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融合与创新:文创视域下大运河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 |
范文 | 张旭媛
摘要: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大运河抒写了浓墨重彩、绚丽辉煌的篇章,它连接了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承载了中华儿女为修凿运河抛家舍业、自我牺牲的高尚品质,既是中华民族血脉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传统和灵魂的积淀,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从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传播路径出发,系统分析了运河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瓶颈,并与当下文化传播的热门行业文创产业相结合,提出融合与创新两个关键词,是文创视域下运河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运河文化;文创产业;传播;保护 一、引言 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在中国历史上为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融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流程最长、范围领域最大的河道,是中华儿女勤劳智慧的心血和创造精神的代表。近代以来大运河的地位逐渐没落,其实在历史上大运河与长城具有同等的文化身份地位,长城为刚,运河为柔,长城代表边疆与国土,是刚正不屈、革命岁月、民族救亡的精神象征;大运河代表血脉与融合,是国家统一、和平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大运河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区静静流淌,历经千年不朽,是活的历史,在展示中国特色、融合古今文化等方面,大运河比长城具有极大优势。 但是随着科技尤其是水利工程的进步,大运河昔日辉煌已不复存在,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运河贯穿南北交通要道的地位日渐衰落,周边环境的改变导致大运河多处断流,环保意识的淡薄导致运河多处区域臭气冲天惨不忍睹,城镇空间规划又迫使大运河牺牲河道填土造楼……但是自从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运河文化的建设治理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致认同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在这个时代,大运河迎来了巨大的压力、机遇和挑战。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大运河现状分析出发,通过殊构模型的方法,对大运河文化进行归纳,并从文创视域下探索运河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一份贡献。 二、大运河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运河文化:中华文明的见证者 从国家层面来讲,大运河具有文化载体和联结纽带的双重意义。首先,大运河既包括物化的运河河道及附属建筑,也包括观念中虚拟的大运河,即大运河承载的民族精神和信仰,大运河之所以被称为文化载体,是指其对文化融合、传播、创新方面的作用,运河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吸收,经过长年的“物竞天择”,优秀的文化被保留下来,并融入创新元素,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大运河文化载体功能的发挥,就是给不同地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使其杂糅吸收融合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所以“运河文化”不是一个单纯的物化名词,而是一个与运河相关的包含经济、政治、思想等层面交互作用的结合体。其次,虽说运河文化是一个结合体,但是却有着明显的跨区域特征,不仅跨越了地理上从南到北的自然区域,也跨越了不同朝代的空间区域,比如燕赵、齐鲁、中原、江南等不同的文化圈。大运河贯穿南北,同时又与东西河道及交通枢纽相互连接,形成了经济、文化传播的网络,所以,运河文化本身的演变与其承载的文化脉络,作为文化联结紐带沟通古今连接世界。 (二)运河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人类学家克鲁柯亨指出:“所谓一种文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修建大运河以及依靠大运河的便利所形成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活圈,不仅依靠大运河为生的商人、工人等群体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而且运河流经区域百姓的生存、生计方式也与大运河息息相关,并且造就了不同的思想观念,风格流派等。生活方式不会因为运河断流而消失,也不会一成不变,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世间百态通过运河显现出来,才是运河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千百年来,运河文化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转化成自我组成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刻入人们血脉中,所以,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将物化的运河遗产向死而生地转化为活的灿烂的文化、习俗、记忆。 三、大运河文化传播现状与瓶颈 (一)大运河文化的传播现状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与运河沿线城市共同面对的问题,大运河遗产整体性文化价值转化是其中的关键点,然而在这一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以区域为主体的地方性战略制定时,由于地方政府局限性较高所以不能从整体格局来挖掘运河遗产的文化价值,缺乏统一协调规划,导致建设效率低下,每个地区各行其是,各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却无大运河沿线城市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对大运河的体验以点为主,各地区之间无甚联系,整体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二是虽然在国家层面表现出对大运河的重视,但是地方区域在实施建设时没有将其放在核心地位,地方文化与运河文化之间有冲突,因为传播运河文化、建设运河体验点等做法为地方区域带来的利益远不如城市开发、新城建设等,相比之下,地铁、房地产等的开发更能激发地方政府的热情,从地方经济主导型发展理念的视角来看,很难对大运河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做到知行合一;三是对大运河价值的认知态度与开发视角之间存在差异,在漕运兴盛阶段,大运河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同时也确立了自己的经济主导地位,现在需要沿线城市反哺运河,经济投入就是主要的限制因素,所以在此情况下,实现阶段性目标就会优先于建设长效机制,形象与形式就会重于细节和过程。 (二)大运河文化的传播瓶颈 通过对上述现状的分析,发现大运河文化传播之路道阻且长,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瓶颈:第一、对于“文化”这类看似有形实则无形的东西,在实际传播时难以找到入手点,对于大运河文化来说也是如此。自先秦以来大运河沿线就是儒家、道家、墨子等诸子百家思想的发源地、传承地、繁荣地,是多元文化最丰富的地带,例如京城古都文化、津门工商文化、河北燕赵文化、河南中原文化、山东齐鲁文化、楚汉文化、淮阳文化等诸多形态。将这些地方文化与大运河自身的文化相融合,从而找到适宜在当地传播的切入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第二、没有找到适合有效地传播方法,大家都在讲要传播运河文化,但是怎么传播如何传播这一问题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现阶段的做法主要停留在修复建筑物,建设博物馆的阶段,有形的实体遗产传播已经卓有成效,无形的“文化”传播却收效甚微。文化是一种理念,它可以借助实体之物传承,现有的文化产品大同小异,缺乏新意,运河的故事多是陈词滥调,所以传播手段及方法至关重要。 四、文创视域下大运河文化的传播路径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具有文化传播的特殊作用,将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文创产业契合,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运河文化,而融合与创新,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体现。 (一)融合 大运河流经不同的地域,不仅有小桥流水鱼米之乡的惬意,也有大汉之源淮海雄风的磅礴,江南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等,在大运河的流波中聚汇融通,魅力四射,天津杨柳青年画、沧州铁狮子、吴桥杂技、淮扬菜、扬州八怪、枫桥夜泊,都是大运河储存的文化记忆。正是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大运河文化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可以说,运河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体。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分析,文化的融化即意味着不同文化元素符号的融合,由此呈现出的作品才会更有新意和诚意。2014年导演在创作舞蹈剧《遇见大运河》时曾说:“大运河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并且他认为大运河不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于是他邀请外国的艺术家为这部作品配乐,邀请来自不同地方的普通市民参与创作,正是因为融合了许多不同的元素,这部作品才会有久远的影响力。 大运河流淌了上千年,见证了沿线地区的成长蜕变,大运河文化与沿线地区本土文化只有融合才能解决二者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也更加贴近生活在运河沿线人民的真是生活,对运河文化传播大有裨益。在文化创意方面,可以将两种或多种文化元素相融合,制作人们喜闻乐见的高质量文创产品,比如苏绣服装加以北方装饰,历史街区如窑湾古镇中设立中原风貌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文化层出不同,或昙花一现或影响深远,但融合是不变的主旋律。 (二)创新 1. 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传播方法。“互联网+文化”这一技术手段近年来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文创热”的浪潮依然风头劲猛。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文创产品的优美已不用赘述,它的网站页面制作同样美观大气,犹如在阅读一本制作精良的书目,它涵盖的类别也有很多,包括产品,游戏,甚至还有壁纸皮肤。反观大运河,没有一个官方正式的网站对大运河进行系统介绍,只是搜到零星的新闻报道之类,由此可见一斑,大运河文化传播不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会事倍功半。运河文化的传播不能只局限在河道、建筑等物化的遗产上,运河文化精神及内涵才是更有价值意义的,可以通过走访调研对运河沿岸城市风土人情城市文化进行梳理总结,根据调研成果可以拍摄许多反映运河文化的影像资料如央视拍摄的《大运河》纪录片,还可以根据大运河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改编为电视剧,因为对于传播受众来讲,影视剧的形式更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大运河体系庞大,沿线城市众多,文化风格也多种多样,所以不必追求统一,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创作出的文创产品才更有味道,也能打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其次,运河沿岸手工艺发达,许多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类产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出去,吸引感兴趣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以保证传统手工工业后继有人,得以传承。 2. 建立特色旅游小镇。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人们出行喜欢居住民宿,喜欢有地方特色风俗的景点,可以充分利用游客这种求新求奇的心理通過发展旅游业传播运河文化。以苏州为例,古城苏州宝带桥畔、环古城河边,一艘艘大小船只穿梭往来、游人如织,千年古街七里山塘依旧风景如画繁花似锦,吴江古纤道摇身变为普通市民家门口诗境般的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可以借鉴苏州旅游发展的经验,打造属于自己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 3. 创新全民参与机制。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文化传播也可以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北京“讲好运河故事”的做法就值得全国范围内借鉴:挖掘未发现的、梳理现存的、征集民间的、创新现代的,全方位深化运河文化的内涵,拓宽运河文化的空间。《遇见大运河》在进行创作时也征集了民间群众和运河有关的不同故事,最终挑出100多位民众参与制作。在互联网技术如此普及的今天,这一做法并不会耗费过多人力物力,借助网络平台就能进行与民众的互动,充分调动民众积极性,从中吸取灵感,创作优秀、接地气的文创作品。文化服务于人民,如果没有密切与人民贴合,会让文化理念浮在半空,与民众产生一种距离感,所谓以文化人,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运河文化的氛围,并为其感动自豪。 五、结语 在阐释中发现大运河文化遗产正处在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时间节点,国家和社会具备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意识,只是在方式方法上有所欠缺。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运河文化在传播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传播大运河文化不只是建设实体物质遗产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大运河的精神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国人的思想行为;第二、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发展成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也不乏浑水摸鱼,昙花一现的项目出现,其原因大多是为了在消费市场上获得成功,依靠几款设计精美但是没有文化内涵的文创小产品来主打,形式大于内容,忘记了文化才是文创产业设计的本源。文化创意产业与运河文化相结合,可以吸取优秀的经验,但一定要注意格局眼界,大运河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第三、大运河文创产品设计本源是文化基因的延续,文化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如果将大运河比喻为一个匠人,我们所要传播的究竟是匠人的作品还是匠人的工匠精神呢?毋庸置疑当然是后者,这才是文创产品的任务所在;第四、大运河文化是融合的文化,它贯穿古今连接南北,是历史与现代的大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开辟一条融合与创新并进,内涵与形式兼顾的特色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识挖掘大运河的文化价值, 并将其与文创产业利用现代技术高度结合,将历史的物件创新表现,才能使运河文化发挥更大的价值,使其影响源远流长,使其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路上, 有如在历史上一样, 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晗,赵荣,郗桐笛.基于文化线路视野的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J].人文地理,2013(03). [2]奚雪松,陈琳.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04). [3]毛锋,聂跃平,陈述彭.伟大的生态文明工程——对中国大运河遗址的再认识[J].地球信息科学,2008(04). [4]葛剑雄.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刍议[J].江苏社会科学,2018(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