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分析与实验内容设计
范文

    赵前程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简要分析其原因,认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并对实验内容设计上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实验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4.046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4-0128-02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及原因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过去一度作为经济管理类9门核心课程之一,如今正渐渐失去其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或减少其学时数,或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取消该课程,或对主讲该课程的教师专业素质不严加要求,或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给予重视,似乎该课程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学生也对该课程不重视,认为与自身专业无太大关系,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现状原因分析:

    (1)课程本身的复杂性。该门课程是管理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对经管类学生而言相关的前续课程很少,虽然学校有相关的公共选修课,但学生很少有意识地选修相关的前续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会因对相关课程知识不理解感到难度大而逐渐失去兴趣。

    (2)主讲教师专业问题。主讲该课程的教师多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对相关的计算机等技术并不精通,因此在授课时会侧重管理部分,而人为地减少计算机部分,并且无法做到将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

    (3)一些错误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在此门课程上的侧重点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不要求学生具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教学的目的只是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而计算机专业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才要求学生开发小型信息系统。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管理与计算机失去任何一方都失去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都失去其实用性。管理与计算机不但都要有,而且二者要结合。

    (4)课程实验存在的问题。有的学校在该门课上无实验课,或实验学时数很少,或实验内容设计不合理,表现在实验内容无设计性、无实用性。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的重点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看,管理信息系统目前仍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核心课程,原因很简单,信息化思维是分析企业行为的一个视角,贯穿企业的不仅有物流、资金流,还有信息流,经济管理类学生必须有这个意识,同时也必须有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因此目前有必要对该门课程进行改革,恢复其核心课程地位。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前两个原因容易解决,管理信息系统虽然是交叉科学,但主讲教师只要把交叉部分讲解清楚,问题不会很大;主讲老师专业最好选择本科是计算机专业,而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管理的,或相反,如果没有合适的该类教师,就需要主讲教师进修相关专业弥补不足后再讲该门课程。针对后两个原因,笔者认为,该门课改革的重点应放在该门课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上。下面主要探讨这门课程实验内容设计上的一些重点问题。

    3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内容设计上的重点问题

    (1)实验内容必须涉及系统开发。有的学校教学时使用现有的系统,如各种ERP系统,分析其功能和使用方法,笔者认为这类实验不适当,原因是缺乏设计性。教育部早已要求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要占一定比例,设计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而言,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需要在实验中有一定提升,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必须涉及系统的开发,这样才能具有设计性。

    (2)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离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尽量不要去选用Visual FoxPro作开发工具,虽然多数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程,学生以此考计算机国家二级,而且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也能开发出较优秀的管理信息系统,但它不能体现管理系统开发的一般原理。我们选取的原则是选用前台开发工具与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分离的结构,如前台采用VB、VC++、Asp、Asp.net等,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SQL Server 2000、Oracle等,二者之间采用ODBC或OLEDB技术相连,Visual FoxPro是前台开发工具与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合二为一,并且二者功能都相对较弱,这种结构不灵活,不能体现管理系统的一般原理。

    (3)B/S结构与C/S结构的选择。随着Internet的发展,B/S结构正日益受到重视,虽然这种结构有响应速度慢,功能不完善的缺点,但目前看这些相对于C/S结构的问题,正逐渐被解决,B/S模式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现在的两种结构并存、互补转向单一B/S模式,网络技术的发展,.net技术的出现都使这一趋势成为可能,“数出一处,全局共享”是信息系统的本质要求,因此笔者的观点是选择B/S结构的信息系统作教学内容。

    (4)前台开发工具的选择问题。VB、VC++都不行,因为二者开发C/S结构的信息系统尚可,开发B/S结构上不具优势。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而言,Asp.net(C#)、JSP、PHP、Java也不行,因为这些都是以C++为基础的,对于只学过Visual FoxPro的学生而言,难度是相当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主讲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师也同样会有困难。Asp技术相对较简单,容易被经济管理类学生所接受,Asp中所使用的内置对象及Vbscript脚本语言的难度较小,FrontPage、Dreamweaver这些软件也能降低Asp技术的难度,如Dreamweaver的服务器行为可以减少代码的编写,所以笔者的观点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以用Asp技术作为前台的开发技术。

    (5)桌面数据库与网络数据库的选择。Access 2003、Excel 2003等小型数据库产品,被称为桌面关系型数据库,具有经济、简单的特点,以SQL Server 2000为代表的是网络关系型数据库,具有安全、高效、并发的特点,那么两种数据库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而言选哪种作学习内容好呢?笔者的观点是两种都可,因为桌面数据库可以用于网络环境,但如果学时充足最好采用网络型数据库,因为有些重要概念、思想、方法桌面型数据库涉及不到,比如日志概念、TCP/IP配置问题桌面型数据库就没有。

    (6)具体内容与学时数。许多老师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内容如果涉及系统开发,需要相当多的学时量才能讲授一个完整的系统开发过程。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阶段其本质、核心的内容并不多,核心的操作只有查询和更新,更新又包括添加、修改、删除三大操作,因此可以合并为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四大操作,所有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阶段的实际问题都会演化为这四大操作,如材料入库、员工增加、新进图书都是增加操作。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内容只要涵盖这些核心的本质的内容就可以了,如学时数充足,可适当增加管理控制阶段内容或DSS相关内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如以Asp+Access+Dreamweaver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用16学时即可完成实验内容,实现一个小型完整系统的开发,以Asp+SQL Server 2000+Dreamweaver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用20学时可以完成一个小型完整系统。建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不要低于16学时,以24学时为最佳。

    (7)计算机与管理学的结合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内容以系统开发为主,那么怎么能做到计算机与管理学的结合呢?实际上系统开发的第一个阶段要进行的是系统分析,这是管理学的内容,这个阶段在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教师往往因为要完成的是一个小的系统,而不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分析,而把系统分析的结果直接给学生,这会给学生造成不用进行系统分析或系统分析不重要的错觉。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独立完成系统分析,要给学生分配一定的实验学时,无论是采用面向过程的系统分析还是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都可以,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不要强求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调查一个大型企业,并要求学生画出该企业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写出企业内每个职位的说明书,使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正确方法,学会用计算机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总之,在实验内容中学生要分析的是一个小型系统,但必须具备分析大型系统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赵松涛.SQL Server 2000系统管理实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