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背景下工会培训学习管理的现状及转型
范文

    倪敏

    

    

    

    摘要:培训学习管理是工会教育职能的体现,也是提高员工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不可缺少的管理内容之一。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探讨“互联网+”的概念与特征,为构建新型培训学习管理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结合工会培训学习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缺乏统一化平台、培训学习管理难度大、个体化培训效果差等管理问题,进而提出“互联网+”与培训学习工作结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构建工会培训学习管理新模式、搭建工会培训学习网络平台和积极开展个性化培训学习指导的转型意见和建议,逐步实现“互联网+工会培训学习管理”的新业态,为工会教育职能的转型和改革提供技术动力和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工会;培训;学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培训学习管理是工会教育职能的一项重要体现,以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体系为基准,构建现代化学习管理模式,旨在提升组织内部广大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以培养大批高素质员工,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为各个岗位的工作提供不懈动力。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探讨工会培训学习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互联网+”的概念与特征

    “互联网+”是网络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产物,其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设备和软件等,是传统社会各个领域变革不可缺少的一项工具。所谓“互联网+”中的“+”是指不同事物深度融合和整合,构建新型生态体系。“+”并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互联网与我国传统产业各个方面的联合,实现1+1>2”的效果,该过程也意味着传統产业各个构成要素迎合现代发展理念,逐步进行转型与升级[1]“互联网+”特点表现为几方面:一是深度整合性。互联网软件、技术等与传统产业结构的深度整合,使得产业各个要素朝着既定目标转型与发展;二是创新性。作为一种新时代的产物,可以为产业结构带来全新思想、理念、技术、模式等变革的方向和动力等;三是生态化。与传统产业模式相对比,现代化技术、软件和设备等逐步代替手工操作,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2 工会培训学习管理的现状

    2.1 缺乏统一化平台

    工会培训学习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其包括多样化的工作内容。统一化、有组织的平台是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硬件设备,是提高培训学习管理效果的构成要素。但纵观当前培训学习管理现状,很多组织内部缺乏统一化平台,大多根据上级组织安排临时搭建,且多数平台以线下形式为主,大规模培训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工会培训学习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沟通协商机会比较少,各项信息传达和工作安排不够顺畅。虽然临时平台的搭建并不影响上级重要精神的落实、工作任务的安排以及分配,但随着近年来工会员工数量增加,工作内容丰富化,临时平台搭建无法促进员工学习动力的提高,一些应付了事的态度占据主导,这样一来,并不利于管理效果的提升[2]。

    2.2 培训学习管理难度大

    受到工会培训学习管理平台缺乏的限制,在很多情况下,培训学习管理性质为临时性,缺失系统化和体系化:一是工会员工组织难度加大。从工作性质而言,由于工会工作内容较多、任务繁杂,但培训学习时间是固定的,在很多情况下,负责不同工作内容的人员无法定期参加培训;二是工会培训学习管理效果不佳。纵观当前管理现状来看,多数组织内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互动机会比较少,被培训成员无法定期将工作难题等与培训者协商和沟通,而且没有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学习资料数据库,这些因素无疑都增加了管理难度[3]。

    2.3 个体化培训学习效果差

    一是受到培训学习方式和技术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培训以讲授式为主,注重专业化理论知识的灌输,集体集中式的培训学习形式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达到传达上级指示、灌输需要学习的内容的效果,但该形式忽视了员工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全面性地掌握和了解不同员工的培训情况;二是现阶段培训学习模式以培训者教授为主,员工之间沟通和协商机会较少,于是负责不同工作的员工之间无法将学习内容与工作现状进行讨论,达不到培训学习的预期效果,理论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分离的情况影响着培训效果和水平。

    3 “互联网十“应用于工会培训学习管理的意义

    针对现阶段工会培训学习管理的基本现状,统一化平台搭建的缺失、培训学习管理难度大、个体化培训效果差等问题逐渐暴露等问题,有必要将“互联网+”应用于培训学习管理中:一是构建新型线上学习平台,便于工会员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也方便了管理人员统一化协调和安排;二是减轻管理人员繁重的管理负担。管理者不需要再考虑工作与培训学习的矛盾,借助于网络平台和资源搭建学习资料库,方便工会员工参与学习;三是通过加强读书学习和技能培训,能够促进干部职工提高综合素质,在系统化的学习培训下逐步提升履职能力。

    4 “互联网+”背景下工会培训学习管理的转型

    4.1 构建工会培训学习管理新模式

    “互联网十”背景下,工会培训学习管理转型之一在于构建新型化平台和模式,将传统培训学习管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此提高管理效果和水平。

    培训学习管理平台共分为四个环节,见图1。

    工会培训学习管理平台搭建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工会管理人员搭建统一的互联网平台,接受上级安排的培训学习任务后,在平台上进行下达,具体对培训学习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加以安排,员工进入平台预约学习课程,根据工作任务灵活调整学习时间,以充分协调学习和培训的时间。培训学习结束后,员工需参与效果评估,管理者通过评估结果以整体且全面地把握实际效果。

    4.2 搭建工会培训学习网络平台

    基于工会员工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发模块包括三部分,见图2。

    图2显示三种类型,一是培训人员的在线互动,是指培训者与受培训者之间互动。由于工会培训学习不再为集中式,培训员工可能在学习中对知识和内容产生疑问和质疑,于是可以随时向培训人员请教;二是培训成员间的互动。所有平台上接受培训的成员均可进行线上互动,便于探讨各个主题的内容和自身状况;三是构建学习资料数据库。由于不同员工专业化知识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员工除了进入平台参与培训学习之外,还可以登录数据库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以辅助学习效果。

    4.3 积极开展个性化培训学习指导

    针对现阶段工会培训过于注重整体性效果,忽视员工个人学习情况。因此有必要在平台上开展个性化指导模块。

    图3显示个性化培训学习指导分为开设了远程指导模块、问题答疑模块和个性化指导三部分。远程指导模式是依托于现代化技术,培训者与受培训人员实现跨时空对话和交流:问题答疑模块是受培训人员进行远程咨询的一种功能员工个体可根据自身情况向培训讲师咨询和请教;个性化指导是结合员工个人专业化基础、学习水平、培训学习内容等多方面要素提供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的指导,有利于工会成员结合自身状况制定学习计划,以提高培训学习效果。

    5 “互联网+”背景下工会培训学习管理转型的注意事项

    一是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并不意味着摈弃传统方式,将两种模式相结合才是实现过度和转型的本质所在;二是“互联网+”背景下培训管理虽然效率比较高,但设备的更新、完善等工作必须配套,对于管理人员而言,要制定系统更新用雌护体系,确保培A系统的顺畅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背景培训学习管理模式转型需要一段时间加以过度,而且不能缺少传统方式的配合,这样才能为最终实现新型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谷元平.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6(10):89-92.

    [2]刘有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工会宣传创新对策研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2):56-58.

    [3]张俊虎,徐红川.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健全社会反馈机制[J].党建,2015(11):70-7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