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辽海文化教学研究
范文

    何广华

    

    摘要:面对文化多元的新时代,地域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理应受到充分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将辽海地域文化作为关注对象,揭示了辽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形态,探讨在新时代推动实现地域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互动结合,进而推动辽宁地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地域文化教学;辽海文化;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继续扩大教育开放,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作为来华留学教育承担者和践行者主体,有责任思考如何开展对外文化教学活动。从地域文化视角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是在中国逐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重要角色的历史进程中,根植于丰厚地域文化,树立中国形象、展示文化风采,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强国地位与影响而提出的新课题。

    1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现状概述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深入,将地域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联系起来,开始受到研究者关注。从省外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独特多样民族文化的地域省份,此外还包括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省份和地区。从省内来看,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较少。王晟伟提出要坚持中华传统文化与辽沈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探求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体验式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车正兰提到应该利用辽宁文化历史优势,制定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传播战略。周琳娜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研究成果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讨的方向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们仍有必要继续深入挖掘探索,讲好辽宁故事、展示辽宁风采、弘扬辽宁精神,真正实现地域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良性互动,推进辽宁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2辽海文化特色与优势资源分析

    2.1山海人文景观独具

    地处东北亚的辽宁背陆临海,山海景观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融为一体。辽东、辽中、辽西各具风采,从空间布局上看,呈现出比较鮮明的区域性特征,形成了半岛海滨风光区、名胜古迹风光区与历史古迹风光区。以辽宁境内的“四大名山”为例,医巫间山位于锦州北镇市,名胜古迹众多,位居东北名山之首。间山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奇秀的自然风光而成为中国北方的旅游胜地。千山位于鞍山市,属于长白山支脉,景色秀丽,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宗教景观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度假游赏。凤凰山位于丹东,融自然和人文于一炉,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异,四季景秀”而著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药山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北部,系千山余脉,因盛产药材而得名,清代时即与医巫间山、千山、凤凰山齐名。

    2.2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辽宁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开始繁衍生息。据考古学家发掘整理,在辽海大地上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众多嗍,年代最久远的是位于辽宁营口大石桥地区的金牛山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遗址。特别是朝阳地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有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和彩陶等重要文物可以看出,该地区的社会文明已经达到了新高度。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宁史前文化,显示出辽河文明与黄河文明交相辉映,共同点亮了古老中华文明的曙光,标志着辽河流域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远古时代辽宁地区代表性文化遗址,见表1。

    此后历经夏商周直到明清时期,辽宁地区不同程度受到中原文化以及周边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先后创造出燕文化、汉魏文化、鲜卑文化、高句丽文化、契丹文化、满族文化、外来移民文化等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化风貌,留给后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辽宁地区还是清王朝的兴起之地。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并列为全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还有著名的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都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政治和历史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和鉴赏价值。近代以来的辽河大地内忧外患。旅顺口的军事要塞、大连湾海防炮台、旅顺万忠墓、日俄监狱旧址、“九一八”事变展览馆、锦州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等,都见证了近现代以来辽河儿女的抗争精神和英雄意志。

    2.3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辽河大地上长期生活着以汉族为主体,包括满、蒙、回、朝和锡伯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满族主体即生活在辽宁地区,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我们从饮食、服饰、居住、婚俗、节庆、丧葬、语言、艺术和宗教等方面,都能领略到强烈的带有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关东民俗文化。一是饮食文化。满族的饮食习俗,是与其长期生活其问的关东特殊气候环境相适应,随着本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二是服饰文化。满族人的民族服饰表现出北方骑射民族的生活特色和审美情趣。著名的旗袍就源自满族女性的袍服,现已成为中国服饰文化的象征和符号。三是民居文化。满族人的传统民居带有本民族文化烙印。至今仍然因其具有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价值而被人们所传承和欣赏。辽宁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留有众多的清代建筑遗存,著名的“兴京”赫图阿拉城、“东京”辽阳、“盛京”沈阳,都刻有鲜明的满族风情烙印。四是婚丧文化。满族婚俗经历了从最初的群婚制、对偶婚制,到后来的一夫一妻制,其婚嫁习俗中融合了很多汉族的风俗成分。满族人的丧葬习俗主要继承了女真人的丧葬仪式,同时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五是歌舞文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满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包括歌舞技艺、剪纸刺绣、文学书画、语言文字等等,体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满族人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本民族语言文字

    满语和满文。流传到今天的不少地名、姓氏和个别器物名词,包括东北话中很多常用词汇都来自于满语。文学方面,中国历史上先后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在诗词、小说、戏剧、书法等方面享誉文坛。六是宗教文化。满族人信仰萨满教,形成了满族特色的宗教风俗习惯。跳神等仪式活动仍然是许多中外游客特别关注的文化体验对象。

    2.4方言文化东北味浓

    辽宁方言主要由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三部分组成。按照现在汉语方言区划分,辽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是形成普通话的基础语言,非常接近现行普通话。但是如果对照普通话标准,与现行普通话又有若干差异和不同,带有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而被称为“东北味”。一是语音方面,辽宁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为突出。杨春宇将辽宁方言划分为五个方言片区,即登连片、盖桓片、辽东片、辽西片、朝峰片,并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分析概括了辽宁方言语音方面的特点。二是词汇方面,辽宁地区方言土语丰富,具有浓厚的乡土味道。据研究,辽宁方言在词汇方面儿化词、复音节词较多,口语化特征明显。三是语法方面,与现行普通话较为接近,当然也存在特殊地域特殊用法的情况。

    2.5海洋文化时尚浪漫

    辽宁环渤海,接黄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包括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丹东六个地级市,是名副其实的海洋资源大省。沿海民众从语言文艺、饮食居处、节庆礼俗、宗教信仰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留下了众多的风物传说和民间故事,记录了辽东辽南地区文化演进和时代变迁。以辽南地区的大连为例,大连文化融合了齐鲁文化、关东文化、俄日等外来文化,具有开放、包容、进取、时尚的诸多文化元素,素有“北方明珠”“浪漫之都”的美誉。大连海洋文化概括起来,一是海洋文化历史悠久.二是海洋景观千姿百态,浪漫迷人;三是海洋产业发展良好,海港码头完备,已成为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四是海洋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成为深受海内外欢迎的宜居之城和旅游之城。

    3辽海地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育的结合

    3.1结合地域文化,打造辽海文化品牌

    辽海文化具有鲜明的关东文化特征,这是属于包括辽宁在内东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同时又兼具外向型海洋文化。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就需要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加强辽宁本省地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在宣传展示各类文化的同时,建设辽宁省地域文化资源库,在信息化、全媒体时代搭建地域文化网络综合展示平台。多层次多侧面发掘辽宁文化资源,在“走出去”与“请进来”中,通过交流与互鉴,推动辽宁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在对外汉语教育实践中,各类教育主体应该结合辽海文化资源,展示本地文化亮点,打造具有关东风情特色的文化品牌,在对外文化交流与互动中,传播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中华多样文明和文化,扩大文化影响,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比如举办校园国际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多彩文明、推动不同地区文明文化交流互鉴,已经成为一些院校的品牌活动,值得推广与借鉴。以大连地区为例,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举办的国际文化艺术节,以及大连海洋大学等举办的海洋文化节都很有代表性。这些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多样化建设,深化了国际化人文交流机制,进而推进大学的国际化建设步伐。

    3.2提升地域文化意识与多元文化素养

    加强地域文化教学离不开教师们的努力和素养。从目前的文化课教学现状来看,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课教师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很有意义,切实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并增强文化自信,让教师们成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进步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从教师自身来说,针对目前文化课教学中存在的“以教材为主、以教师为主、以传统方式为主”问题,教师们应该有时代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了。特别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下,文化课教师应该积极创建“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在积极阐释和传播中華多彩文化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理解、包容与尊重。

    3.3建立和完善地域文化课程体系

    现行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主要还是落脚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对身处其中的丰厚地域文化资源关注不够。因此,有必要在现行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中,整合地域文化课程,建立和完善较为成熟的开放性、创新性文化课授课体系,比如结合留学生的实际需要,增设综合文化体验课、民俗文化专题课和有关辽宁文化交流史方面的课程。同时创造条件,增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破除中外学生之间学习生活方面的障碍和壁垒,把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融入到中国学生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中去。另外,组织专家学者在调研分析辽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编写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满足留学生需求和适合教学的文化类教材;建立地域文化教学资源库,更好地促进文化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4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最为根本的自信。作为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和研究的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这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从地域文化角度促进文化国际传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需要我们拓宽视野,整理发掘新时代视角下的地域文化资源,探索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新内容、新样式、新路径,在中外融通中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丰富内涵与深刻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