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两淮盐区音乐的溯源及传承研究 |
范文 | 张舒 【摘 要】两淮盐区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北部广大沿淮区域,是我国最为主要的产盐基地,明清时期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形成具有很强独立性的两淮盐区文化,而音乐文化则是构成两淮盐区文化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此出发,首先介绍了两淮盐区音乐的源流,然后就如何传承两淮盐区音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两淮盐区;音乐溯源;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064-01 两淮盐区是我国四大盐区之一,位于江苏省北部沿淮区域。两淮自唐代以来产盐增多,至明清时已经成为全国性的产盐中心之一,并形成了以扬州为中心的盐商聚集地。盐业的发达使得扬州成为天下闻名的富商云集地,并推动了两淮文化的繁荣,两淮盐区音乐则是两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两淮盐区音乐的源流,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两淮文化,对其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价值。 一、两淮盐区音乐溯源 两淮凭借着沿海优势与交通便利,于明清时期成为全国重点产盐区,扬州更是盐商云集、富甲天下的大都市,江苏北部沿淮各城市形成了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文化区域,而盐业则是推动两淮文化发展,塑造两淮文化形态的主要因素。两淮盐区音乐指在两淮盐区流行的音乐统称,最为典型的则是牌子曲类说唱音乐,比如扬州清曲、海州牌子曲、盐城牌子曲、清淮小曲等。从音乐溯源的角度来看,两淮盐区的音乐源头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繁荣的市民文化带来的民间音乐勃兴。自宋代以来,南方逐渐成为经济中心,江苏作为南北文化的接连点,经济发达,市民阶层数量众多,市民文化高度成熟,各种民间俗曲广为流行。盐业的发展、盐商群体的出现推动了市民阶层俗曲向两淮盐区音乐的转变;其次,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民间音乐的融合发展。纵观两淮盐区各市音乐,尤其是牌子曲类说唱音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非常明显,就以海州五大宫调为例,既受到了海州牌子曲的影响,也有扬州清曲、乡土俚曲的色彩,这和海州板浦作为盐运枢纽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文人阶层的聚集推动了两淮盐区音乐的发展。民间艺人是两淮盐区音乐发展的主体,而文人阶层的介入则是两淮盐区音乐的雅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两淮地区经济发达,自然会吸引文人群体,加上不少盐商附庸风雅,具有招罗文人的习惯,他们对民间音乐的改革推动了两淮盐区音乐的发展。 二、两淮盐区音乐传承 (一)研究机构传承。研究机构传承是当前区域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路径,做好研究机构传承也是两淮盐区音乐传承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推动两淮盐区博物馆的建设。两淮盐区既是一个地位单元,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遗留历史文物众多,这些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两淮文化的重要依托。对此,两淮盐区一方面要加强博物馆建设,另一方面要凸显音乐类文物,比如乐器、乐谱、文献资料等的搜集与整理,为音乐传承创设良好的条件。此外,高校也是两淮盐区音乐传承的重要基地,诸如扬州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院校要加强音乐传承机制建设。 (二)民间社会传承。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乡土社会的日益解体,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式微。为了更好地传承两淮盐区音乐,必须以其诞生地、流行地为传承的基地,积极推动民间社会的传承,使两淮盐区的音乐在时代环境下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举例而言,在传统社会中,两淮盐区的大量音乐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如婚丧嫁娶、宗族祭祀等中应用广泛,起到了良好的传承作用。两淮盐区可以建立相应的活态传承基地,复兴社会活动中的音乐运用,既能起到很好的音乐传承作用,也能提升两淮盐区音乐在区域的影响力。 (三)舞台市场传承。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傳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紧扣市场发展的脉搏,才能获得内生的发展动力,也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承效果。两淮盐区音乐的类型非常丰富,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雅乐,更多的则是民间的俗曲,尤其是牌子曲类说唱音乐。尽管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的审美偏好与文化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作为区域文化的载体,两淮盐区音乐至今仍然有着深厚的艺术生命力,特别是区域民间广为流传的各种音乐样式,如扬州清曲等,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因而,在两淮盐区的音乐传承中,需要推进音乐传承的市场化改进,积极推动舞台音乐市场的发展,借助专业音乐乐团的建设以及舞台表演市场机制的创设,一方面扩散两淮盐区的音乐影响力,另一方为音乐传承创新资金来源。 三、结语 两淮盐区音乐既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两淮文化的主要内容,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遗产研究蔚为大观,有关两淮盐区音乐的探索性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两淮盐区音乐的产生、发展与流行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必须从机构传承、社会传承、市场传承等角度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连赟.两淮盐商对江苏牌子曲类说唱音乐的影响[J].音乐创作,2013(12):138-140. [2]扬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石艳艳.论清代扬州商业发展与文艺趣味的多元融合[J].学海,2009(05):176-18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