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水平与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
范文

    李建梅

    

    

    摘要:伴随着“营改增”项目的开展,不同行业经营管理和定价策略也随之改变,这就会对企业实际营收产生影响。为了有效优化管理规范,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发展规划。本文简要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税负水平与公司价值研究现状,并对“营改增”后税率变化、抵扣范围、流转税平衡点等重要组成部分行了集中研究和分析,最后阐释了“营改增”对于不同行业企业价值的影响,仅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 企业税负?????? 公司价值?????? 流转税率均衡点

    中图分类号:F812.42;F275?????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5月1日,我国全面推进了“营改增”试点项目,原有税制结构也得到了彻底改变,能在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直接税的应用价值,各个行业都呈现出不同的管理体系,利用“营改增”维护公平税负、优化生产经营结构、扩大国际贸易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1“营改增”对企业税负水平与公司价值研究现状

    在增值税应用和处理的过程中,不仅能避免重复纳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对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税收和企业价值关系讨论过程的研究,为“营改增”的确立和运行创设了良好的空间。“营改增”能从根本上对企业财务绩效以及行业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引导企业价值的创造。

    目前,相关学者对于上海“营改增”试点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的是融资租赁行业,借助“营改增”不仅能有效降低行业中企业的基础税负,也能为设备实际使用者采购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进税款抵扣提供便利,能为行业发展和规范化运行提供保障。但是,“营改增”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并非千篇一律,之所以存在意见相左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不同行业税负测算方式以及替代变量等基础参数体系存在差距[1]。

    2“营改增”后税率变化和抵扣范围

    “营改增”应用前,营业税主要分为两个基础档位,为3%和5%,多数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生活性服务业都是5%,只有少量娱乐产业为3%到20%。需要注意的是,营业税体系内,计税工作的基础性依据就是企业实际营业额,在“营改增”推行后,增值税本身是价外税,也就是要将不含税的营业额作为基础依据,由此可见,在“营改增”运行后,增值税的基础性税基明显要低于营业税。

    结合“营改增”运行机制和增值税条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想进一步对增值税进项税可抵扣范围予以分析判定,就要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相应的推论。例如,在建筑行业中,抵扣范围较为广泛,不仅涉及施工材料、施工人员,还包括机械班台的所有费用,都需要在进项体系中进行抵扣处理,建筑企业构建固定资产进项稅额能有效完成抵扣控制。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取得地皮的成本、建筑工程成本都是较大的项目,均能进行进项抵扣,但是由于受到土地增值税以及社会施政配套相关费用的影响,支出能抵扣。加之房地产企业毛利率较高,使得其增值空间增大,就会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增值税数值较高。

    除此之外,在“营改增”运行后,政策体系对于企业采购管理过程以及财务管理过程的要求也在增多,一些管理较为规范且整体信誉度较好的企业会受到供应商的认可,并且也能及时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就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订单,这些企业在“营改增”运行后增值税成本并不会出现非常大的波动。但是,对于一些管理不规范且无法与合格供应商合作的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不及时,往往就会导致可以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企业对应的税负也会增大。这不仅仅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利用“营改增”对行业进行约束和规范,将有效推动市场经济向着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方向前进。

    3“营改增”后流转税率均衡点分析

    所谓增值税,就是指商品在流转过程开始前产生的增值额度,要将其作为征税对象,形成流转税。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毛利润接近企业应征税的增值额度,要想对“营改增”后流转税率均衡点进行分析和判定,就要结合相关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行业毛利率和增值税关系等式,以便于对企业增值税税负进行测定,从而判定行业负担的税收水平和实际情况,并且有效讨论行业利润增减过程,为测算行业账面价值变化提供保障。关系式为,其中,f表示行业流转税负水平变化率、p表示行业原有的营业税税率、k表示行业增值税税率、r则代表行业毛利率。若假设f=0,则不同行业的营业税税率和“营改增”项目推行后的增值税税率就能借助公式对税负不变时的毛利率平衡点予以测算。

    3.1不同行业的具体内容

    结合以上公式,对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后流转税率均衡点进行分析判定。结合行业建筑行业实际情况对具体参数进行分析和判定,有效维护计量过程的完整性,也为行业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

    第一,若是建筑行业“营改增”前实行营业税税率的p=3%,则“营改增”项目后k是10%,即得出,其中,r为0.27,则“营改增”后流转税率均衡点毛利率为27%。这就能得出,在建筑行业中,若是自身毛利率在27%以上,则企业运行“营改增”后,需要负担更高的流转税负。而对于自身毛利率在27%以下的建筑行业其税负会相对较小,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市场现状进行分析[2]。

    第二,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前营业税税率p=5%,则“营改增”项目后k是10%,即得出,其中,r为0.45,则“营改增”后流转税率均衡点毛利率为45%。相对应的,若是自身毛利率在45%以上,则企业运行“营改增”后,需要负担更高的流转税负。而对于自身毛利率在45%以下的房地产行业其税负会相对较小,将其作为节点进行分析。

    以此类推,就能对金融保险业、生活性服务业等进行系统化判定,从而测定相关毛利率指标,主要是借助公式,代入相应的利率参数就能得出具体结论,对照分析后得出最终结果。

    3.2相关实证研究

    在对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动态予以分析的基础上,要想对具体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就要对流转税在“营改增”体系中的平衡点予以关注,充分关注不同行业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在判定相同点的过程中,要基于同一个假设条件,若是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不变,除了营业税和增值税外其他各项税具体情况

    和参数也维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就能对综合增减情况进行整体税负的判定。文章中选取某数据库中的全行业合并财务报表数据,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利用grossProRate代表毛利率,利用Asset代表合并财务报表体系内的总资产自然对数,有效分析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被解释变量分析变量关系,从而判定企业总资产规模、年度、行业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是否会对企业税负产生影响。在营业收入既定的基础上,企业的实际税负率就会增加,不仅要考虑变量,也要对控制变量予以判定。其中,Tax均值为0.0211、grossProRate均值为0.2761、Asset均值为9.5270、ROE均值为0.0678、year均值为2012、indNum均值为7.0087[3]。对其进行回归结果分析,企业的毛利率和企业实际税负在1%水平范围内呈现正比例关系,若是毛利率增高,则企业整体经营状态较好,且获得更高经济利润的几率也会增大,尤其是在税率维持基础不变数值的情况下,则企业税费会增多。

    综上所述,企业整体税负的增加进程和速率会远远高于企业收入增加的速率,尤其是在毛利率增长的情况下,企业实际税负率、流转率以及毛利率会形成协同变化趋势,在“营改增”政策体系内,就能有效利用税负变动情况判定流转税变动范围。

    4“营改增”对企业税负水平与公司价值的影响

    4.1营业收入的变化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营业收入主要是含税收入转变为不含税收入,基于此,在“营改增”之前,报表中涉及的营业收入总额会相对减少。若是以建筑行业10%的增值税率作为研究案例,假设企业对运营企业间的营业收入进行评估,为1千万元,在“营改增”项目运行前,企业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栏就要填写1千万,但是,在“营改增”项目推进后,列表中金额就要借助公式进行计算为1000/(1+10%),得出909.09万元,相应的销项税金就不能作为营业收入进行入账登记,要将其列入到应缴增值税的贷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部分企业在营业收入规模相当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利润表中营业收入数额降低的情况。

    4.2利润表中成本归属

    在“营改增”项目运行后,利润表营业成本中的数额只能被计入不含税的部分,并且进项税金需要从缴纳金额中进行借方抵扣,并不构成营业成本。若是企业在计量期间的营业成为1000万元,在“营改增”项目推进前,其利润表中营业成本就要记为1000万元,但是,在“营改增”项目运行后,若是企业购买相关材料或者是服务增值税发票的进项税金共计100万元,则最终被记录下的营业成本金额就是1000-100=900万元,相应的100万元就要在应缴纳增值税借方抵扣中予以管理,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当期需要缴纳的增值税税款[4]。

    4.3利润表中营业税金

    在“营改增”推进后,利润表中的营业税税金和附加栏中的相关参数都会出现变化,其主要是对企业计列营业税、城建税等项目的登记,企业要归集土地增值税和消费税,将其作为抵减营业收入的项目,尤其是在“营改增”运行后,营业税被取代,营业税收入本身就是不含税收入,项目归集城建税等,金额则会出现减少。也就是说,“营改增”本身是对国民经济参与者进行财富分配规则调整的重要机制,能借助财富分配效应,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5]。

    5“营改增”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推进过程中,要想系统化分析其对不同企业产生的影响,就要结合行业特征和发展进程全面判定,有效分析具体情况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对“营改增”影响税负管理要求的内容进行判定,充分分析金融业、建筑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中“营改增”运行过程如何维持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价值。

    5.1金融业

    主要是将金融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进行结合,针对其进行统一讨论。因为金融保险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本身的成本就是费用的常规化支出,并且,在“营改增”运行后,整体税率调整的幅度并不是非常大,基于此,要从行业发展全局和市场运行趋势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有效落实更加系统化的判定机制,从根本上了解“营改增”对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对金融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价值进行判定,“营改增”对上市公司账面营业额产生的影响较小,其对企业价值的制约程度不深。

    5.2建筑业

    结合“营改增”流转税负均衡要求进行分析和计算毛利率过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讨论,从而就能有效判定“營改增”对不同行业账面价值产生的影响。我国近几年建筑企业毛流转税负均衡点和企业税负均衡点之间能保持平衡[6]。结合相关内容可知,增加上市公司基本利润,就能提升企业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行业运营管理工作开展进程中,一些细化行业体系和要求中毛利率水平往往高于税负均衡点,例如,一部分园林类建筑企业,其整体毛利率明显要高于税负均衡点,若是从这个角度分析,则营改增会将导致上市公司税负增加,在企业运营中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税负率也会增大,相应会减少利润,造成企业价值的降低。

    5.3工商业

    在“营改增”全面推进后,其本身就能对原有实行增值税的行业带来较好的引导作用,生产性工商企业就是最关键的行业类型。

    一方面,“营改增”落实后,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中,基础性税项都能被作为增值税进项税予以抵扣,从而有效完善具体操作,在满足“营改增”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也能保证相应经济利润贴合实际[7]。

    另一方面,“营改增”运行后,原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得的税票等基础项目和增值税进项抵扣之间不能形成等价关系,营改增应用后抵扣链条也会更加地完整和有效。最重要的是,多数增值税的进项税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处理。基于此,“营改增”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性工商业企业税负,也能科学化提升企业的利润,并且有效维护企业的基础价值。

    正是基于此,在对相关情况进行判定的基础上,要结合“营改增”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建立对应的判断体系,从而有效分析企业价值的变化,制定更加贴合企业发展且顺应“营改增”运行的战略规劃。

    5.4重资产类型企业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发展,重资产类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要积极应对“营改增”政策体系的相关内容,从市场结构和发展现状处理,合理性提升自身的企业价值。所谓重资产类型企业,指的就是港口码头、交通能源以及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项目,这些企业的基础资产体系十分雄厚,并且需要较多的固定资产作为发展基础,从而建立对应的投资项目,投资后要借助固定资产的折旧,实现投资分期的缓慢性收回操作[8]。

    因为“营改增”运行后,企业固定资产可以被视为进项抵扣项目,因此,能有效减少重资产类型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且,也能有效提升企业价值。一般而言,构建固定资产运营模式的过程中,有效减少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也能为企业获得较多的进项抵扣金额,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利润和实际价值管理工作的全面可持续进步,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全面运营和监督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重资产类型企业在运行“营改增”后,也能刺激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固定资产制造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会涉及到房地产业、建筑业以及机械制造业,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也为经济运营和国民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确保这些企业能获得更多的订单,业务量实现全面优化,无论是企业账面利润还是企业价值都会有所提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营改增”运行后,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管理规范性,积极优化企业价值,企业流转税负增加,市场价值会随之增高,企业只有秉持更加标准化的运营方针,才能真正顺应“营改增”的政策趋势,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财贸研究,2013,24(1):95-100.

    [2]袁雪飞.“营改增”对试点企业税负和盈利影响的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6):120-123.

    [3]李治华.“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影响及完善对策[J].人民论坛,2014(2):96-98.

    [4]许晖,岳树民.“营改增”的经济效应与增值税制度完善: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18(6):24-33.

    [5]贾国兴.“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基于厦门市的调查分析[J].商业会计,2015(4):80-82.

    [6]黄珊珊.“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6):203-204.

    [7]王传亚.“营改增”税改对企业税负及财务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7(23):65-66.

    [8]黄玲.探析“营改增”税改对企业税负及财务指标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12):16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