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宿舍和谐度研究
范文

    纪合琦 郭杰 位志豪 曹思敏

    

    

    

    摘要:学生宿舍是大学中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宿舍成员之间存在着心理期望,它会对宿舍的和谐程度产生影响。本文客观定义什么是“和谐程度”,对大学生宿舍的和谐程度现状,以及大学生对其他宿舍成员的行为期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对于促进大学生宿舍的和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心理契约;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程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人际关系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活幸福感,促进个人的成长,最终使人更容易获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宿舍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每一位大学生都需要与室友相处。所以,是否拥有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宿舍冲突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影响大学生宿舍和谐程度因素的深度挖掘很有必要。

    心理契约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莱文森(Levin-sion)所给出,可以认为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一种心理期望。而在之后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对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至今仍未统一。如魏峰和张文贤所述,心理契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心理契约侧重于“心理”成分,是雇用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更偏向于实证关系,是雇員出于对组织的理解,和对组织管理者做出的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根据研究的理论基础,狭义的心理契约理解更为学者们所广泛使用。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对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相互义务的主观感知。目前,大部分心理契约的研究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一般雇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有部分研究者开始将其扩展到大学中,例如高校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心理契约下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等。其中黄月圆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在高校公寓管理方面,提出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内在契约关系。至今,心理契约还没有应用于宿舍组织环境内部。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织环境,对宿舍成员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目的、需要和个性,每个人对其他宿舍成员确实有心理期望。因此,我们基于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对当前大学生宿舍环境下心理期望现状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

    2 和谐程度的界定

    对于中国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分类,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如孙西军认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和谐型、弱和谐型、友伴群型、孤立单个成员型和失控分裂型5种。庄国波认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和失控分裂型5种类型。他们的分类方式是基于宿舍成员间的联系程度进行的,较好地表达出了当前大学生宿舍成员之间相处的几种方式。刘欣则认为松散型和小群体型本质上都相同,都是宿舍成员间关系疏远的类型。她将宿舍人际关系分为4种类型:一是人缘型,即宿舍成员间关系紧密,气氛非常融洽;二是友好型,即宿舍成员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三是淡漠型,即宿舍成员间漠不关心;四是敌对型,即宿舍成员间关系十分恶劣,彼此敌对。

    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究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因此我们认为刘欣的分类中人缘型和友好型都可以作为和谐型。我们将其分成三类:一是和谐型,即宿舍内部关系融洽,气氛活跃;二是独立型,即宿舍成员间漠不关心,独自做事;三是对立型,即宿舍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关系恶劣。宿舍和谐程度模型中,A表示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数;B表示和自己关系一般、相互独立的人数;C表示和自己有过矛盾、对立情绪的人数。宿舍和谐程度模型,如表1所示。

    3 调查过程

    3.1 预试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通过分析借鉴所查阅的文献制定了访谈提纲,获得了41条项目。经过归类与整理,最终获得21条项目。预试问卷由宿舍人际关系判断模型与21条心理期望问题组成,在每一个项目中,我们同时还让被试者对于该项目的实际履行情况进行了打分。问卷采用Likert5级分制,从1到5表示期望程度不断增加。

    预试问卷共计发放35(1份,经过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22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5%。采用SPSS24.0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问卷总体Cronbaeh,s值为0.921,说明问卷总体的信度较高。经过问卷CITC分析,有两个项目的总体相关性低于0.4,其余均高于0.4,说明其中19条项目的相关性较好。

    3.2 正式间卷的设计与发放

    根据预试问卷的结果,我们将总体相关度小于0.4的两个问题剔除,最终得到了19条合理严谨的期望。另外,我们发现个别答者在对宿舍人际关系评价以及要素进行评分时有不认真填写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再次对问卷的题目设计进行优化,并询问同学填写的感受,直到问卷长度和设计都比较合理。

    正式问卷依然主要采用了李科特五点量尺作答,即让答者对19条心理契约内容的期望程度和实际履行程度进行打分(分值为1-5)。为了保证正式问卷的效度,我们事先设置了问卷的测谎条件。

    我们以本科生宿舍为研究对象,样本范围涉及吉林省各大高校,其中以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亚大学为主。本次样本收集共339份。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4 结果分析

    4.1 和谐程度现状

    在所有答卷中,根据和谐程度判定模型,统计和谐程度的分布情况。对总体大学生样本来说,其中人际关系为和谐的宿舍占45%,人际关系为独立的宿舍占38%。人际关系为刘立的宿舍有17%,如图1所示。

    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调查显示,只有4S%的宿舍被认为是和谐的,超过半成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容乐观(独立或对立),这也表明现阶段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管理不够好的问题。也说明我们的理论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对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办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