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海洋文化课程开发之需求调查 |
范文 | 陈瑜潇 鲁林华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亟需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以舟山地区朱家尖小学为例,对朱家尖小学的学生行为意向、海洋文化课程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使海洋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本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传统海洋文化课程开发,期望对舟山地区课程改革建设、传承舟山特色海洋文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程资源:传统海洋文化;开发利用;需求 中图分类号:G 423文献标识码:A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意味着学校有了开发课程的权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在国学文化盛行的当下,舟山地区对舟山特色传统文化课程研究少之又少。而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两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全民教育和全方位教育,课程开发就是要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打破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向三维目标一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让所有老师亲自参与到课程编制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升其反思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学科教学对他们来说是有敬畏和疏离感的,每一步教学都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课程文件,而开发校本课程使国家的配套材料成了他们自主选择的对象,做到给教师松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2 课题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以舟山朱家尖小学为切入点,发放学生问卷调查,了解朱家尖小学开发校本课程现状以及学生的需求,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朱家尖小学的个案研究,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舟山其他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对舟山地区其他小学也有借鉴意义。赫钦森和沃特斯认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将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位。[1]本研究从小学生的需求出发去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2] 2 调查的对象与内容 2.1 研究对象 朱家尖小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海洋文化教育特色的学校,拥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朱家尖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让不同需求的学生在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能有机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为实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提供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己拥有一支由“教师、家长、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为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学校还开发了三十多门以基地实践为主的校本课程,其中海洋文化课程有创意沙雕、动感沙画、微型沙雕制作等。特别是创意沙雕这门课程,已刊印成校本教材,并在每周三课时进行教学。 2.2 对学生需求内容调查 学生需求不仅是教育的内部需求,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不仅是需求调查的重点,也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所在。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在学生需求上设置了舟山特色海洋文化调查问卷:学生对海洋文化认知需求、对校本的需求、对校本课程内容的需求,以及朱家尖小学现有传统海洋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3 研究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3.1 调查方法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需求调查是一个寻求差距、发现问题的过程,[3]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并将学生的需求调查方法分为内部参照法和外部参照法。内部参照法是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以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的现状做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来鉴别学习需求的一种分析方法。外部参照法则是根据机构外社会或职业的要求来确定学习者的期望值,来衡量学习者学习的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求的一种分析方法。[4] 问卷调查具有标准性、匿名性、经济性等优点,这就为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数据更加可靠、真实;问卷调查比起观察和访谈法也更加简便易行,节省人力、物力和精力,是一种相对比较经济的调查方式。 3.2 研究思路与工具制定 3.2.1 研究的整体思路 首先是确定目标、建立基本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根据学校的基本办学理念确定思路;同时,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为理论的阐述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二步,研究工具的制定。在与朱家尖小学的课程研发的老师交谈后,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纳与分析作为问卷的设置的重要来源。第三步,优化研究工具与方法根据前期准备设置问卷调查的题目,并小样本的研究调查;由此进一步筛选项目,来提高问卷的可信度。把修订后的问卷正稿用作正式研究进行分析。最后,以学生需求为框架,并结合数据分析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得出结论。 3.2.2 研究工具的制定 就课程开发所涉及的课程因素而言,一个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大致涉及这样几个课程因素:目标的确立、学习经验(或称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方案或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内容和结果的评价等。[5]那么,传统海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需求调查的纬度就紧紧围绕这几方面来展开。本研究以量化研究为主导思想,主要的研究工具是问卷。学生问卷设计蓝图,见表1。 3.3 调查范围以及问卷回收 問卷以不记名的方式作答,学生进行自由答题,所有的答题过程没有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大部分学生答题积极,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填写答案。本次问卷的回收率比较高,四年级回收比例为100%,五年级为95%,六年级为92.5%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通过了解发现,学校在平时已有设置舟山特色海洋文化课程,说明该校学生对舟山特色海洋文化课程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舟山特色海洋文化的喜爱程度,见表2。 从数据可以看出,P< 0.05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对舟山特色海洋文化喜欢程度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数据显示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加喜欢海洋特色,对舟山特色海洋文化抱有更为浓厚的兴趣;但是从年级的数据看,发现不同年级对舟山特色文化的喜欢态度不一样,并且随着年级增加,喜欢的程度开始下降,这可能与知识水平、经验水平、身体发展等有关。说明随着年级的增加,学校更要关注高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这将有利于舟山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了解更多舟山特色海洋文化意愿,見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四、五、六年级对于海洋文化了解意愿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年级增加,了解的意愿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趋势。这跟图表3中随着年纪增加喜爱程度随之下降有着正相关趋势。我们知道,学生因为年级的不同,对课程内容的期待也有所不同。从这些差异需求,为朱家尖小学这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提供依据。学生认为学校开设舟山特色海洋文化的好处,见表4。 表4告诉我们,调查的全部学生都认为开设海洋文化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好处,其中71.5%学生认为开设舟山特色海洋文化课程可以多学一些舟山特色海洋文化知识,23.4%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身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只有4.9%的学生认为开设舟山特色海洋文化课程是为了学校课程更丰富。 5 课程开发建议 5.1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门组织 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前提要求。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主要来制定有关课程开发的条例,使海洋文化课程开发有较好的执行情况。外部的教育行政人员和社区代表参与可以使校本课程决策不至于沦落为狭隘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主义,而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则可以避免出现学校本位的“中心化”。[6] 5.2 完善课程开发教师的激励制度 对老师采取相应的激励制度,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提高教师的开发课程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多方面的培养教师,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注重教师的情感培养。一个教师只有对舟山传统海洋文化有极高的认同感,才会主动介入课程开发之中,关注舟山传统海洋文化的发展。 5.3 构建传统海洋文化课程开发模式 过去朱家尖小学在开设各类海洋文化课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为进一步探索与开发舟山传统海洋文化准备了良好土壤。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进一步的探索与开发。课程开发是一项具有持久性的专业活动,如果只是安于现状,止步于现在的开发成果,这便将优势转化成了劣势。例如从多种渠道丰富舟山传统海洋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可以邀请对舟山传统海洋文化有较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专家学者,针对开发舟山传统海洋文化课程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确保家长的参与度,把家长纳为合作伙伴,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 5.4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内容的评价方式不建议采用最终评价,应该着重强调过程性评价。教师还应通过不同的层面去反馈学习的信息,多采用积极的语言去提高学生的课程兴趣。例如侧面引导学生去体验成功,如何正确去面对失败,为今后的发展增添实践经验。 6 结论 6.1 有开设海洋文化课程的基础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学校有开设特色海洋文化课程,且四年级的学生兴趣比较浓厚。朱家尖小学的老师多为中青年,年级结构较为合理,有利于课程开发与创新。学校领导及教师对校本改革均持支持鼓励积极参与态度,已拥有一支“教师、家长、专家”组成的队伍,师资力量齐备。 6.2 硬件设备能满足课程的开发 学校的授课场地与时间有保障,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统筹安排开展开设舟山特色海洋文化课程。该学校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全国绿色学校”,是一所在舟山市较为有特色的学校,政府部门对该校此类的课程的开发有资金支持。 6.3 教师不能保障海洋文化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是老师,开发校本课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教师本身教学任务就比较繁忙,没有空余的时间,那么让这些老师去开发校本课程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即便有教师迫于学校的压力去进行开发,也是为了完成任务,也就大打折扣。另外如果教师没有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与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课程开发也只能一句空话。朱家尖小学已有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创意沙雕,学校老师是否愿意参与新课程的开发还是个未知数。在一定程度上,已有的校本课程会阻碍新课程的开发,抑制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田海燕,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学生需求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4. [2]徐兰芳.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刘玉杰.校本课程开发之学生需求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乌美拉.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 (4):12- 17. [6]陈薇.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