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地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
范文 | 谌鸿洁 姚大飞 杨子江 郭波 摘要:实践教学基地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得以落实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结合地方独立学院土建类专业转型发展的需求,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构建,修订了土建类专业实践基地教学计划,探讨了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措施。旨在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转型发展;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5.084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鼓励和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对于地方高校的转型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也是一次发展机遇,学校必须抓住这次机遇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转型模式。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中,土建类专业工程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要,是培养土建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基地是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场,建设好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及社会资源办学,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要建立紧密型、深度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实践教学基地。 1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依据当前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实践教学训练应接近于实际工程环境进行真实训练,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新修订后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大块。其中基础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语言训练、计算机能力训练等项目,专业实践模块包括各种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综合实践模块包括科研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等科目。保证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渗透、相互支撐,在教学计划安排的顺序上遵循“认识——训练——能力”的递进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规律。笔者按照上述思考构建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2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计划 我校目前开设的土建类专业主要有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根据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制定的实践基地的教学计划如表1。 3适应学院转型发展,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必须面向人才市场,充分体现“注重理论性,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强调灵活性”的特色,加大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3.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组建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团队 目前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虽然近年来土建类专业教师队伍总规模在增长,但相对于在校生数占整个专业的比例,严格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偏低。当前应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优先聘请有土建行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授课或指导学生进行工程社会实践。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形成理论和实践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团队。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或聘任制度,从校外企业引进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建筑行业的专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解决他们的教师身份或制定与之匹配的兼职聘任薪酬制度,使得引进或聘任的人才安心、稳定地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服务。 同时学校要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数量尚不足,很多教师课头多、课时多,淹没在课时中,无暇顾及应用实践,无暇顾及专业主攻方向,放弃了教学、科学研究,影响教学。学校要制定激励教师参与实践的机制,促进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利用假期深入企业每天均记一定的学时工作量,补助差旅费,激励教师深入实践。教师自己也要做好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规划,或深入企业、公司或跟随团队,或承接工程,承办某项活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去,把自己泡进应用实践的大海中去,至少参与几个项目的全过程。了解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过程,熟悉行业岗位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学习当前实践应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行业执业资格证的考试,培养行业专家,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3.2规范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规范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学校教务部门要对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教学系(部)根据专业实践教学情况遴选实践教学基地并负责搞好基地的建设工作,制定基地实践教学计划,落实安排好实践教学内容,实践过程中拍摄和收集好学生实习及教师指导的照片、文档等过程材料,并搞好每次实践教学的总结分析材料。 学校教务部门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日常管理,每学年要安排时间会同教学系(部)下到实践教学基地例行检查,查看和评估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情况,可以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评价标准,定出评价的一级、二级指标(表4),并结合具体的二级指标研究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基地的建设给出评价。针对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要求,对在基地建设中不履职不尽责、没按要求完成实践教学指导任务的教师应给予批评,因管理指导不到位,造成学生及基地出现安全问题的,要进行纪律处分并追究相应的责任,每学年末,根据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巡视评估考核情况,评选出优秀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应的管理指导个人进行表彰。 3.3加大投入保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维护和发展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关系 为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建设需要,并积极争取获得地方财政专项支持,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成效。同时实践基地也需重视与学校的合作,除了在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提供支持以外,每年也要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基地的建设,保证基地正常运作,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确定为实践教学基地以后,首先,学校和教学系(部)一定加强与基地的联系,维护和发展好双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强化土建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系(部)要做好与实践基地的校企合作计划,充分开展产、学、研多方面的合作,安排专人负责与基地沟通联系开展日常工作,建立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每当一次实践教学活动完成以后,教学系(部)应召集参与此次实践教学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基地的相关领导、基地的现场指导技术人员、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及管理人员召开研讨会,对本次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不断促进和完善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管理,改善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在专业办学方面也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基地企业的作用,邀请建设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方位参与土建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研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和编写教材。第三,学校和教学系(部)要依托教学基地进行教科研方面的改革研究和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让广大教师从企业施工、管理一线发现研究課题,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共享研究成果。同时学校可以利用自有的教师资源对基地单位的员工进行岗位理论知识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理论水平,促使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 4结束语 国家推动具备条件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和加强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联系和利用社会资源加快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制定好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教学系(部)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安排和落实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计划,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沟通联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子江,姚大飞,郭波.独立学院土建专业转型路径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6):21-25. [2]刘红军.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企业协同育人[J].武汉理工大学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0):144-147. [3]徐慧娟,黄峻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12):93-1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