援”。社区坚持“居民永远都正确,我们永远有不足”的服务理念,本着“用心服务、从小事和好事做起”的服务宗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与服务体系。百步亭社区设立了信访部门和专线服务电话,做到小事大事都不拖延,要及时做出回应,并且每一件都记录在案。社区每年接待来信访的人大概有一万多次,令人惊讶的是信访部门的回访率竟然达到了100%,处理率也达到了99%以上,解决的问题包括夫妻吵架、居民忘带钥匙无法进屋,还有半夜狗吠扰人等问题,总之老百姓在生活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管到了。在这个社区,200多人的关爱小组与特困家庭结成对子,400多人的“温馨姐妹”关爱空巢老人已成为人们赞扬的对象。茅永红郑重地宣布:“在百步亭不能有一户家庭吃不上饭,不能有一个孩子上不起学。”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得到了帮助,整个社区弥漫着和谐的氛围。 3.1百步亭社区建设的成功途径 3.1.1建立完善的基層组织和管理机制 百步亭社区自身有一群好的基层领导班子,从基层社区领导到小小楼栋长,都时时刻刻地关爱着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且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百步亭社区设立了网络服务体系、热线电话以及信访机制,大事小事都保证及时回馈群众与解决问题,连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影响到了社区和谐,信访组织就要马上进行调节与处理,由于回访率达到了100%,群众们也不会越级上访,这说明每一级组织机构都工作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3.1.2培养社区居民社区自治意识与互助精神 百步亭社区的管理者把每一位社区成员都当作家人,创造性地在社区设立家庭服务档案,通过建立档案,把传统地被动地社区服务转变为居民主动上门的服务,充分培养群众的社区自治意识。社区为了实现“大家庭”的构想,在社区内成立“大家庭”联谊会,社区居民以门户为单位聚在一起,每家都拿出拿手的饭菜,大家一起品尝,互相还可以交流与沟通,使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爱互助。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每个人都会争着付钱,上公交没带零钱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替你买票。百步亭社区为了促进家庭和睦,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家家户户建立贴心的服务保障使居民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大家融洽相处。社区还有志愿者服务,对老人和小孩还有残疾人、失业者等更是格外关爱与照顾。整个社区都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3.1.3建立完备的文化设施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百步亭花园社区没有建设中心住宅,而是实现了在社区的黄金地段修建了4万平方米的绿化广场。整个广场有着各种的体育健身场所:游泳池、篮球场等;儿童娱乐设施不仅安全有保障而且趣味性强;社区内随处可见供居民们休憩的长椅与可欣赏的花花草草;此外社区图书馆、棋牌室、会议室等场所一应俱全,连升旗台与气象台都存在于社区中。整个广场布局合理、规划有序,文化设施合理分配、集中使用,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 3.1.4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百步亭社区居民充分利用以上的这些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比如:举办摄影、唱歌等艺术大赛,有时候还会邀请外国友人来社区做活动,开展友谊比赛或交流。使居民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社区广场上融会贯通了各种公益文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向社区成员免费开放,形成百步亭独有的公益文化特色。除此之外,百步亭社区充分利用休闲场所举办书画展或健身活动,定期公放电影供大家欣赏,还有歌舞晚会和球类比赛也会定期举行,每逢节假日必有活动。社区中还有“合唱队、篮球队、礼仪队、腰鼓队”等,居民们主动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与比赛,充分展示了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培育了互助精神与奉献精神。 3.2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成功原因分析 3.2.1社区文化建设中注重对主体独立性的培养 百步亭社区的基层领导让社区成员成为了社区真正的主人,他们有着极大的权力去上访或打热线电话求助工作人员,由于回访率高,居民们越来越相信基层领导的办事能力,相信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社区成员,因此居民们也会为了将自己的社区建设得更好而努力。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都被管理者视为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在百步亭社区里的每一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档案,这是社区管理者为了了解和记录各个家庭的特殊需求和具体情况而进行的一种创举,管理者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最大限度地可以符合实际情况,他们就要定期拜访来更新档案记录。此外,社区家庭档案还是一个“人才库”,它可以记录每个人的特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数据不仅是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依据,而且可以发挥社区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2.2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使居民生活有保障 百步亭社区为了促进社区居民的生活和谐、和睦,提供了完备的配套服务体系,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建立起健康档案;为老人们建立门球场,设立老年大学,让老人们充实自己,并定期安排老人健康知识讲座,还有开设棋牌室等。对于有些出门不便的老人還提供上门出诊,这些费用也是社区管理中心来支付,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社区同样重视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免费为10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全面体检。社区开发商捐赠200万元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建设爱心工程,教育基金也会拿一部分钱让孩子们享受教育、学知识;老弱病残的由慈善援助会给予保障。社区本着全心全意为成员服务的理念,让人们能够安安稳稳地生活。组织家政服务,诸如:房屋装饰、照看老人等,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更加热爱生活,精神愉快,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家庭与家庭之间更多的是亲情。 3.2.3注重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和志愿者的培养 百步亭社区的志愿服务内容包括:扶困助弱、维护治安等几十个项目,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在百步亭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的努力下,社区内成单的个人和家庭聚合到了一起,成为了一股新的社区力量,通过共同分工合作,促进社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随着社区志愿者活动的逐渐推进,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明晰,对于如何将个人的幸福感与社区整体福利整合在一起也有了更好的体会,整个社区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呈现出好事不断的局面。社区居民成立监督队,全面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无毒社区等活动,居民们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整个社区都是积极健康的生活作风。 3.3百步亭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3.3.1缺乏针对青少年的文化活动的开展 百步亭的社区文化活动主要针对老人和小孩,而针对青少年的寥寥无几,并且对于青少年的关怀也远远不及老人和小孩。年轻人是社区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骨干队伍,不能小觑其带来的影响,如何组织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文化中,满足青少年们对文化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将是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社区可以通过社区文化网络的形式把各种文化连接到一起,比如:青少年活动网、家庭和老年人活动网等,既可以使社区成员们在各种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其他社区群众共同建设精神文明社区的积极性。社区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分期地合理安排针对各年龄的不同社区文化活动。此外,还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发展情况,针对某些家庭存在青少年教育阻碍时,社区管理人员应给予帮助,让社区的青少年得到足够的关爱与帮助,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对祖国有帮助的人。 3.3.2对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性不够 社区文化本身是亚文化,它可以通过整合后融入到主流文化中,作为基础支撑起社会文化。但由于社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是多种多样的,即:要避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千篇一律的局面,就要让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人展现出各自的特点。百步亭社区不单单只是针对不同年龄阶层来安排文化活动,还可以根据社区中居住的少数民族的不同来开展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活动,比如制作不同民族特色的厨艺大赛、不同民族语言的歌曲大赛等,一方面可以让社区少数民族的同胞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促进整个社区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与感情;另一方面,也使社区文化活动具有独创性,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多样性。此外,百步亭社区可以与其他社区多进行沟通与交流,互相了解对方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的优缺点,汲取其优点避免其缺点,完善自身的社区文化建设。 4 探索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社会性的教育作用,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提高社区的综合水平和精神文明。我们要以提高市民精神风貌为重要载体,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举办有各自特色的社区文化,不断培育群众们的社区意识,而探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建设文明社区和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4.1强化教育与服务,增强居民社区自治意识 一是可以通过画板报、技能培训等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教育来培养他们的文化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涉及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在生活和个人发展方面产生的新需求,从而提升社区成员的文化素质、精神生活。二是建立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可以强化社区的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三是建立社区绿色电子阅读室。一方面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但是价格上免费的书籍资源,并且老年人可以借机学习一下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也方便成年人提高计算机能力水平。另一方面,社区自己的电子阅读室可以避免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信息或者网页软件等,可以为社区的小孩在上网时提供一条绿色通道,孩子的家长也可以放心,建立绿色电子阅读室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健康的精神文化内容、提升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4.2结合社区特色,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4.2.1重视对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环境建设 城市社区文化设施是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程度的外在标志,也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因此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当前加强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根据社区自身实际情况,把文化设施建设融入到社区建设规划中,社区管理者要根据社区的特点和需要,有规划地配备与之相符合的文化设施,使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保持协调,两者都能得到满足。其次,要不断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场馆的建设。 4.2.2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增强其吸引力 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归属感和认同感对社区的文化发展十分重要。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活动内容的设置上要注重民族与国际的、本土与外来的结合。社区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在形式上多样化,内容上要有意义,既能满足社区员工的文化需求又能使其从活动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百步亭社区除了举办一些普通的唱歌、绘画、摄影、征文等比赛活动,还经常邀请外国友人,使社区的成员们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可以增强对彼此国家文化的了解,也可以使社区文化走向世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电影欣赏,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4.2.3打造社区文化品牌、鼓励文化建设的创新项目 社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使文化资源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但是如果缺少了社区自身的特色,就失去举办文化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挖掘社区中的民间艺人,来举办一个社区居民的“达人秀”活动;或者通过栽种树木、花朵等推行以保护小区环境为主旨的劳动日活动、种植绿色活动等。挖掘社区内部的人才优势,利用地域特色,创新属于自己社区的特有文化。如果每个社区都能挖掘出有着自己特色的社区文化,会提高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居民的文化层次。 4.3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不仅要把专业社区人才队伍抓好,而且还要有业余的人才队伍。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应以招募受过高等教育或是专业培训的人为主,比如面向社会招聘毕业的大学生,最好是在社区方面有研究的。业余队伍建设方面就应该主要以对社区内部文化工作积极分子培训为主,在加强人才管理培训的过程中可以组成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壮大的同时也会逐渐壮大文化建设队伍。 5 结束语 本文以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途径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吸纳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通过百步亭花园社区这一案例和國外其他一些社区,分析目前我们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途径中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成功的途径产生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以及不足角度、国外先进经验以及可借鉴之处角度,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原则角度、社区文化建设人才组织管理角度以及社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对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途径分析出了可行性的几条建议。 参考文献: [1] 唐忠新.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 黎熙元.社区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 刘伟.论社区文化发展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193. [4] 连春亮.社区矫正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其作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1):103- 107. [5] 文军,唐亚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J].求索,2001(2):43- 46. [6] 王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7] 侯婵媛.论社区工作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D].西北大学,2012. [8] 斯琴高娃.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9] 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10]黄文杰.宁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7- 14. [11]孙春.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7. [12]杨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13]曹一萍.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给我们的启示[J].沈阳大学学报,2011,23(2):36- 38. [14]Bunar N.Multicultural urban schools in Sweden and their communities:Social predicaments,the power of stigma, and relational dilemmas [J].Urban Education,2011,46(2):141- 164. [15]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9- 24. [16]高春凤.需求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资源规划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19- 221. [17]徐国忠.基于公共服务的社区文化中心机制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