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医务人员医德素养的方法探索
范文

    杨春燕

    摘要: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通过制度保障、医德医风教育、人文技能培训等措施,重视医务人员的医德素养,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内涵,为群众提供健康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德素养;文化内涵;医德医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医德,即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与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德是衡量医生的一把尺子,通过它可以量出医务工作者的思想品德,量出医务工作者对待事业的态度和对待患者的情感。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中教育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极为根本的一环。

    1医德素养的现状及意义

    近年来,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医德医风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在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医务人员过度关注工资奖金之外的收入,急功近利、情绪浮躁,不能站在病人的角度真正为他们着想,这就导致了矛盾的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了病人的利益,也损害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

    良好的医德素养有助于维护医务人员的形象,提升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助于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人民健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与医院的发展、形象与信誉息息相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学科发展,改进医院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还可以提升医院品质,形成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个人而言,提高道德修养,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加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素养呢?

    2提升医德内涵的措施

    医德内涵的内容包括:救死扶伤、尊重病人、文明礼貌、廉洁奉公、保守医秘、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医德形成是长期的过程,包括医德伦理学习期、医德萌芽期、医德成长期、医德社会化前期、医德成熟和持续期几个阶段。因此,医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常抓不懈。为了提升医务人员的医德素养,医院不断摸索、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各类培训,加大考核力度,不断探索提升医德内涵的方法和措施。

    2.1完善制度加强宣传

    医院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职业道德领导小组,强化《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宣传教育。修订了《严禁索要和收受红包的规定》,完善了红包的定义、明确了收红包的处罚力度并规范了退红包的流程,使“九不准”落到实处。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省纪委网站公布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省卫计委发布的医疗卫生行风建设廉政风险提醒通知书等身边的典型腐败案例,让全体党员干部受到教育。结合党委的“两学一做”活动,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暖医”行动。通过开展“暖医”行动,在院内形成拒绝冰冷、善于倾听、用心溝通、争做暖医的浓厚氛围。广泛通过传统纸媒、电视栏目、新媒体以及医院的网站和微信作为对外宣传“暖医”的重要阵地。多种媒体的交错、结合使用也是医院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群众服务、推进“两学一做”的重要载体。

    2.2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把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常抓不懈。全面开展医德规范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医学生领会医德规范的要求和标准,从而增强医学生的医德义务感,培养良好的医德良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坚持新职工岗前廉洁教育制度,每月一次科室职业道德学习,每季度一次医院道德讲堂。突出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把医德医风教育作为全体员工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周周末定期向中层以上干部、风险岗位人员手机发送“廉政短信”,这些短信成为大家的手心标尺,提醒领导干部随时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医德专题报告,学习廉洁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推进《中国共产党廉政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要求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办事,督促党员干部细照、笃行。以贯彻落实党内两部法规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提供纪律保证。

    2.3人文培训提升内涵

    医院通过创建文化理念,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和人文氛围,用浓郁的文化底蕴浸润每个员工,发挥文化在医院管理、技术、服务方面的巨大作用。全院医护人员知礼、义、廉、耻,持温、文、尔、雅,彰显仁者爱人的儒家风范。多年来,正是这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使“始于需求终于满意”的服务理念得以落地生根。

    医院开创文化管理的先河: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为全体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培训;分批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领导能力提升修炼集中封闭式培训”;组织专科主任以上人员参加“医院核心理念与技能培训”,医院获批“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成为全省医疗机构中首家具备中国医师协会授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资质的医院;举办多期“人文沟通执业技能培训班”,医院192平米文化长廊落成;建院120周年系列活动更是彰显了百年名院风采。

    系列文化理念的植入,让医疗服务的技术手段插上人文的羽翼,更增添了人性的温暖,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学殿堂的圣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历代德艺双馨的大医在职业生涯中诠释医德的实际行动,让医德教育更深入人心。

    2.4加强沟通提高技能

    医院将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腔镜模拟手术、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外科基本技能及综合技能等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内容涵盖急救医学、内科、外科、护理学、诊断学、手术学等,对全院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临床护士、临床型研究生、医学实习生定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将教学、示教、操作、考核等融为一体,为临床医师技能培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医院举办“门急诊服务核心理念和技能训练班”,对门急诊医技窗口人员进行服务流程及沟通技巧的培训,梳理出门急诊特殊服务场景以及服务流程缺陷100多条,编撰《门急诊服务规范》,供窗口科室日常工作学习参考。

    多次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使医务人员真正的代入患者及其家属的角色,客观分析他们的言行和相关事件,从而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识别和处理医患关系中复杂的情感反应,进而在共情所需的“换位思考”“情感护理”和“观点采择”三项能力中得到提升。

    青年医师午问论坛“麻辣谈”,给忙碌的医务团队提供一个相聚、相谈、同行交流的平台,传递正能量,纾缓负能量,开启多视角多维度的思考和表达模式。

    医院注重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提升医德修养,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把传统医德观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传统医德观,知荣辱、明是非、分善恶。促使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逐渐提升大家的道德情操和医德境界,逐步增强医学道德修养。

    3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3.1健全监督机制

    医院有完善的行业内部监督机制,由原则性强、工作负责、政治觉悟高的医务人员组成医德医风监督小组,每月对各科室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做好社会监督,医院设有意见箱、投诉箱、院长信箱,开展病人与家属参与的医德医风调查座谈会,聘任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监督,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强化措施,力求实效。

    3.2完善考核体系

    将医德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考核指标,医院监察部门不断完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信息平台建设、加强考核力度来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医德考评工作。将各类获奖、锦旗、表扬信、退红包及科研成果、论文纳入考核加分项,不断探索,完善量化指标,制定符合医院行情的考核标准。每年年底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考核,医德考评分为自评、科评和院评,对照考核细则,对每位医务人员进行逐项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对医德高尚、服务态度好的医务人员给予加分激励,对违法医德、造成很坏社会影响者進行扣分惩戒,而对造成重大医疗事故者,则进行一票否决。2017年应参加考评1781人,实际参加考评1757人,考评优秀38人,良好1708人,一般10人,较差1人;2018年应参加考评1856人,实际参加考评1848人,考评优秀64人,良好1782人,一般2人,考评结果整理归档。

    4成效显著成绩斐然

    多年来,医院积极探索医院文化建设,重视医务人员的医德素质教育,提升人文修养,广泛宣传“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良好医德礼仪,形成了良好的医德氛围,涌现出一大批暖人心的医务人员,有旅游途中救人的眼科医生、公交车上热心救助老人却默默离开的急诊医生、有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年轻又资深的中医传人……医院服务得到市民广泛认可,近三年共收到表扬信277封,锦旗654面,退红包605人次,共计740414元,满意度指数逐年提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