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运用ISM分析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范文

    单红忠

    [摘 要]本文运用ISM原理,建立了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5个直接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ISM;分析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2.030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2-0087-03

    1 前 言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我国传统产业的服装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已转变为服装企业对市场响应速度、服装产品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就在于服装企业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理解和对信息资源的争夺,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搜集、处理内外部信息的效率,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对服装款式、花样和面料需求的变化做出即时反应,便于企业分析产、销、存等变化,并对未来的市场做出预测,从而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服装企业的当务之急。

    由于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低,致使目前我国服装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不高,操作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计算机应用还是一片空白。另外,服装款式和市场的多变性也给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文拟用ISM原理,建立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系统分析给出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

    对策。

    2 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很多,经过对比研究,最终选定以下24项与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因素:

    ①服装企业信息化;②企业管理水平;③专业人员素质;④信息化意识;⑤行业解决方案的成熟度;⑥资金问题;⑦管理流程畅通性;⑧管理规范化程度;⑨目前企业计算机的应用水平;B10M络基础设施建设;B11P畔⑷嗽彼刂剩华B12<扑慊人员素质;B139芾聿棵潘刂剩华B146孕畔⒒内容范畴的认识与了解;B156孕畔⒒必要性与迫切性认识;B167装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B17P幸堤氐悖华B18F笠道嘈停华B192品特点;B20F笠倒婺#华B21H砑的适用性与可维护性;B22O低惩度氩出比;B23?发商的开发水平;B24H砑应用水平。

    3 运用ISM原理建立系统结构模型

    ISM(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解释结构模型)是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有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特点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辅助,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模型。

    (2)求可达矩阵并划分,做出系统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4 系统分析

    由模型可知,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是一个5级的多级递阶系统。其中,第二层有5个要素:①企业管理水平;②专业人员素质;③信息化意识;④行业解决方案成熟度;⑤资金问题。它们是直接的影响因素,也是目前影响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五大瓶颈问题,因此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底层要素分析,要解决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五大瓶颈问题,当前要抓的基础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硬件建设方面,首要的工作是要搞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网(Intranet),这是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工作;第二,软件建设方面,应大力提高各类人员的素质(包括计算机人员、管理人员、信息人员),通过培训和引进工作,尽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与技术的储备工作;第三,就整个行业而言,应根据行业特点,组织有关单位和开发商共同开发具有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以缓解目前各个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解决方案选择难的问题。

    5 对策建议

    为推进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进程,根据服装行业特点与上述系统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企业领导的重视,是实施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许多企业还是一片空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领导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甚至有些人对信息化的内容范畴还不够了解,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缺乏支持力度。因此,企业领导应大力加强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遵循企业领导参与的原则,尤其是第一把手的参与。

    

    (2)信息化建设与组织结构重构和业务流程重组同步进行。

    信息化的实施,可保证信息传递的敏捷性和畅通性,使企业能够对快速多变的服装市场做出即时反应。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与“串行结构”的业务流程,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新系统对信息的敏捷畅通,一般要求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化,业务流程由“串行结构”向“并行结构”转化,以保持信息传递的敏捷性与管理流程的通畅性。组织结构重构和业务流程重组应该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否则,新系统将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处理的特点,不能满足企业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的系统要求。

    (3)制定服装行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范标准,提高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

    服装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过程复杂、烦琐,许多服装企业每天处理着成百上千的库存单位,管理着无数的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再加上服装行业有着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这些行业特点给服装行业信息化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目前整个服装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

    鉴于当前服装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建议由行业协会信息中心负责,成立整个行业信息化建设协调组织,领导和规划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制定服装行业统一的信息编码、系统规范标准、实施规范细则,各个服装企业应依据该规范来指导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4)尽快改变目前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重“硬”轻“软”的观念。

    据调查,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各级部门的各级领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硬轻软观念,这些领导缺乏对信息化内涵的足够了解,对购置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一般比较热心,但对软件的开发和购置,则特别敏感,根本不愿为设计、开发、维护投入资金,最终导致开发的软件质量不高,实用性差,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低下,硬件资源严重浪费。因此,企业各级领导应大力加强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信息化内涵的了解,重视软件的开发、购置和应用,提高系统的投入产出比。

    (5)信息队伍建设和信息部门建设一起抓。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型的工作,从系统的开发、设计、实施、调控到使用维护,都需要既能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服装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因此,服装企业更应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尽快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队伍;同时,还应建立专业部门(信息部门)专门负责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部门应由各类人员组成,由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由于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所以,最好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组长,便于各方面工作的协调。

    (6)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实现方式。

    服装企业信息化可以通过3种方式实现:第一,用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这种方式开发的系统,能较好地结合本企业的实际,修改也比较容易。但受技术力量的限制,开发周期长。第二,通过开发商来开发。这种方式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但日后维护困难。第三,与开发商共同开发。鉴于服装企业技术力量的现状,第三种方式较为理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应尽量依靠企业自身技术力量和业务骨干,他们必须参与到系统的开发过程之中,参与开发的开发商只能起技术支持作用,应尽量避免采用交钥匙工程的方式。

    6 结束语

    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可加快企业反应速度,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快交货”的行业趋势;通过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改良企业的管理方式,尽快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管理落后的局面;信息化的实施,还能更新企业市场竞争观念。因此,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 钟安华,刘培月.浅谈中国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与集团化管理[J]. 纺织学报, 2004(4):130-131.

    [2]连蕾.提高企业信息化中国服装企业的必由之路[J].北京纺织, 2002(1):10-12.

    [3] 祝煜明.信息技术在中国服装行业中的现状及趋势[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3(3):223-2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