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创新教育应回归生活 |
范文 | 赵丹 闫艺馨 【摘 要】 大学创新教育,旨在培养个体的创新性,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推进大学创新教育回归生活可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坚持领导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系统学习与研究;人人创新、全员创新;开展创新性教学;组织开展大量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积极营造大学创新文化与环境;选准创新突破口。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教育;教育模式;回归生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了行业竞争的重中之重,个人发展能力也成为了竞争的关键。中国高等教育在扩张规模后应当将培养高级人才与开展知识创新作为其首要任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努力提升公民创新精神与能力已成为了高校的新任务。因此,这既是中国大学迈向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大学的神圣使命。 一、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一词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创新的对象为教育,创新教育则指的是为教育所做出的创新行动,例如创新教育模式;二是将创新教育当成一个专有名词,主要是区分于接受教育、知识教育的一种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个体的创新性。[1]大学创新教育主要指的是其第二种含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大多数创新教育指的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相应教育活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定义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2]杨德广定义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教育。[3]温恒福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人格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4]吕德雄指出,创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各项创新素质,最终培养创新人才。[5] 创新教育的提出是教育的新视界,体现着我国学术界在教育方面创新意识的增强。首先应当明晰教育的价值定位,理性的认识教育,将创新定义为教育的本质。创新于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应将其视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如果教育没有创新,那么教育将和其他的社会活动一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次应明确创新教育的具体形态。教育形态均应具有培养个体创造力的重大责任。[6]众所周知,创造性人才多种多样,既有专业性的创造人才,也有生活性的创造人才。学校和教育者应当悉心呵护并接纳每一种类型的创造性人才。最后应确定学校教育的职责。学校应当教授个体结构化的知识并培养其思维品质,在具有一定知识储备时注重个体知识关联能力的发展,从而做到迁移与应用。与此同时,学校应当承担起培训个体归类、综合、分析、关联等能力的重任,从而培养个体健康个性,促进个体创造性的发展。 二、现代大学生活的内涵及特性 现代大学生活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与社会的互动越来越多,大学应当主动营造和谐民主的环境氛围,自发地构建并完成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这些与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精神组成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架构,旨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1、现代大学生活的内涵 现代大学生活是大学为履行自身社会责任而自发建构的主体生活方式和环境氛围。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现代大学生活是融合了现代化元素并作用于一定生活条件的生活;第二,现代大学生活是对传统大学生活的“扬弃”,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第三,现代大学生活主要是政治、精神、文化、社区等生活的综合,各种生活之间联系密切,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生活的环境。[7]现代大学生活的主题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这同时也是现代大学生活的本质意义与价值。首先,现代大学生活培育个体的主体性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主体性主要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新的精神自我而改变自身的行为与意识。[8]现代大学生活为个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个体丰富自身,完善自己。其次,现代大学生活培育个体的创造性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现代社会中创造力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学应当对个体的独立性、创造性、个性等高度认同,将创新精神贯穿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促进个体对新鲜事物的积极探索。[9]最后,现代大学生活培育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大学生活注重陶冶个体情操,提升个体思想境界,以期实现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借助于丰富的现代大学生活开发潜能,促进个体自主自觉发展,从而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2、现代大学生活的特性 大學生活具有现代性,每个时代的大学生活均与其相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具有相应的时代特征。从一般意义来讲,现代大学生活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分别为:民主性、创新性、先进性、开放性、和谐性。民主性是指以人为本,旨在发扬个体的主体性与价值性。大学在具体的管理中应注重个体的参与,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获得新生,帮助其迈向新的人生征途。[10]创新性指的是学术生活创新,大学应当对社会的各方面进行理性的阐释与分析,反作用于社会反思,进而科学合理地指引学生,促进其积极成长。先进性指的是大学生活的高层次,大学在很大程度上聚集了人类文明先进成果,同时又具有高水平的专家与学者,这些与青年学生共同构筑了丰富的大学生活。开放性是现代大学生活的基础,现代大学生活正在从传统的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社会融合,使得大学生活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和谐性指的是主体与外界的友好,现代大学生活中,主体自身生活的和谐与校园生活主体间的和谐、外部环境的和谐是现代大学生活和谐的主要构成部分。 三、大学创新教育的困境及跨越 大学创新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满足个体人性的发展,开发个体创新潜能,从而提升其创新性。与此同时,学校应当与现实社会携手构建有益于个体创新性发展的文化环境,将大学建设成为激励创新、热爱创新的新型教育系统。 1、大学创新教育的困境 大学创新教育已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相应创新活动既体现了创新教育理念又有助于创新环境的营造。[11]但创新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层层阻碍,我国大学创新教育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新教育领导管理机制的问题;二是创新品质课程设置的问题;三是新型教学体系建设的问题;四是高水平科研体系建立的问题;五是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问题;六是教育主体创新品质评价的问题;七是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八是创新教育开展持久性的问题。浩歌曾经这样说到大学教育,“改到难处是教学,”[12]“改到痛处是教学。”[13]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系统的、全面的、持久的教育创新,需要相关人士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不懈奋斗。 2、大学创新教育困境的跨越策略 开展大学创新教育各学校应依据自身特色采取相应的策略,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坚持领导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创新主体在宽松的大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最好地创新效果。将领导与民主的管理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决策,从而促进大学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二是系统学习与研究。创新教育的特定内涵与特性要求其必须遵循特有的教学规律,同时系统地学习相应基本常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开展更深入地研究,制定实施创新教育的科学方案。大学在开展创新教育时应定期开展学员培训并成立专业课题组进行系统研究。三是人人创新、全员创新。大学创新教育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人。倡导人人创新、全员创新的理念,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进而提升师生创新素质,促使创新教育顺利开展。四是开展创新性教学。课堂教学与教师的帮助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体系,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切实体验自己的构想。此外,学校还应总结相关大学创新教育的经验,借鉴其优良之处。五是组织开展大量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活动的类型决定了所培养的素质,学生的创新素养需要通过创新活动来培养。学校应当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性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想象等。六是积极营造大学创新文化与环境。朱清时教授从创新者角度出发提出了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三个创新文化要素。[14]大学在促进创新的同时应当尊重学术、尊重科研人员,注重平等与民主,帮助创新者解决相关问题。七是选准创新突破口。学校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应依据本校具体情况选准一个或者几个突破口开展创新教育。突破口的选择首先应当简易可操作,其次应解决本校所存在的实际困难,最后应当能取得良好效果,开创大学创新教育新景象。 大学创新教育是与研究、反思、创新等紧密结合的教育行动研究,王坤庆指出,对教育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给教育哲学带来活力,可以丰富教育理论相关内容,可以促进一般哲学的发展。[15]因此,大学在开展创新教育时应将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断完善。 【注 释】 [1] 杨丽,温恒福.大学创新教育的内涵、难点与推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8.28. [2] 阎立钦.关于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EB/OL].http://www.edu.cn/20010830/210104.shtml. [3] 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4-45. [4] 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02-21(04). [5] 吕德雄.创新教育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啟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7.06.125-128. [6] 朱小蔓.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03.19. [7][9] 金雁.现代大学生活:内涵、主题及主要特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7. [8]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95. [10]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9. [11] 陈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04.26-29. [12] 浩歌.改到深处是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9.01.1. [13] 浩歌.再谈改到深处是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9.05.1. [14] 朱清时.在克服浮躁中构建大学创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8.Z1.29-31. [15] 王坤庆.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7. 【作者简介】 赵 丹(1992—)女,汉族,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闫艺馨(1993—)女,汉族,陕西宝鸡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