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民族声乐作品《孟姜女》的演唱技巧 |
范文 | 于颖 【摘 要】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主要以声音优美,感情丰富,韵味特点来作为歌唱的标准。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是表现艺术,表达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学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这是我们应具备的表现能力。”在我们演唱声乐作品时,首先应该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再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作品。 【关键词】孟姜女;演唱技巧;依字行腔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055-01 一、演唱中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以情带声”顾名思义就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未演唱之前就要让自己融入作品,这样的演唱才更能打动听者的心,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要用感情去带动声音,在民族声乐艺术中,情感在演唱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例如,“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这几句就是以情带声,孟姜女的哀怨、对丈夫的思念在心里一点点迸发,后面一句“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更是用感情将音乐推向下一个高潮。最后一段,“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清山……满青山”,整段都在高音区进行,我们在掌握演唱技巧的前提下以情带声,更容易表达人物内心激动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引起观众的共鸣。 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表现作品的真实性。演唱者要在表现作品真实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实现二度创作。所谓“声情并茂”,有声才有情,不同的作品都有它想要表达的感情,这就要求演唱者演唱时必须融入作品,对演唱的作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演唱时,思想不能有片刻的静止或者分秒的转移,应当全身心投入当中。对作品的理解越深刻,就能越强烈地表达感情,而感情越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再加以自身的理解和创新,在表达作品时便会更生动形象。演唱《孟姜女》这首作品时,演唱者须进入角色,把自己比作是那个千里寻夫、哀怨凄凉、历尽艰难险阻的孟姜女,让观众看到好像是孟姜女在表达自己的凄凉、幽怨与无助。歌曲的第一段,“正月个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喜盈盈,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这时候孟姜女的内心情绪是比较哀怨和凄凉的,表现孟姜女看到人家夫妻团圆,自己的丈夫却远在千里之外受苦的那种无奈之情。因此,这一段演唱时速度较慢,娓娓道来,演唱时要进入角色,体现内心情绪的变化,方能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二、演唱要“依字行腔” “依字行腔”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歌唱的经验和总结,当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中依旧延续这种传统。这是唱歌语言表现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汉语讲究字调和语调,声调不同所表现的语义就不同,因此在演唱中对于歌词的语调、语气等方面的处理方法不同,音乐想要表现的东西就不同。所以我们掌握了“依字行腔”的方法,才能熟练运用到演唱中去,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做到声音与语言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演唱更流畅更完善。 演唱民族作品时,对于吐字咬字的要求非常严格,字头要咬得清且准,字尾要短并且精准。通过唇、齿、牙、舌、喉找准字音的声母发声部位做到咬字的准确。例如歌词中“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中的“逢”字,一字多音,我们在处理这个地方的时候要注意字头是否咬准,是否饱满松弛有度,保持弹性,有没有将声音与咬字统一起来,能否准确地表达人物情感等。例如作品最后一段“哭倒长城八百里,满青山”这一段表现了孟姜女的愤怒和悲伤,因此这里应当进行饱满有力的咬字。吐字要针对作品对字音发声的要求,在保持好气息的情况下,运用好共鸣腔体进行。 民族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我们在演唱过程中对于吐字咬字是否准确清晰,有没有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对于演唱效果和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咬字清楚观众才能听懂,吐字的完整连贯才能保持它的韵味。 因此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应当注意这些重要的点,并针对作品创作的不同,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特色进行调整,继而更好地表达民族声乐作品的内容及感情,使得民族声乐有更好的发展,让人感受到其艺术美。 三、演唱要展现自己的“个性” 每个人的声音都不同,并且都有自己的特点或者优秀的地方,我们在演唱分析作品的过程中,个人的见解或感受不同,对于作品的演唱也不同。在学习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性以及声音的特点来选择合适自己的演唱方式,人的声音就像树上的叶子,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演唱时应充分展现自己的长处,表达自己的个性,展现舞台魅力,切勿一味地模仿别人的声音。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几乎都来源于生活,能够反映人们真实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着重体现“情”在民族唱法中的作用。通过对《孟姜女》这首作品的分析,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民族风格,戏曲韵味与西方科学的演唱方法的统一,了解整首作品的情感脉络,演唱中发挥自己的感受,才能比较完整地演唱好作品。 参考文献: [1]闫如玉.歌唱语言在声乐演唱中德训练与运用[D].天津音乐学院2013. [2]伍国栋.民族声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 [3]陈智.论民族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J].。音乐创作.2007(07). [4]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5]章诒和.中国戏曲(D).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44. [6]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