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扎实、高效开展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工作 |
范文 | 张晓丽?张增新 摘 要:特种作业人员是煤矿的主力军,抓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就等于牵住了安全的“牛鼻子”。如何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日常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减少“三违”行为,是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重要途径,煤矿生产安全,是矿工生活幸福的第一需要。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和区队日常培训管理的经验,对我矿煤矿特种作业人員日常安全培训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开展;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为我们做好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尤其对于煤炭这一高危行业而言,培训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和百年大计。2017年《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的出台,进一步建立了“企业自主培训,部门强化考核,执法与服务并生”的安全培训管理新机制,对煤矿培训工作提出了更严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培训规定》,2018年3月12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进一步做好我省煤矿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煤矿企业每年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日常安全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四学时”。《意见》已实施一年有余,我矿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与基层单位领导、技术员、培训员、职工座谈时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离我们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1 我矿特种作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我矿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工作经过一年的开展,从试卷和职工的反馈建议上来看,大家对本岗位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在2018年年底的考试结束后,工人们对有些题目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这充分说明特种作业日常安全培训工作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大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与技术队长、培训员、职工交流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培训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1)部分基层干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每月的下队考核时发现,一些领导一见面就抱怨工作忙,觉得培训是一种负担,认为职教中心不体谅井下工人的辛苦,不顾井下的生产,增加基层负担,对职教中心开展的培训工作有排斥情绪。 2)基层培训员成了典型的“夹心饼”。近几年,国家对煤矿安全培训工作高度重视,要求越来越高,检查越来越细,考核越来越严,有关培训方面的活动、检查增多,由于基层领导对培训工作缺乏重视,对培训员工作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培训员的工作难以高效开展。煤矿是连续性生产的企业,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职工时间、精力有限,往往不愿意参加培训,尤其是培训占用休息时间时,就向培训了“亮红灯”,抵触情绪严重。培训员就成了“夹心饼”。 3)区队培训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敬业精神。由于培训工作比较繁杂,再加上采掘一线单位的培训员身兼几职,造成区队培训员更换频繁,新旧培训员交接不力,培训工作后遗症现象严重,对培训工作和本职岗位责任制了解不清,培训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部门对培训员的入门没有严格把关,没有进行专项培训,造成部分培训员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情结,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4)基层兼职教师授课缺乏技巧。基层教师授课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授课方法单一,职工学习兴趣不高。目前,全矿特种作业日常安全培训的教学一般都是技术主管负责授课,由于时间仓促,工作忙,精力受限,学习内容载体不新颖,方式方法生硬,导致培训质量不优,效果不佳,成为制约培训效果的瓶颈。 5)职工培训学习类活动过多,职工不堪重负。部分区队特种作业人员种类多,比如有些队有四类特种作业人员,每种类24学时,就需要组织96个学时,再加上平时的“三个一”活动,科室领导送教下区队活动,本占线开展的一些活动等等。为完成这些工作,不得不占用职工休息时间,职工喊累,牢骚满腹,技术员也抱怨组织起来困难。 6)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配套的制度和健全的激励机制作保障。目前,特种作业日常培训,虽说有计划方案,但不够科学,执行也不到位。另外考试形式缺乏创新,激不起职工的兴趣与斗志。 2 扎实、高效开展煤矿特种作业日常安全培训工作的建议、对策 1)提高培训工作地位,树立培训工作权威。培训工作要求高,就必须要高看一眼。作为区队领导,要深刻认识到培训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和百年大计,不仅关系到员工素质提升,更关系到员工生命安全,培训如果“得过且过”,事故就会“得寸进尺”。一是要树立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的鲜明意志和坚定态度。选拔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工作认真,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员工担任培训员;其次区队领导要认真学习国家、河南省、集团有关培训方面的文件精神,以身作则,模范带领,不折不扣宣传、贯彻、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三是区队领导积极协助、大力支持培训员的各项工作。适时改变所在单位的培训奖罚办法,使区队培训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四是区队领导要深入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解决好工学矛盾,教育、激励工人去学习,去提高自身素质,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多数学”向“全员学”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枯燥学”向“趣味学”转变,从“需求学”向“成长学”转变,高度重视,高质量、高标准干好培训工作,让培训的音符传递到每个角落,切实用培训之浆撑安全之舟,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2)建立培训员准入资格,每年对培训员进行一次专项培训。若要培训更有效,唯有源头紧起来。职教中心应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区队培训员准入资格,严把入口关,真正让有能力、有干劲、有责任又热爱培训工作的管理技术人员进入培训管理的队伍。对新培训员进行为期不低于24学时的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为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职教中心应在每年年初对培训员进行一次专项培训,强调培训员职责,学习培训员岗位责任制,传达上级有关培训的文件精神,指明工作目标,强化考核细则,加强培训员的管理。 3)搭建全矿特种作业人员APP学习平台。随着当代设备工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职工培训的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强国” APP学习平台和“河南专技在线”APP学习平台的做法,从基层挑选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与职教中心专职教师结合,制定出各专业的教案、课件和讲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上,每位特种作业人员通过客户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有选择性的自行学习。设置“专业模块”和“答题活动”,每天每个专业推出一道题,每周每个专业推出5道题,让职工通过答题对学习中的问题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实行积分制,让职工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职工学习时间累计24学时后,可以自行选择考试,实现真学习,真练习,真考核。 4)每年对特种作业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职工的脚步是积极向前,还是厌烦磨蹭,将对培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给他们注入“兴奋剂”,使培训工作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高效。“高技能人才不仅需要课堂上教,更需要在实战中练”,把理论学习与岗位练兵、实操比武有机结合起来。每年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一次技术比武活动,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演练。理论考试采用上机操作,成绩用分数与时间两项指标去考核。实操比武可根据国家制定的各工种的实操标准去考核,依据标准打分。对理论、实操成绩优秀的给予重奖,让职工在实践与竞技中不断提升素质,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参加培训学习既能提技能又可以赚收入。” 总之,特种作业人员是煤矿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抓好特种作业人员日常安全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是常新常谈的课题,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不断探索,常抓不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都是追梦人,在追梦的路上不停跋涉。我相信,在集团、矿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在区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全体职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特种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培训工作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将会助推一矿安全高效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