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潮平岸阔待扬帆 |
范文 | 张少亮 近年来,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办教育围绕“落实政策、营造环境、搞好服务、规范管理”的思路,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抓手,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加强民办学校内涵发展,使民办教育在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加快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办教育现状及分析 (一)创造了多元共赢的办学模式 改革开放40年来,郑州市民办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幼儿园、教育机构)已发展到2488所,在校生86万余人,教职工61826人,固定资产189.72亿元。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五种办学模式:滚动发展模式、企业集团投资模式、校企联姻办学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模式和集团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并举,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民办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全市2488所民办学校中,民办幼儿园1177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62.7%,在园儿童数占全市在园儿童总数的52.8%;民办中小学172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30.4%,在校生数占全市中小学的20.6%;民办中专55所,占全市中专总数的67.1%,在校生数占全市中专的46.7%;民办高校11所,占高校总数的57.9%,在校生数占全市高校的48.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数量上,民办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河山,成为郑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三)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从资金、培训、评先表优、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等方面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开展免费师生体检。落实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重在惠民的原则,十八大以来累计拨付900余万元,对民办学校师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培训。组织学校安全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办公室主任等专业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每年组织市管民办学校校长、各县(市、区)教育局主管民办教育工作人员,到北京、上海、杭州等民办教育发达地区进行研修培训;对未取得任职资格的民办幼儿园园长、民办学校校长进行任职资格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奖励先进,引领发展。为发挥优秀民办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市政府、市教育局每年评选10所“十佳民办学校”、30名“民办杰出人物”和100名“民办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十八大以来累计拨付奖励资金近4000万元。 贯彻公办、民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相关精神,每年足额向市管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拨付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及公用经费,5年来累计拨付5000余万元。 深化行政审批和“放管服”改革。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做到省、市、县“三级十同”,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便民服务。 (四)依法依规加大管理力度 郑州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思想,依法依规加强民办教育管理。针对民办学校数量多、层次多的情况,我们首先加强常态管理,狠抓年检、开学检查、学校信息公开、学校信访投诉查处通报等制度的落实,确保学校平稳健康发展。市教育局每年组织专家对民办学校进行实地年度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回访,督促学校整改,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对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比如,市教育局开展“公参民校”专项治理,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意见(试行)》;积极引导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转型发展,适应新型的教育服务体系,2017年印发了《郑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基础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类民办培训机构转型發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依照教育部和省级相关部门规定的时间节点,对标对表,进行了专项治理工作。 二、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民办教育的思想还不够解放 受传统思想以及民办学校在发展过程当中自身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影响,一些部门对民办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民办学校缺乏认同感,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还没有站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高度,站在与国际接轨的高度,站在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的高度来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二)规范民办教育的思路还不够开阔 郑州市民办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全省一直是佼佼者。但是,随着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郑州民办教育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前几年准备以政府的名义出台一些具体的管理办法,因为没有上位法,一直出台不了。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可以由市人大出台条例或者由市政府出台文件,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扶持民办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大 教育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能否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至关重要。广州、深圳、温州已相继出台了有利于民办学校长远发展的实质性文件。郑州市民办学校用地、校舍建设、税收、水、电、气、排污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智慧郑州人才引进工程,旨在引进大批有志之士来郑州谱写人生新篇章,教育能否跟得上,能否满足外来人才子女上学的需要,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思考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把民办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要用招商引资的思想,来吸纳民间资金兴办教育。本着“不为我所有,只为我所用”的思想引进民间资金,本着“你发达,我发展”的服务宗旨引进教育品牌。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力度,提供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对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一视同仁,把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全市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中,为民办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服务力度,真正把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 用培育城市名片、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思路服务民办学校。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同意建立民办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对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规范、服务民办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政府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促进全市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民办教育成为城市名片 郑州市民办学前教育和民办中小学,对中小微企业投资人来郑投资具有强大吸引力。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对民办学校教师的关心力度、对民办教育品牌的培育力度,让民办教育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光添彩。 (责 编 帕 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