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范文 易静薇 张春颖 王 栋 李 娜 王福清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经验,给出了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为加快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现状
中图分类号:F253.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Refrigerated Drugs, put forward the chanc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refrigerated drugs faces, and learned from the experience abroad, provided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refrigerated drugs in China.
Key words: refrigerated drugs; cold chain logistics; status
随着国家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以生物制品为主体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建设完善可靠、规范管理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全面提升我国冷链冷藏药品的品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冷藏药品的损失,保证质量,已成为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面临的重要课题。
1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内涵
顾名思义,冷藏药品是指用于治理、预防疾病的并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冷藏保存的药品,以生物制品为主,即主要指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以及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等一类药品。冷藏药品与普通药品不同,其研制、生产、经营、使用都有特殊的要求,购、销、运、存过程中实施非常规的方式、方法,进行必需的管理,一旦出现疏漏可能导致人体损害和社会危害。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特指为满足人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进行的冷藏药品实体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
2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医药研发和生产环节上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但是储藏和运输环节仍得不到保证,特别是需冷藏药品,经常发生断链的情况,影响最终的使用。而冷藏药品需要以低温方式保存和运输,因此冷链物流已成为保证冷藏药品品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2.1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需求激增
近年来,我国制药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疫苗、血液制品等为代表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以疫苗为例,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疫情激发了对我国流感疫苗的需求,2002年消费量不超过500万人份,而2004年则突破了1 500万人份。中央财政2007年和2008年分别投入国家免疫规划专项费用27.2亿元和29.2亿元,相当于2006年的10倍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有着广阔发展空间。
2.2冷藏药品安全与冷链管理受到重视
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了经营和接种点应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以保证疫苗的使用质量;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低温、冷藏设施设备运输和储存[1]。2008年11月,省级标准《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冷链药品物流管理即将有规可循。而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将有利于我国药品冷链体系的建立,做到行业的整体规划协调,以打造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服务平台。
3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面临的问题
3.1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目前我国的药品冷链检测还接近于空白状态,约有80%的药品和疫苗是在几乎没有检测的情况下储藏运输
的[2],冷藏药品的全程冷链是一个必然要求,可是由于管理机制等原因,许多需冷藏药品从出厂一直到患者使用的整个链条上,常常出现“断链”现象。据悉,我国已有冷链物流能力仅占社会需求量的20%~30%,许多需冷藏药品由于储存、运输的条件不能满足冷链要求而导致潜在隐患。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存在着发展相对滞后、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第三方介入少等问题。从全国各地的统计情况来看,疫苗的冷链流通环节存在着各种问题不容乐观,存在着重大的事故隐患。而冷链物流的滞后,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药产业的发展。
3.2冷链物流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
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备与国际相比差距巨大,主要表现为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在冷藏装备方面,我国的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日本拥有12万辆左右。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而欧洲各国汽车冷藏运量占比为60%~80%,中国汽车冷藏运量占比仅为20%。在冷库容量方面,我国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而当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耗能状态。在物流技术方面,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通过交换数据以达到识别目标对象的一项先进技术,在发达国家发展非常迅速,RFID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物流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应用的领域也不是很广,发展相对滞后。可见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在技术方面同样欠缺[3]。
3.3冷链物流行业缺乏有执行力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实施尚无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主要依靠的法规标准是2005年国务院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另有去年刚刚实施的浙江省的地方标准《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在冷藏药品冷藏标准制定上的滞后是整个冷链行业落后的重要因素,在监管上缺乏具有执行力的冷藏药品质量监控体系。总体来看,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实施仍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缺乏具有执行力的冷藏药品等药品质量监控体系,冷藏药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
4发达国家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借鉴
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日本的冷藏药品的供应链系统已初具规模,管理十分成熟,上游商品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可实现信息共享,而且条形码技术在药品物流行业应用广泛,使物流中心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再加上高自动化程度的储存和拣选设备,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仓库的管理,保证冷藏药品的物流作业高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物流成本。美国的一家制药集团也将在其供应链中采用RFID电子标签,对其实际效用进行评测。美国早在2002年成立了冷链协会,主要为运输温控货物指定标准化的指导原则。2008年,该协会发布了《冷链质量指标》,涵盖了包括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在内的各行业,用以测试运输、处理和储存易腐货物的企业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并将为整个易腐货物供应链的认证奠定基础。另外,各国普遍建立了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在完善行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经验和方法将为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甚至整个冷链物流业的政策制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5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在巨大机遇和挑战面前,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借鉴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弥补自身不足,实现中国冷藏药品乃至整个医药冷链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5.1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全温层配送解决方案,在节约社会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创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5.2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4]。作为物流的先进模式,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自引入我国以来,在各行各业中发展迅速,这些行业的发展模式对冷藏药品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将成为冷藏药品市场开展第三方物流的有利条件。
5.3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政府应当制定冷藏药品冷链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5.4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首先应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如运用“RFID冷温度管理系统”及“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5]。
5.5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6]。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协调好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国内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尚乏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流通服务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重视培养高级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勇,张友华. 中国冷链物流的最新发展和对策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79:69-71.
[2] 李丹荣,李伟松,硕楠. 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疫苗冷链检测系统[J]. 技术报告,2008(9):38-40.
[3] 梁毅,朱金宝. 浅析RFID在药品物流管理中应用[J]. 医药工程设计,2006,27(6):12-14.
[4] 汪云华. 我国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的环境和资源配置分析[J]. 中国西部科技,2006,19:52-54.
[5] 张革.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4):128-130.
[6] 周然,闫丽萍,谢晶. 中国水果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J]. 食品与机械,2009,25(1):152-15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