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民俗摄影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
范文

    【摘 要】民俗摄影是摄影的一个门类,主要是摄影者利用照相机记录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民俗事项,通过图片反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族文化等。本人以云南省红河州西北勒乡镇周边村寨为拍摄地点,长期关注西北勒彝族群体,以摄影机为手段,利用摄影的本体语言和造型语言捕捉最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的经典影像。其目的是记录、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

    【关键词】民俗摄影;文化价值;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4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131-01

    一、民俗摄影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从20世纪二十年代起,就有摄影家进行民俗方面的拍摄活动。如王小亭、庄学本、蓝志贵等,他们都先后拍摄过不少反映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图片。如庄学本的代表作品集《庄学本少数民族摄影选》在当代被追封为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其影像作品被视为开创了民俗摄影的先河。蓝志贵从20世纪50至70年代,通过他的镜头,拍摄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反映西藏人文风光的摄影作品,使西藏历史成为了经典的视觉影像。20世纪90年代,民俗摄影成为众多摄影人热衷的题材,在该领域取得重要成绩的有李泛、吴家林、尹永宏等。如作为摄影家与高校教师双重身份的李泛,曾数十次深入四川省大凉山山区和滇南地区,用影像记录下彝人充满神秘色彩的生活画面,留下一个民族的影像记忆。云南本土著名摄影家吴家林,被誉为“走上国际影坛的摄影大师”。他以一个东方人的视角,运用东方人的手法,拍摄了大量反映滇西北这块土地上芸芸众生的影像,其作品具有很强的人类学和社会学价值。本世纪初,民俗摄影已经成为中国摄影中的一大流派,尤其是随着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成立,民俗摄影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外,对民俗摄影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如英国摄影家汤姆逊早在1862-1877年间对伦敦街头生活景象及中国百姓生活实态的拍摄,这大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照片了。英国的纪实摄影家斯顿爵士专门拍摄带着传统色彩的生活习俗照片,其中有不少在艺术上颇有成就,有的照片非常有历史价值。德国摄影家桑德对整个德国日耳曼民族肖像的研究和拍摄,并出版《时代的面孔》。

    截至目前,学界关于红河州彝族民俗摄影的学术性研究相对匮乏。大多摄影师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拍摄中存在“猎奇”现象,其表现的手法和艺术语言相对单纯,拍摄表层的东西太多,没有把重点放在对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上进行阐释。

    二、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俗摄影的社会性不断凸显,通过镜头的现场感、可视性来挽救、收集、整理特定地区和民族的民俗文化,以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同时也为后人积累起一座民俗文化宝库,从而保存人类的记忆,这已成为当代民俗摄影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民俗摄影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比单纯的文字考察记录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相对而言资料更加完善,其研究价值也更高。本人对民俗摄影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关注西北勒彝族群体,西北勒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州府蒙自市的东北部山区,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乡镇,民俗资源尤为丰富。笔者力求通过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记录红河州蒙自市西北勒乡彝族人民灿烂的民俗文化,对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增进民族团结、加强对外交流、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民俗摄影在抢救、记录和整理民俗文化遗产方面,作为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担当着历史传承的重任。这些民俗摄影作品是对当地乡民民俗生活的纪录与表达,作为真实写照,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史料收藏价值。

    (二)拍摄的经典民俗摄影作品,建立民俗摄影图片数据库,通过相关渠道、媒介的传播,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团结,同时其超越语言的功能,也有利于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把在民俗摄影创作中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摄影专业的实践教学,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四)民俗摄影具有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特性,所以能受到各个层次人的喜爱,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结论

    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变迁中很难保留本土化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因此,作为从事影像工作的摄影者,真实可信的影像记录和保存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关注和记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探寻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关怀和社会处境。从事民俗摄影创作和研究,对理解各民族的本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参考文献:

    [1]杨成文.浅谈民俗摄影的价值[J].文艺生活,2014,6(951).

    [2]朱炯.纪实摄影,追问世界真实的存在[J].中国摄影家,2006(08).

    [3]朱靖江.民族主体性:在故乡与他乡的交叉路口[J].中国摄影,2015(08).

    作者简介:

    杨成文,红河学院摄影专业教师,讲师职称,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摄影艺术与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云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课题《红河州哈尼族、彝族民俗摄影创作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5Y46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3: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