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门店运作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
范文 | 马玲 摘 要:《门店运作实务》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基于工作情境和岗位需求,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实践验证,项目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性,但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师资保障。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门店运作实务;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96 伴随着连锁服务业优质高效的新趋势,行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也相继显示,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大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课程,缺少实践操作,难以适应行业需求和市场转变。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基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理念和原理,对《门店运作实务》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在课程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 1 课程定位 根据连锁门店的工作情境,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岗位群主要有营运、防损、收银、管理四大类岗位。《门店运作实务》是一门职业技能课,围绕岗位需求,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门店经营运作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掌握货架陈列、商品销售、客户服务、盘点和防损等岗位操作技能,为将来承担门店店长及连锁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奠定基础。 2 项目化教学设计 2.1 课程理念设计 课程理念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坚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职业的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进行课程设计。第二,加强校企合作。吸纳连锁企业参加项目化课程设计,组织优秀连锁经营人员参加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外交流,参加校内外实训练习。第三,注重课证岗融合,将中级营业员、市场营销经理助理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融入教学体系中。第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融入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中,比如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参加创新创业技能竞赛、去企业参观实训等。 2.2 课程思路设计 根据连锁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市场调研和专家研讨,对面向职业的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门店运作实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最终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内容,具体思路流程如图1所示。 2.3 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连锁门店的工作情境和就业岗位群,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门店运作实务》课程的情境项目、能力目标及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3 项目化教学条件 (1)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丰富教学内容,督促学生浏览、学习各类连锁网站,让学生掌握行业动态及行业新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利用连锁经营协会。以协会活动为纽带,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 (3)利用实训基地。在连锁经营管理仿真实训室建立连锁经营體验店,使学生掌握商品采购、商品陈列、收银等技能。做到知识与技能同步训练,使学生更为形象地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吸纳优秀连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化设计和教学,走上课堂向学生传递最新行业信息,分享第一手经验。 4 结束语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对《门店运作实务》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作为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实践者,在丰富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连锁经营管理的实践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陈甦,往青.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一、任务导向”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课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7,(2):182-184. [3]魏小英,刘芳.高职院校《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4,(5):116-117. [4]项莉萍,张志刚.以任务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1,(3):196-197. [5]熊小霞.“企业经营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58-62. [6]曹林峰.《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02-1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