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双钢琴的演奏技巧 |
范文 | 潘珅 付禾 【摘 要】双钢琴演奏是钢琴演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相比于独奏与伴奏,双钢琴演奏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两名演奏者有着一定的默契,不仅要有相近的审美,还需要对作品的理解能达成一致。双钢琴演奏这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更能够将钢琴的表现力与层次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本文主要从双钢琴的演奏特点、节奏控制、听觉训练以及声部把握等方面入手,力求演奏者更好地掌握双钢琴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双钢琴;演奏;技术;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070-02 双钢琴这种表演形式最早形成于十六世纪,在音乐领域内,有一种说法认为Mozart才是双钢琴辉煌的缔造者,在其使用双钢琴的方式进行演奏之前,键盘乐器大多只用于宗教、娱乐或者教学,但从1764年,Mozart与他的姐姐运用双钢琴的演奏形式在英国进行公开巡演开始,这种演奏形式才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相关的双钢琴作品也才得以正式出版。 时至今日,双钢琴已经成为钢琴演奏表现形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钢琴独奏和钢琴协奏一起,形成钢琴演奏领域中的鼎足之势。在双钢琴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音乐艺术家对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创作了一些优秀的双钢琴作品如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多键盘协奏曲》、Johannes Brahms的《海顿主题变奏曲》、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的《C大调双钢琴组曲》、George Crumb 的《大宇宙二》、Maurice Ravel的《胆小鬼》等都是双钢琴演奏的经典曲目。 一、双钢琴演奏的特点 钢琴的演奏形式有很多,如独奏、伴奏、四手联弹等,双钢琴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演奏形式,与其他演奏形式相比,在声部、和声以及作品构思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演奏者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正因如此,在双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技术与技巧才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运用丰富多彩的音色,表达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在双钢琴乐曲中,普遍只存在一条主旋律线条,因此,演奏者在进行演奏时,一定要分清乐曲的主次关系,将伴奏声部的衬托与渲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切记不能喧宾夺主,声部之间对话交流,相互衬托,共同推进乐曲的发展。 然而,在进行双钢琴演奏时,最关键的是演奏者的默契,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强调的是整个作品的整体匀称性,演奏者需要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起奏以及分句等部分的变化[2]。两名演奏者在演奏时是共性和个性的高度统一,演奏中既要有个人的音乐性格,又要保证整曲的和谐统一。所以,在进行正式演奏之前,演奏者需要对作品进行反复练习与交流,做到融合相通,这就需要两名演奏者在不频繁交流的前提下也能了解对方的演奏意愿。因此,很多取得卓越成绩的双钢琴演奏家,他们的关系大多是夫妻或者兄弟、姐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活跃在乐坛中的Artur Schnabel双钢琴家族,以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球的法国双钢琴姐妹Cartire Labeque与Maria Labeque等。 二、双钢琴演奏的技巧 具体来讲,双钢琴的演奏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奏控制。节奏控制是双钢琴演奏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础技能,因为演奏者是两个人,在节奏感方面必然无法做到完全契合,即便配合非常好的两个人,演奏过程中的节奏也可能会出现细微的差别。然而,双钢琴在演奏过程中钢琴的放置状态普遍是相对的,因为两名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互相看不到对方手部的运动情况,也就无法根据对方的弹奏速度对自己的节奏进行调整,所以节奏控制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3]。 在平时训练中,要准确弹奏乐谱中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还需要掌握乐曲的旋律变化。可以运用节拍器等工具,以乐谱标记为基础,运用要求的演奏速度进行演奏。可以先让一名演奏者独奏,在感受到作品节拍变化以后,再运用节拍器让两人一起练习一个作品。在演奏过程中要求两名演奏者严格控制每一个节拍与音符,力求两人的演奏节奏与气息的和谐统一,演奏效果均匀整齐。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两名演奏者长时间的练习,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做到精准无误。 (二)听觉训练。钢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听觉艺术,在双钢琴演奏训练中,对演奏者听觉上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训练标准也非常严格。举例来说,训练时需要演奏者通过听觉来判断一个作品主奏与伴奏的音量比例,听两架钢琴演奏时的整体效果,判断演奏过程中声部平横点的自然状态等,运用这种方式来达到两人之间演奏上的协调与乐感上的一致[4]。听觉训练还需要演奏者掌握与对方之间的呼应对答,力求将最难表现的多层次声部进行有效控制,运用听对方弹奏音色的方式来控制自身的弹奏速度,从而达到协调双方节奏的目的。 (三)声部把握。在声部把握这一技巧中,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音色把握 演奏者想要准确的把握音色,就必须依托于和声以及旋律的变化,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只有准确把握音色的变化,才能够赋予作品更多的想象力,将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情感更加准确的呈现出来。在双钢琴乐曲中,音色的选择需要以声部的结构层次为基础。通过乐曲结构、色彩、旋律等方面的变化,有针对性的表现出适合乐曲风格的音色效果[5]。另外,也可以运用音色的差异性来表现出乐曲中的层次,让每一个声部中的音色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形象生动,对比鲜明,充满戏剧性。 2.力度把握 双钢琴的表演过程需要运用两架钢琴,相比较独奏更能发挥出钢琴宏大宽广的音响效果,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两名演奏者需要以对方演奏的力度和声部层次的变化情况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调节自己的演奏力度,只有依托于两人的密切配合,才能够将作品内在的力度层次更深刻的表现出来,所以好的双钢琴演奏有可能会达到整支交响乐队的声音效果,正如安东·鲁宾斯坦的一句名言“钢琴是一件乐器,也是一百件乐器”。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双钢琴这种演奏形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将其纳入到了很多正式比赛中,如ARD国际音乐比赛等。然而,上个世纪末,双钢琴演奏这种艺术形式才正式出现在我国舞台上,一经亮相,便受到了音乐领域的广泛喜爱,并在1997年举行了全国性的青少年双钢琴比赛,双钢琴教学也由此在我国展开。发展到今天,部分高等学府也都开设了双钢琴专业,如中央音乐学院在2005年便开设了双钢琴研究生专业。2007年,我国还举行了“卡瓦依杯”双钢琴比赛,其中,除了很多经典的国外双钢琴作品,还涌现了不少我国艺术家自己创作的双钢琴作品,如竹岗创作的《嬉斗》等。 但由于我国双钢琴艺术的发展时间尚短,通过比赛也不难发展一些问题,如很多作品运用双钢琴的方式演奏效果逊于钢琴独奏效果,也有一些作品在进行双钢琴改编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声部,掩盖了原作品的创造特色等。当然,演奏效果不仅取决于创作者的水平,还取决于演奏者的实际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双钢琴演奏者在表现作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表现力,还与需要与搭档完美配合,做到“求同存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表现作品完整性的同时,更好的融入带有自身风格的元素,避免“千篇一律”,为受众带来更高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雷蕾.羽觞随波泛琴瑟曲相和——双钢琴演奏的艺术表达形式刍论[J].教育评论,2015,(10):43-46. [2]余立.论中国双钢琴作品《“其多列”随想》的演奏风格与技巧[J].歌海,2014,(04):65-69. [3]董海珠.钢琴二重奏续——关于双钢琴与四手联弹演奏实践之探讨[J].钢琴艺术,2014,(05):40-43. [4]江晨.“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眼中的四手联弹和双钢琴演奏[J].钢琴艺术,2012,(01):22-23. 作者简介: 潘 珅(1981-),女,汉族,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宁夏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教师。 付 禾(1979-),男,满族,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宁夏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教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