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范文

    郭鸿炜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明成果,蕴含着丰富的地缘政治思想。中国特色地缘政治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还需要对传统中国的地缘政治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既有助于认识和把握中国地缘政治的基本规律,也有利于维护当代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儒家的“服事观”“以夷制夷、怀柔德化”“和合”的地缘政治思想对于中国地缘政治的思想形成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兵家提出“仁义地缘”“富国强兵”。墨家提出非攻和平、兼爱互利。纵横家提出“连横合纵”“远交近攻”。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启示我们,在国防建设方面,地缘政治的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地缘战略空间安全。外交方面,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共处的外交战略。地缘战略方面,应该坚持海陆并重的地缘战略。安全防御方面,要实行积极防御的地缘军事战略。

    关键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地缘政治;外交战略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地缘政治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智慧的继承和创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爛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历久弥新。中国传统社会数千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地缘政治意蕴,对当代中国地缘战略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地缘政治是基于一个在人类生活中最悠久和最广泛的根本事实,是指与地理因素紧密相关的政治及相关问题。地缘政治思想是最悠久的人类政治思想,地缘政治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对地缘政治早有认识,虽没有提出系统的地缘政治理论,但是注意到地理因素对军事、国家安全的制约关系,形成了系统的策略和思想。儒家、道家、兵家、纵横家等思想著作中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地缘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影响深远。

    1.1儒家的地缘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应对战争和治边的策略,奉行“德莫大于和”的原则,勾勒出古代中国地缘政治智慧的总体架构。儒家地缘政治思想在古代中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思想包括:

    第一,“服事观”。《尚书·禹贡》中指出:“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钰,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服事是指明确核心地缘区和外延地缘区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和整体结构。“服事观”要求各服都要忠于中央王朝,维护君主权威和王朝整体利益,这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与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服事观”作为儒家地缘政治思想的灵魂,是建构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的核心理论,还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础,确定了地缘政治层次治理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治理模式和理论根基。并逐步演化为维系中华民族命脉的地缘政治治理系统。

    第二,“以夷制夷、怀柔德化”。儒家非常重视德治与教化在地缘政治中的作用。“以夷制夷”是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通过利用敌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隔阂,逐渐地分化、瓦解、消灭周边非华夏民族和其他对自身政权构成威胁的诸侯国,而形成的壮大自身,谋取相对安全的一种地缘政治策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逐渐演化为应对周边夷族和本国少数民族的一种地缘政治策略。“环柔德化”,就是倡导“和合”地缘文化理念,主张“德莫大于和”,“德泽洽,则四夷课使如一家”,认为对周边国家和藩属国施以恩泽,可以达到武力征服达不到的效果,儒家强调德治与教化的同时,主张不干涉他国内政,并主张与周边的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维护中华礼制文明下的地缘政治安全环境。

    第三,“和合”。受地理环境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古代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缘政治思想。和合主义是传统中国地缘政治思想的精髓。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地缘政治思想源自于西周时期的“礼治”思想,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主张把国家之间和谐交往作为对外关系和周边外交的宗旨,倡导“天下为公”“协和万邦”“讲信修睦”“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强不执弱、富不侮国”,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其次,在外交活动中强调推己及人,倡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相处之道,欲行“王道”,就不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人。提倡国家之间“兼相爱、交相利”,反对战争。在和合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指导下,古代中国中央王朝与周边国家之间进行军事会盟、缔结和约、政治联姻等,达到了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的目标,以仁礼之道维护了中华文明治下的地区秩序。

    1.2兵家的地缘政治思想

    第一,“仁义地缘”。仁义地缘倡导公正原则,表现为对内对外都坚持公平仁义。以仁义对待临国,以争取周边国家的支持和拥护。仁义地缘的关键是坚持正确义利观,“计利当计天下利”,不能只想着自身利益,还要兼顾其他国家,实现利益共享,反之,则会成为天下之公敌。这在周文王与姜太公的对话中得到了较好体现,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天下归心”之道,姜太公答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归和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以武力虽然能够战胜他国,但是不能赢得人心,惟有公平正义方能使对方心悦诚服,由此可见,在国家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秉持仁义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富国强兵。《管子.形势解》指出,“煮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为政,领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侵犯也。主之所以为罪者,贫弱也。故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虽出名器重宝以事邻敌,不免于死亡之患”。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以“追求和平”为根本价值取向,注重内敛的“富国强兵”。“富国”,就是国库充裕,能够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兵,就是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两者相辅相成。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均认识到富国强兵是地缘政治的第一基础。认为无论外交手段多么高明,地缘战略多么正确,如果一个国家不富强,也不能在地缘政治中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国富兵强与否,是地缘政治的立足根本,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管子.治国》指出,“今世主有地方数千里食不足以待役实仓,而兵为邻敌,臣故为世主患之。夫地大而不垦者与无地同;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同。”管子主张治国的关键在于国富兵强,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也惟有国富兵强,才能在对外战争中获胜,从而实现扩大疆土的目的。

    1.3墨家的地缘政治思想

    第一,非攻和平。墨家主张:“一同天下之义”,倡导“非攻”学说。墨子认为,战争破坏生产,致使民不聊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墨子指出,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以强凌弱的战争。“备者,国之重者。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认为,“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如果国家对战争没有积极准备,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导致“则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罪也”,“今若有能以义名立于天下,以德求诸侯者,天下服之可立而待也。”墨子十分反对强国侵略弱国,他认为强国的侵略行径是比盗贼更坏的行为。非正义战争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仅对小国不利,对大国也有伤害。反对攻伐兼并等不义之战,提出用正义的防御战争阻止不正义战争。墨子倡导国家之间以联合的方式止战维和,共同抵御不正义战争带来的危害。

    第二,兼爱互利。墨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争于战国”的局面,“今若国与国之相攻,此天下之害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是因为“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其所以者,以不相爱也。”墨子提出兼爱互利的思想,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即不分地域、民族、血缘以及身分,普遍平等地相爱互助,“视人若己”,推广兼爱换位思考,人与人应实现“爱无差等”,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同自己的国家,视别人之家如自己之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1.4纵横家的地缘政治思想

    战国时期,由于战事纷繁,地缘政治力量变幻莫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运用地缘因素来制定战略是十分流行的。纵横家为各国统治者出谋划策,对战国时期地缘政治形势影响极大,被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具体思想包括:

    第一,连横合纵。进入战国以来,战事纷繁,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齐国和秦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其它五国从南到北呈纵线排列,地缘政治力量变化莫测。中间五国加上齐国为纵,秦国与任何一国的联合都约略横状。“事一强以攻众弱”,张仪分析了秦国的地缘战略优势和各国的军事实力,主张破坏六国已有的联合抗秦联盟,伺机各个击破,即连横的策略,“合众弱以攻一强”,苏秦认为,韩、赵、魏等小国必须联合起来与大国抗争,共同对付秦国的威胁。苏秦提出,在多国发生冲突的形势下,小国不断遭受各大国的进攻和掠夺,小国无法单独与之抗衡,要与形势相同的国家结盟,只有联合起来与大国抗争,利益就会长远。在领国之间发生冲突时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能急躁,根据形势的变化,坚守国家核心利益,“形同忧而兵趋利也”,在各国相互争夺利益的前提下,应“约于同形则利长”,苏秦认为,“臣闻战大胜者,其士多死而兵益弱”“用兵穷者亡”。在冲突中不要先打第一枪,不要先发动战争,先发动战争的国家即使最后土地得以保存,也不能实现长治久安。

    第二,远交近攻。远近,指区分各国的边界距离。战国时期范睢,总结秦国和各国争夺的经验,提出远交近攻的地缘政治思想,就是对齐、楚等距离秦国较远的国家先行示好,稳住他们不干预秦国攻打邻国之事。魏国、韩国地处中原、天下之枢纽,应首先攻打秦之较弱的领国魏和韩,除去心腹之患,魏国和韩国臣服以后,则北可威慑赵国、南可攻伐楚国,最后再攻打齐国,这样由近及远,必能统一天下,远交近攻战略的提出和实行,是秦国地缘战略的重大转折。为后来秦国的强大做出了最大贡献。

    2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的当代启示

    在中国几千年的地缘政治实践中,中国产生和涌现出丰富的地缘政治思想,博大精深、独具特色,從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力图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学说,使之在世界的地缘政治思想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世所公认的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学说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地缘政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引与价值支撑。

    第一,国防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地缘政治实践证明:动乱是祸、稳定是福。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保障自身安全和地缘战略空间不受威胁,实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将人民福祉与维护世界和平相统一,将国内和谐稳定和国际共同繁荣作为中国外交的目标。积极树立“大国防”理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军事现代化建设,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相协调的方针。军队建设方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严治军。加大国防的投入力度,重视科技实力的提高,建立具有强大威慑力和高科技密集合成的海空联合攻防系统,以强大的国防实力捍卫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力图实现国家总体安全观和民生幸福指数的同步增长,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

    第二,外交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核心内容为“和合”。表现为“和而不同”“和平相处”的外交哲学和安全理念。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强调与周边国家包容互鉴,实现良性互动,以道德教化维护和巩固国家利益。中国即使兴师动兵也更多是处于自保的防卫性质,区别于近代以来西方强势崛起的地缘政治理论。这种和平发展战略不仅融入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性诉求,而且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为当代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奠定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当代中国也应该充分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地缘政治思想中“和合”地缘文化的精髓,吸取地缘外交的经验教训,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共处的外交战略,秉持中华优秀传统地缘政治文化精华,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力量,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等文化交流活动,塑造中国的大国形象。

    第三,地缘战略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由于立足点是基于处于核心圈层国家与外围国家之间的地缘争夺,往往只重视陆地地缘的角逐,带有明显的重陆轻海的先天缺陷,是典型的大陆型地缘政治观。当代中国应努力克服中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中缺乏海权观念这一致命弱点。当前,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吸取中华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中的陆权思想,以强大的陆军加强内线防御和边疆建设,化解周边安全困境,稳定周边安全局势。同时,在海洋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枢纽情况下,我们要彻底转变传统重陆轻海的地缘思想,坚持海陆并重的地缘战略思维,在维护中国生存权的同时还要维护中国的海洋权,建立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打造重要的海港、海峡、湾区,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四,安全防御方面。中国传统地缘战略防御观带有浓厚的“中国中心”思想,“固土自守、保家卫国”。具有一定的消极保守性,是一种狭隘的世界认知模式,中国在迈向世界性大国强国的目标下,必须构建新国家安全观,审慎对待周边安全环境,寻求和维护中国的安全边界是地缘政治的首要任务。应该坚持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并根据国家地缘战略的需要,采取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始终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在具体的战役、战术问题上要积极、灵活、主动,逐步增大海军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加快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为中国争取宝贵的战略缓冲地带和纵深地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