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改革与创新
范文

    林晓东

    【摘 要】四川曲艺是否需要继承传统、是否需要改革创新,这自然不言而喻。而需要通过怎样的形式予以传承、改革与创新,是我们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将以浅析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改革与创新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地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四川;金钱板;传承;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030-01

    一、四川金钱板的传承

    针对四川金钱板的传承,我们要对以往“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方式予以改革,和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予以有机融合,进而达到有效的传承。首先,上级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支持,为金钱板的艺术传承及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构建科学的曲艺艺术传承系统,把以往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和艺校相结合,培养具有曲艺底蕴与表演能力的学员。最后,构建专业性强的学术研究系统,从理论直至实践对金钱板艺术实施立体化探索,持续改革创新金钱板艺术,达到长久传承的目的。

    同时深化金钱板艺术的普及宣传,挣脱遏制市场发掘的瓶颈。首先,要在学校、社区以及军营等演出金钱板节目,在传统金钱板的基础上要尝试改革创新,进而深化大家的喜爱度,拓展潜在市场。其次和旅游有机融合,在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区的茶馆,阶段性地安排艺人演出金钱板,解决金钱板艺术无固定展示平台的问题。最后,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传播金钱板艺术,可与文化馆、文化站合作演出,这样不但可以频繁地在各种场合演出,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受众。

    二、四川金钱板的改革与创新

    四川金钱板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依附于时代的需要及市场予以相应的改革及创新,进而拓展市场,吸引更多的受众,使四川金钱板得以全面地传承。我们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不能摒弃四川金钱板传统的意蕴,要依附于“混搭”这一基点予以全面改革创新。

    “混搭”即为时尚界名词,指的是把差异化风格及价值的东西依附于个人口味整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搭配成另一种风格。四川曲艺具有多元化特性,现阶段,艺术家创造性地把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看似毫无关系的曲种,或常规曲种音乐和流行音乐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个曲目中,让其不仅具有原始曲种的基本特性,同时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通常可以出奇制胜。

    《耙耳朵》把金钱板唱说和小品表演予以混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而我在《耙耳朵》一幕中扮演唱书人,我以常规的金钱板唱说讲述“耙耳朵”二哥和二嫂间的故事,伴随故事的推进,主人公二哥二嫂随即登场。二哥骑着“耙耳朵”自行车驮着媳妇,此场景让观众看到了二十年前市井生活景象。二十年前大多数人的通行工具都是自行车,一些人在自行车的一个边上自己安装一个轮子,这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偏三轮”车。一些人把此类自己改装的自行车与怕老婆的男人联想到了一起,因此称其为“耙耳朵”, “耙耳朵”一词不仅有“偏三轮”车的意思,同时还代表怕老婆的男人。而骑着“耙耳朵”的二哥在他老婆面前即为“耙耳朵”。二哥骑车驮着媳妇去春游,春光明媚中,二嫂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在唱出“我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唱词即为生活的写照。虽然二嫂唱得不好听,二哥也听出媳妇唱“左”了,只是没有勇气直面指出,此场景均由我进行讲述,而在此过程中,台上二哥欲言又止的状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二哥“耙耳朵”形象。二哥与媳妇利用表演配合我的讲述,直至二哥不小心翻车导致媳妇受伤,两人闹了起来,这时我下台,我从讲述者转换了角色,并以矛盾调解者的身份出场。调解矛盾的戏不长,不过我与表演者均和着金钱板的声腔及韵白,唱书和表演再次天衣无缝地“混合”在一起。在调解不成反被责备后,我就从矛盾调节者的角色退出来,并回到唱台上,继续扮演旁观讲述者身份;但是二哥鼓足勇气说出老婆“左”音,深情并茂同时精准地唱出那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这体现了瞬间的男子汉形象后也转换成之前的“耙耳朵”原位:此次是二嫂说他唱“左”了,由于这不匹配于二嫂的腔调,二嫂强调:“我啷个唱么你就啷个唱嘛!”这是一句十分值得玩味的台词,亦为金钱板《耙耳朵》的闪光点。在这对夫妻骑着“耙耳朵”下场后,我又回到了常规的金钱板打唱:“夕阳西下晚风轻轻吹过,似水柔情啊流淌在府南河。”通过改革与创新,此节目保留了金钱板常规的声腔与演唱,同时和表演的混搭又显得和谐、自然。这样不仅体现的传统的金钱板风格,同时又加入了表演元素,使金钱板符合了当今大众的审美需求,且拓展了受众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张艺鸣,沈杨,龚晓天.高校保护与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探析——以九江学院保护传承青阳腔戏曲艺术为例[J].艺术教育,2013(10).

    [2]赵敏俐.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

    [3]刘亚虎、刘芝凤承担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丛书委托课题《侗族大歌》、《中国傩文化》正式出版[A].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黎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15.

    [4]蔡际洲.“辽金北鄙”遗音与南北曲音乐之渊源——兼论“蕃曲”在戏曲声腔史中的地位[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Z1).

    [5]吴文科.强化曲艺研究 促进深度传承[N].中国艺术报,20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