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传统配器法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探讨
范文

    李曈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传统配器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与现代配器法存在着差别,在电脑音乐的制作中更是有着深入应用,传统配器法的历史比较悠久,从古至今,我国的作曲家都没有停止对传统配器法的研究,以此来追求更加贴切的音乐表现方法。电脑音乐作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将电子技术和音乐进行有效结合,从创作层面就与传统音乐存有区别。本篇文章从传统配器法和电脑音乐的概述出发,分析了传统配器法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带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

    【关键词】传统配器法;电脑;音乐制作;概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071-01

    一、電脑音乐与传统配器法概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更新了我国社会的多个领域的发展动态,电脑音乐是音乐领域新元素呈现,推动了音乐领域创作。电脑音乐主要是借助MIDI技术以及电脑实行的创作、合成的音乐创造,借助计算机以及不同软件进行音乐创作的一种展现形式,是音乐呈现以及播放的技术工作,而且借助电脑软件操作来展现音乐。电脑音乐的出现让音乐的科技信息成分不断增多,让社会大众享受着时代带来的全新成果,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初,更是成为了电脑音乐制作的鼎盛时期。当前,我国电脑音乐技术的发展还尚不成熟,电脑音乐的交流空间比较有限,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因此,电脑音乐制作的发展更是需要做好硬件设备的准备。传统配器法悠久的历史更是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跟其他创作技法存在差别,主要体现在音乐作品里的音色编配、织体层次和音乐平衡等方面,能够影响并且应用于电脑音乐制作中去。[1]

    二、传统配器法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探讨

    (一)织体层次的编配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电脑音乐创作过程中,因为电脑音乐特点的影响,歌曲的创作往往会比乐曲创作要多,因此,织体层次的编配往往会在前期的歌曲伴奏的编配中应用。对于歌曲的编配需要依照歌曲不一样的风格来选用配器的功能。歌曲编配过程中,主旋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歌曲的伴奏过程中,更是歌唱表演者的演唱的旋律。站在音响的层面上,编配伴奏过程中最大限度少呈现歌曲的主旋律。然而对于间奏以及前奏的编配通常借助主要旋律表现。对于音乐配器来说,副旋律的应用又是另一个表现,将原始素材作为依托,利用不同的手法对新的旋律进行发展,在高音区、中音区以及低音区的副旋律更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和声层是歌曲伴奏编配过程里的铺垫,通常和声层力度很弱,却始终贯穿伴奏起止,伴奏的编配运用合唱、弦乐组等进行和声层演绎,为音乐形象进行更好的服务。低音在音乐作品中作用明显,歌曲伴奏的编配同样效用显著。噪音层部分的打击乐器对于音乐的类型风格以及音乐基调气氛发挥着重要的效用,电脑音乐领域里,打击乐器的种类十分丰富,在配器的过程中更是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有节制地进行应用,否则就会导致杂乱无序的效果。[2]

    (二)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音乐创作阶段,音色的协调配合以及应用是配器技巧的一个关键展现。传统音乐配器通常是在音乐创作的前期阶段就完成了,但是电脑音乐因为音色编辑软件的存在,在音色的选择上就呈现出了便捷性以及多样性的特征,所以,更要侧重将这个编配过程放置在后期制作里。

    首先,同一乐器组的乐器组合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是木管乐器、分弦乐器以及铜管乐器,如此组合,音色通常比较相似并且具备较高的融合性。弦乐器结合模式中通常是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等,电脑音乐制作对于弦乐器组合的模式更是多样化的。长笛与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分别构成木管乐器的结合模式,电脑音乐制作对于木管乐器结合的应用相对有难度,因为音色的独特之处,在融合的效果方面并不太理想。[3]

    (三)音乐的平衡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对于传统配器法来说,音乐平衡通常是立足于力度的层面来讲的,它注重考虑的是在音乐进行的每一个瞬间,音响纵断面里不同音区的音响力度是不是合适,以此来获得一个完整化的音响效果,也就是展现出了音量平衡。但是电脑音乐存在着特殊性,传统配器法并不需要人为地进行声相平衡调节控制的节点十分重要。音量的平衡针对于配器法来说,主要是不同音区的音响力度的平衡,在电脑音乐制作中,借助模拟调音台针对乐曲不同声部实行的音量强弱控制,最终获得音声的大小均衡。声相的平衡主要是位置的平衡,传统配器法会将不同乐队编配过程中不同乐器设置不同位置,音乐在一个场中呈现,但是电脑音乐制作就必须要借助声相平衡达到目标。

    三、结语

    传统配器法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的进行创新发现与完善,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旭.作曲专业配器法课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兼谈《音乐艺术专业理论电子教程软件》的诞生[J].音乐探索,2017,(03):18-22+31.

    [2]侯太勇. 西器中韵 和而不同——周文中《渔歌》的音色移植与延音功放配器法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8,30(01):84-89.

    [3]梁威.电脑音乐在传统配器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