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高职院校人才流失现象 |
范文 | 杨丹 程忠泉 [摘? ? 要] 当前,高职院校由于人事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绩效考评形式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分配不公,教学科研平台较低,校内人文环境较差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文章浅析高职院校的人才流失现象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高职;人才流失; 防范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3. 079 [中图分类号] G647?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3- 0195- 02 0? ? ? 前? ? 言 人才是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是高校发展的原动力。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人才流动壁垒弱化,高职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1]。人才流失指“双高”——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流失或失去工作积极性,包括辞职、离职、走为上、考研读博,有去无回、身在曹营心在汉、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等多种形式[2],可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显性流失指人才调动、辞职、离职等。隐性流失指人才在事业上无追求、业务上无提高,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本职工作,得过且过[3]。人才流失在全国高校时有发生,为此各高校也用尽各种办法留住人才。但高职院校由于学校本身平台较低、人才管理混乱、人才政策不统一、各种不公平现象等情况[4],人才的流动性更大。现就高职院校的人才流失现象及防范措施谈一些思考。 1? ? ? 人才流失原因 1.1? ?人事管理尚未制度化 高职院校虽然进行了人事管理的有益尝试,但仍存在管理模式滞后的问题。人才引进的文件已经有了,但没有严格执行;协议有了,有人签有人没签,离辞职没有连贯统一的政策文件,人来人去,现拟定协议书,存在一人一份协议的情况。人才非圣人,总是站在己的立场,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考虑。如果有文件不严格执行,有漏洞可以钻,大家都去效仿,文件也就成了摆设。另外,人才引进机制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明确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盲目引进人才,存在重高职称、高学历,轻实力,进门容易出门难,庸才滞留的现象[5]。高职院校为了迎接评估和提升社会形象,不断鼓励教师学历进修,很少考虑采取何种形式拿到学历。当然,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观念落后、体制机制不顺、培训不足和激励不实等问题。 1.2? ?激励分配机制不健全 “德、能、勤、绩”不能有效地奖勤罚懒,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人有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要,按照 “量才使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教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3]。利益分配不公是造成人才流失的另一大原因。“不患寡患不均,不患贫患不安”,同样的人才不同的待遇,会激起更多的人才对学校的不满。人才的一大待遇就是安家费,多数学校均有相关文件政策,但安家费不能以任何形势克扣,要做到政策支持与实际行动相统一。 1.3? ?教学科研平台较低 高职院校在硬件平台上与本科院校有明显差距。对于人才需要的国家课题申请、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团队的建设,高职院校存在明显的短板,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才流失就是因为科研平台较低,不利于自己的发展,选择取得学位、职称后,跳到本科院校或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 1.4? ?校内人文环境较差 高职学校采取单一的待遇留人,在人文环境塑造方面重视不够,没有创造一个让人才公平竞争、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职称职务晋升选拔方式,致使人才在实现自我价值时只能“等、熬、靠”。而学校选人用人往往凭印象、凭关系,严重打击了一批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把一些真正有业绩、有才能、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排挤在外。不尊重人才的个性,把个性当缺点,把“不唯上”的求异思维当成“标新立异”,把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看成是“骄傲自满”或“不尊重领导”。没有容才的环境,人才也只能“远走他乡”“另攀高枝”。高职学校不注重教职工,尤其是中层(部门)领导个人修为、人品素养的提升,使人才与学校小环境格格不入,很难票选或推荐职务职称等。学校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是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更需要全体教职工长期维系才能改善的。 2? ? ? 人才流失管理措施 2.1? ?加强人才管理模式研究,强化预警管理,深度挖掘在职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健全人才引进、流出的统一政策文件,绩效考评实用化,健全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文件政策可以与时俱进,但必须人人平等。另外,在当今社会,高校不可能与教师签订大额或巨额赔偿协议,不可能用一根绳子“拴”住人才。应换位思考,在适当时机提出“末位淘汰制”。每年淘汰数名触犯學校相关文件规定、工作态度不认真、绩效较差的教职工。依据各项政策文件,要求每位员工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留住学校的尊严。准备跳槽时会权衡自己的去留,评估个人利益得失。学校应制定系统的、可操作的政策,在公平、公开、透明的基础上,激励、奖惩、约束员工与学校一条心,与学校“共荣同辱、共同进步”。构建科学的用人机制是防范人才流失的重要保证,加强人才成长环境的建设,建立适合人才发展的软环境,采用成就机制、特长机制、温馨机制、成才机制,营造“和而不同”,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氛围。人才并非完人,也有缺点,应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关心,使尊重人才真正得到体现和落实。除大力引进人才外,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在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各有所长,用其“长”,发挥最大效益,减少隐性流失。 2.2? ?加强教学科研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消除分配不公 高职院校薪酬分配上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应及时拨乱反正,取得教职工的基本信任。错误切忌不改,政策定要与时俱进,言行必须统一,分配务必公平。很多地方高职院校对薪酬分配机制不敢放开手脚,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工作绩效没有与收入分配挂钩,没有体现优劳优酬、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严重挫伤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不可估量的隐性流失。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加办学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尽力保障人才发展的硬件需求。 “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知识分子执着追求或“倔”性。人才作为学识修养较高的一个群体,其事业心和成就感较为强烈,对精神的满足和受尊重的需求更高。学校应关心人才具体困难,多表扬,多为人才提供必要的进修、晋升、环境平台,以感情留人。到机场迎接,不如去机场送别更感动。要营造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开阔心胸,提高幸福感和认同感。努力营造“同事”“朋友”“家人”关系,而不是“君可以不君,臣不能不臣”僵硬的行政关系,做到“治标治本”。高校在尽力做好软件、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了晋升空间的情况下,人才如果仍然选择离开,此为人才个人意愿,高校不应承担道义责任。 2.3? ?加强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教育,珍惜工作岗位,构建和谐校园 提升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校风,减少人才隐性流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职工努力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看齐,服务学校发展,避免“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蔓延。学校可与职工达成隐形的、心理层面的约束,即心理契约——学校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所共有的主观的、非书面形式的期望和承诺[5]。心理契约反映的是组织与员工对于对方所抱有的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在预料与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某些期望的同时,产生自己所希望出现的某种行为。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成员加入组织的动机与目的,如回报、提升、自我实现等;又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一种期望,如忠诚、尽职、奉献等。高职院校人才的隐性流失比较严重,的确不能以有形、无形条件挽留,“身在曹营心在汉”会造成恶劣影响,学校应及时按合同与其解约。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指出,和諧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础。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减少人才隐性流失。对于大部分知识分子来说,地方高职院校虽然相对落后,但只要事业有奔头,有用武之地,还是愿意留在学校工作。高校应全力提高教职工人文素质水平,珍惜工作岗位,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应摒弃“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3? ? ? 结? ? 语 人才流失,从过程上讲,是人才流动。人才流失就是从本单位流出,对本单位形成实际的损失。人员流动在全世界范围经常发生。“水往低处流”是自然法则,“人往高处走”是社会现象。高校首先要正视这种现象,学校大门始终是敞开的,现代法理社会也要求高校大门必须是敞开的。人才可以按需求进也可以按要求出,但都必须按制度办事。很多高职院校硬件、软件基础都比较低,往往寄希望于强硬的政策制止人才流失,但并不可取。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桎梏逐渐解除,人才竞争空前激烈,人才流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股潮流。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积极参与人才流动,吸引与淘汰并举。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营造教职工与学校共进步的情怀,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稳定师资队伍,珍惜工作岗位,增强服务意识。辞职的理由有一千种,但留下来只有一种,那就是相信学校会越来越好。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教职工的价值追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君.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才流失问题的探讨[J]. 管理观察, 2009(1):153-154. [2]刘建国. 人才流失对高职院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教育管理,2009(7):143-144. [3]钟敏. 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地方高职院校人才流失问题初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 259-260. [4]于学甫,胡全裕. 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7(1): 49-50. [5]宋世清.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 经济师,2009(6):116-1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