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履行新使命推进新发展
范文 孙新军
突出问题导向 聚焦重点领域
實现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首都城市管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把握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这条主线,认真落实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的总要求,积极构建城乡环境和城市管理综合协调体制,进一步夯实市容环境卫生、能源日常运行、相关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基础,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较好地推动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运行保障。
一、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中央〔2015〕37号、〔2016〕6号、市委〔2016〕14号文件精神,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确定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扩大城市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统筹协调。
1.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针对北京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2008年奥运会环境建设管理经验,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调整更名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强化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扩大了统筹范围,由过去综合协调城市环境建设扩大为包括环境建设在内的城市管理范畴,在原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将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的中央单位和市属部门,特别是供热、供水、排水、燃气、环卫、绿化、道路等市属企业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实行统筹归口协调;二是强化了统筹职能,由过去一般性议事协调机构转变为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监督考核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强化对城市管理相关市属部门、各区政府、各市属企事业单位的统筹协调和考核评价,有利于协调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衔接问题,确保城市管理工作更加顺畅高效。
2.承担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职责。以原市政市容委为基础,划入煤电油气等能源日常运行、充电站(桩)建设运营、再生资源回收、城市建成区市管道路两侧绿化带的环境卫生、城市河湖管理范围内(不含水域)的环境卫生,以及地下综合管廊等管理职责,成立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的主管部门,承担对城市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指挥调度、专项整治和检查评价职责。
同时,突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要求,赋予财政预算运维资金和市政设施建设统筹协调的职责,对供热、燃气、环卫、路灯等领域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任务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职责,对各区城市管理主体责任考核的职责,强化了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的统筹综合职能,有利于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统筹作用的发挥。7月底,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已经对外挂牌办公。
二、统筹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统筹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关部署意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研究编制地下综合管廊骨干网络规划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重点新建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重点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区域建设试点。开展管廊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实施管网智能监测相关研究等前期工作。明确各类管线入廊原则,如受管廊空间限制,电力、电信管线必须入廊,给水、再生水、燃气和供热管线优先入廊,雨水、污水管线结合建设路段地形及管道衔接关系选择性入廊;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且已在管廊中预留管线位置的,不再另行安排管线选址。积极推进2016年我市8项共50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任务落实,截至2016年12月全部开工,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三、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1.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建设。认真落实全市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发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严格落实“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制度,重点推进城市副中心、延庆世界园艺博览会、新机场周边等区域环境整治建设,以及长安街环境景观提升工程;重点推进88条城市道路环境建设达标,开展进京铁路、快速公路两侧环境治理;组织实施46处区域环境综合提升,开展10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对286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提升;提升公园景点、交通枢纽周边公厕服务品质,公厕达标率达到90%;组织实施100公里主次干路通信架空线入地,完成核心区100条背街小巷架空线规范梳理。
2.持续改善城市景观品质。强化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力度,顺利完成年度1300处整治任务,清理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7683块,组织开展50个单柱式户外广告设施建设,为社会提供合法宣传点位;抓好极端天气道路照明人性化启闭工作,全年共提前开启路灯81次,延时关灯149次,累计延长总时长2573分钟;圆满完成中德国家元首会晤晚宴等重要时段景观照明保障任务,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开展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精细化管理,对全市50条大街的9大类、20种、6900余件设施实施了二维码管理,对城市道路、立交桥下和轨道交通出入口“三大空间”实施集中治理,整治各类公共服务设施12000余个,解决了一批严重影响市容景观的突出问题。
3.着力提升环卫保障能力。认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下大力推进设施建设、源头减量、清洁降尘、综合治理,加大设施建设力度,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5350吨/日,全市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能力将达到1.52万吨/日,处理比例将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9.83%。强化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完成了7000台渣土黄标车更新淘汰,9053台渣土车实现标准化改造并纳入在线监管;加大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首钢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厂建成投产。严格落实清洁降尘措施,实行城市道路一、二、三级管理,实施道路管理精细化、作业机械化、考核指标化建设,推广“洗、扫、冲、收”组合(新)工艺作业,城市道路新工艺作业覆盖率达到了87%;做好空气重污染防治,对重点道路增加1次以上清扫保洁,每日实施机械冲洗2次以上,全力降低城市道路尘负荷,全年尘土残存量均值15.15克/平方米,实现道路尘土残存量连年下降。
4.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稳定。积极推进燃气输配供应体系建设,陕京四线隧道工程率先启动;宝坻-香河-西集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贯通,中石油液化天然气进京又增新通道;积极推进农村购气便民服务工作,建立了充装站、气瓶集散中心、换瓶站(含移动瓶柜)三级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体系,送气下乡累计发展用户110万余户,销售瓶装液化气近1000万瓶,折合减煤约250万吨。加大“煤改气”力度,改造锅炉房96座、4072蒸吨,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比已达88%,完成470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任务,降低了供热能耗。加强地下设施与地面设施治理衔接,建立完善排查消除地下管线隐患工作制度,消除隐患2572项;建立“管路互随”工作机制,重点推进城市道路大修与地下管线消隐工程同步实施,全年共有16条道路大修与25项地下管线消隐实现了“管路互随”;完善挖掘工程地下管线安全防护机制,实现工程建设单位与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的信息沟通,全年发布工程建设信息370项,保障了地下管线安全。基本完成石油天然气管道占压隐患整改任务,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确保了地下设施安全稳定。
把握发展大势 认清发展短板
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北京城市管理和城乡环境建设工作加强统筹谋划、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下大力解决突出问题,使广大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但是在取得工作成果的同时,一些困境和问题形成的城市管理“短板”,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协调效率和工作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市政设施承载能力不足,历史欠账严重
前几年,由于北京城市发展的速度过快,城市规模膨胀过快,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超负荷,再加上投入不足,发展乏力,形成了紧平衡、缺弹性,牵一发动全身的状态,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一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缺口较大。目前,生活垃圾的日产生量在2.4万吨左右,增速在10%以上,但处理能力仅为2万吨/日,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而现在仅有的2个市属填埋场(阿苏卫、安定)也将在2018年填满封场,垃圾处理能力不足日益凸显。二是燃气供热保障能源结构单一。目前,全市集中供热面积约8.1亿平方米,每年以3000-4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近幾年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煤改气”工程后,燃气供热比例达到89%;四大热电中心受国家消纳风电措施影响,电热矛盾凸显,如电力需求下降,将导致供热出力不足;热网设计承受能力为日均零下7℃,北京历史上出现过日均零下9℃,供热热源存在30%缺口。三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不足。目前全市建筑垃圾产生量为4000万吨/年,其中600—700万吨适合资源化处理,但只有100万吨/年的处理能力(首钢项目),资源化能力缺口较大。
二、城市环境品质不高,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区域脏乱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由于家庭购买轿车渐成时尚,汽车处于超饱和状态,导致道路两侧乱停车,影响了环卫保洁作业和机扫率;二是由于“门前三包”责任内容不具体,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考评机制落实不到位,法律依据不充分,导致“门前三包”落实流于形式,经常出现店外经营、环境脏乱、秩序较差等乱象;三是违规设置广告牌匾、散发张贴非法小广告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市容环境;四是充电桩设置管理标准不统一,多头管理、无序设置、乱象丛生;五是管理执法力度偏弱,综合管理法规缺失,借法执法现象突出,导致工作落实不及时、不到位、效率低。
三、地下管线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北京市17.78万公里地下管线建设年代普遍较早,大部分进入生命周期末端,跑冒滴漏严重,事故率高达百公里1.75起,特别是有2万公里带压供气管道,安全隐患严重。同时消隐工程程序复杂,前置审批较多,造成部分隐患排查出后难以及时消除。架空线入地推进难度较大。目前我市五环路内各类架空线约有1万公里,涉及发改、规划、园林、交通、交管、建设等10多个部门,审批环节多、工作链条长;施工有效时间较少,全年不到189天,且在夜间0︰00至5︰00,每天只有5个小时;管道建设与军缆管道交叉跨越多、涉及军种多,需要反复协调,导致推进缓慢。
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与主管部门职能还不相称
这次机构改革,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委城市管理综合协调的重任,由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调整增加了相关职能。作为主管部门,一是在综合协调体制上还不明确,哪些是城市管理相关专业部门,协调相关部门的哪些工作内容,需要进一步明确;二是存在管理与执法脱节的状况,城管执法部门单设后,我委没有相应的专业执法队伍,导致管理链条断裂,一定程度产生了管罚脱节、监管失控等问题。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然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们要真正认识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实际上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调结构、转方式,就是腾笼换鸟,就是提升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就是更好履行首都职责。我们要以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方向,认真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紧紧围绕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来发力,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这个首都发展极好契机,以首善标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针对上述这些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深入分析、找准症结,采取切实措施逐个加以解决。
坚持改革创新 加强统筹谋划
不断提升城市安全运行和
管理保障水平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刻领会中央和市委关于推动城市治理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着眼冬奥会筹办、智慧城市管理和重大活动保障,践行新发展理念,强统筹、聚合力,补短板、增能力,落责任、提效率,下大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努力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综合协调能力
从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入手,把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这个平台尽快建起来,真正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一是着眼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新职能,深化研究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关系,研究财政预算运维资金和市政设施建设统筹管理、城市管理相关领域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任务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各区城市管理主体责任考核等工作机制,推动城市综合管理形成新格局。二是尽快完善领导机构,充实领导力量,主要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任兼职副主任,实行席位制,构建专兼职领导体系,强化办公室领导力量。三是尽快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会议制度,特别是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要定期组织召开,真正研究和解决问题,切实加强统筹,发挥好议事协调作用。
二、推进“四大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建设管理统筹能力
北京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要继续加大市容环境问题治理力度,坚持以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和秩序环境“四大环境”为统领,学习借鉴杭州G20峰会环境保障经验,按照“更高标准、更快速度、更实作风、更美景致”的标准,打造迎接十九大召开的城市环境景观“升级版”。抓好重大活动、重点工程环境建设,提升环境品质,做出精品工程。组织编制《2017年首都环境建设任务书》,统筹推进环境建设任务落实。抓好核心区等重点区域環境综合提升,集中开展连片区域环境整治。抓好网格化城市管理,继续落实“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考评制度,推进考核评价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增强环卫管理和保障能力
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7%以上。加大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工作融合力度,建立规划、资源、运行“三统筹”体制,继续推动超量加价、减量减费制度,严格控制各区垃圾核定量。加大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力度,坚持“以克论净”,加大道路尘土残存量监测,每月公布检测结果,机扫率达到89%、“洗扫冲收”组合(新)工艺率达到88%,公厕达标率达到91%。加大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力度,加快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坚持联合督导检查、夜间巡查机制,开展运输处置一体化试点。
四、推进煤电气热需求侧管理,不断提升能源运行和保障能力
加强供给能力建设,推进宝坻-香河-西集长输天然气进京联络线、西六环中段、陕京四线、新机场线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强煤炭储备,实施华能燃煤机组应急备用热源建设。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开展加油、加气、充电桩(站)建设,建立完善热电气常态化联调联供机制,做好能源日常运行保障。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居民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达到72%,清洁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到90%以上。
五、推进市容景观整治建设,不断提升市容市貌管理能力
全面完成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精装修”,扩大二维码管理范围,城六区百条主要大街实现全覆盖,远郊区城区全覆盖。组织编制2017-2020年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四年方案,2017年完成30%整治任务。抓好老旧小区、高快速路、轨道交通新线出入口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完成户外广告“总规、控规、详规”规划体系构建,规划实现率达到70%。新建二环路8座立交桥景观照明设施,打造夜景景观带。开展100公里主次干路通信架空线入地,100条支路胡同架空线规范梳理,确保实施一片、干净一片、群众满意一片。
六、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
加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完善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市级地下管线“管路互随”消隐工程。加强综合管廊建设,重点抓好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世园会等重点新建区域管廊建设,确保全年计划任务按期开工。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推进“两级主管、四级保护”体制建设,确保管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
(责任编辑:郑树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